查看原文
其他

“流量至上”的时代,记录历史英雄还有意义吗?

GZDOC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2021-09-11


流量是什么?


我们通常认为它是一组数据,功能是辅助,目的是记录。然而在这个时代,“流量”摇身一变却成为了“主导者”。它可以直接变现,它可以影响世界。


而娱乐圈更是出现了一个新的偶像种类——“流量明星”。在网友眼里,他们只要靠露脸和微笑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还能依靠互联网的功效快速“收割”一大批粉丝。


相比苦心钻研的学术界人士而言,后者对人类和历史的贡献却鲜为人知,两者的付出与收获似乎不成正比。于是,互联网中关于“流量明星”与“历史英雄”的价值论战从未停止。


就在近日,翟天临事件再次引爆了学术界与娱乐圈的大论战。截至今天,翟天临博士学术不端一事已有定论,北京大学已对其作出退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处理。想必大家已经对本次事件前因后果有所了解,在此不作赘述。


人民日报微博发布


事实上,翟天临并不是“流量明星”的典型代表。在很多观众心中,他还是演技在线的青年演员。只可惜他并不满足于好好演戏,还妄图给自己戴上虚假的学术帽。两碗水不端平,反而泼了自己一身。


而很多只专注于一项工作的研究者,却一直不曾被看见。有些人直到逝世的那一刻,才在互联网的世界中终于被看见。


2019年1月2日,“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先生逝世。或许很多人在听闻这个消息之前,完全不认识这一位消灭我国小儿麻痹症的病毒学家。



 顾方舟照片


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英雄又何止寥寥,方大曾也是其中的一位。


方大曾,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抗战初期的新闻照片,都是方大曾先生拍摄的。

 

他是富家子弟,战地记者并不是他的职业,自费上火线纯粹是出于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他留下837张战地照片,却在某一天突然失踪。方大曾的下落,至今是个谜。

 

方大曾照片


1937年7月的一天,这个25岁的年轻人出发了。他带着一条毛毯、一把雨伞,一个背包,还有一台照相机。他要赶往的那个地方叫做卢沟桥,他将在那里记录下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

 

他拍下了大量的图片,写下长篇通讯,报道和揭露日军伪善的嘴脸。但是两个月后的某一天,他失踪了。在发完最后一篇新闻报道后,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在之后的漫长岁月当中,一个战地记者的名字就这样消失在了时间里。

 

直到62年后,又有一个29岁的年轻人出发了,他就是冯雪松。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毅然走上了寻找方大曾的道路,一寻便是19年。从1999到2018,在寻找方大曾的路上,冯雪松从未停下过脚步。

 

《寻找方大曾》海报


他将寻找方大曾的过程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制作成了纪录片《寻找方大曾》。


作为第五届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节的终评评委,我们采访到冯雪松先生,让我们一起听一听他和方大曾的故事,以及他对于纪录片的选题、拍摄与制作的理解与建议。 







冯雪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高级编辑 

南开大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业界导师、河北大学兼职教授

范长江新闻学院兼职教授

新华通讯社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品《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是首部反映“七七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的专著。


① 

- 历史的纪录 -


GZDOC:您在做“寻找方大曾”这个项目的时候,也经历过一个长时间“无人问津”的阶段。有没有因此产生过怀疑和动摇呢?


冯雪松:在做完这个选题后,有长达十几年的时间,没有人去关注这件事。但我们作为纪录人,一定要认定它的价值,要沉得下来


我其实没有什么功利的想法,只是觉得我要做这样一件事——给方家一个交代,也给我们民族一个交代。我想让大家知道,在民族危亡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家境不错的青年,他为了民族的正义走向战场。


不过在制作的过程中确实有灰心过,因为最开始没有什么线索。他失踪比较早,又很年轻,没有人总结他,也没有人收集他的作品。


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也发现在小方毕业的两年多里,他拍了很多照片,写了很多文章。所以,你以为遇到句号的时候,慢慢它会变成一个逗号。这十几年来我们就是这样一点点,把句号改成逗号,然后再变成问号。


GZDOC:现在有很多口述历史,写史的活动与比赛,包括您今天作为评委参加的国际大学生纪录片比赛,都在呼吁人们去记录与关注。与过去相比,您是否觉得现在有更多的人去承担起寻找、记录、传承历史的责任?社会的新闻纪录环境有什么变动很大,又有什么没变呢?


