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退休,在任期间竟撮合了那么多故宫纪录片成为“网红”
【金红棉纪实研究室】出品 | 行业观察15
本文共 1700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据悉,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于今日(4月8日)退休。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将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
图:单霁翔 来源:网络
单霁翔于2012年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在其上任的近7年里,这里的改变肉眼可见——故宫成为活力四射的生活馆,开放面积从30%到80%,打破500年惯例禁了烟、增加了女卫生间和让游客休息的长椅,拆除了137栋安全隐患的临时建筑,单院长还亲自动手拉倒了午门下彩钢房的房顶,留下自称“有点作秀”的照片。
他甚至可以将文物数量精确到个位数:1862690件(套)。
没有人知道,为了能理直气壮说出这句话他和工作人员付出了多少辛苦。
《鲁豫有约》《朗读者》《杨澜访谈录》《国家宝藏》...单院长亮相各种各样的节目、论坛、讲座和年会上,他用幽默的语言揭开了故宫的面纱,还推动拍成了多部故宫题材的纪录片。
如今,单霁翔被网友捧为幽默可爱的“网红院长”, 故宫也成为互联网时代一道独特的文化现象,仅以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其在B站点击量近450万,超过9万条弹幕,豆瓣评分高达9.4分,成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纪录片。
单院长曾说:一位故宫的文物修复师,每天刷一两道漆,花费七个月时间修复一件漆器。 匠人之所以称之为“匠”,是因为他们拥有了某种娴熟的技能,这个技能可以通过时间的累积“熟能生巧”,蕴藏在技能背后的,还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这些国之瑰宝、匠人精神、历史洪流在一部部记录片中逐渐呈现
《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 2012 纪录片
2012年,单院长上任的第一年,迎来《故宫100》首次播出。
《故宫 100》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将镜头聚焦某个人群或者某件 " 新事 ",而是调用了故宫的全息建筑影像系统,使用富现代感的方法,从一座宫殿到一个门钉,从历史传说到皇宫习俗,几乎事无巨细地向观众全方位介绍故宫的 " 身世 "。紫禁城、广场、午门、内金水桥、太和门狮子、太庙、社稷坛……一百座建筑的都有着它们自身的功能、意象、美学价值和沧桑命运。
《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 纪录片
获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优秀系列纪录片提名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定档时,单院长表示:“《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很多地方与故宫的气质相投。” 剧集版用亲民的镜头语言描述,年轻人在关注这部纪录片的同时,把更多目光投进了故宫博物院,故宫仿佛也年轻起来了。
故宫不再是深宫密院,故宫里的人也不高高在上。那些红墙里的日光、猫、树上的杏子,都让“岁月静好”变得真实可触;而那些“择一业过一生”的文物修复师因为修复了浮躁的人心,成为年轻人口中的“男神”。
木器、陶瓷、青铜、漆器、钟表、织绣、书画,不同的文物有着不同的特性,也有各自修复的难点。从故宫博物院建院那一天起,一代又一代文物修复师走入紫禁城的红墙,通过他们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手,将生命的活力重新注入一件件文物之中。
《故宫新事》 2017 纪录片
上位伊始,