冯雪松:我九二年到电视台工作的时候,大量的片子还属于专题片,写了解说词再配画面。那个时候中国的纪录人就十分盼望能有一个纪录频道,能让这些作品“出口”。


后来经历了很多年的努力,有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到现在中国纪录节展也逐渐多了起来,许多纪录片比如说《舌尖上的中国》,最近的《西南联大》,关注的人都非常多,可以说我们整个纪录片都进入了一个好的阶段。


而且随着科技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纪录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但我觉得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去追求那些浮华、单纯为了抓眼球的东西,即便你在网上红了三天,也只是个流行感冒,它不会长久的。纪录人还是要沉下来,把自己的情感温度传递给大众。因为无论在什么时代,如果没有这些,那你拍摄的只是一段没有生命的影像。


去年的时候,我有一篇文章《新闻人永远在路上》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其实就是说这种坚守。其实不光新闻人,各行各业的人如果没有这种“永远在路上”态度的话,那他们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 纪录片创作 -


GZDOC:您认为对一部纪录片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冯雪松:我觉得情感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情感是永远的主题,这是纪录片的一个命脉。


当然,除了情感,你还要看一个纪录片的故事、结构等等。但是,如果一部纪录片故事很完整,技术也够强,但是它情感不充沛,那它的内核就没有“温度”,就不能成为一部好的纪录片。


所以一部好的纪录片,它是几个关键词的组合:情感,故事,结构。这三者是分不开的。


GZDOC:那您认为应该如何拍摄一部有“温度”的作品,如何把握主观情感与客观叙事之间的关系?


冯雪松:首先你要对这个选题有情感投入,认同它的价值观这是最起码的。一个导演在选题的时候,往往是被选题的某个部分触动,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引发创作的灵感。所以,选择一个能让自己产生共鸣、能够引发自己思考的题目,往往是创作纪录片的一个好的开始。

 

但是,这和纪录者的情感体验有关。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希望这些青年导演在学习技巧和方法的同时,能更多地去增加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哪怕你自己体验不够,你借助别人的体验也是可以的。


冯雪松生活照  《人民画报》王蕴聪摄影


GZDOC:作为新闻工作者,您将自己的研究方法概括为“体验和看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冯雪松:从看见到体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仅看见是不够的,只有到这个环境,深入体验,才能把看到的东西变成你的一个部分,那样才能融到自然里,融到社会里,融到历史里。


如果没有这个状态的话,你很可能当不了一个好的纪录人,一个好的新闻工作者,甚至可以说,你做任何一个行当都不行。


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没有高度的融合,有些事情你就不能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不能拍出一个好的作品即使拍出来了,也是两层皮,生活是生活,你只是一个简单的记录者,是一个人家生活的重复者。


对于创作者,重要的是你用一个怎样的态度对待你所选择的对象,它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纪录人,首先你要尊重你反映的对象,融入进去,和它能够同频共振,这样才能把他的故事讲出来,而这是需要体验的。


GZDOC:您之前做过一个纪录片《寻找方大曾》,那究竟是什么让您认准了这个选题并坚持了十六年之久呢?



冯雪松:不论什么样的创作,我觉得“好奇”都是一个好的开端,而且好奇本身就是一种能让你坚持下去的动力。我之所以选择这个选题就是出于对他的一个巨大的好奇。


当你对他的人有兴趣,对他的故事有兴趣,对他的家世有兴趣,你才愿意去耐心地、一点点地解读他。


GZDOC:最后,您有什么话想对有志于从事新闻记录工作的年轻人说?


冯雪松:我希望青年朋友能珍惜自己的青春,珍惜生活,珍惜实践,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遇见




编辑:靖含


或许你还会喜欢:

短视频在社交媒体极度泛滥,电影要如何长青下去?

今天不听土味情话,我要跟你讲真话

盘它!一张地图看近三年中国纪录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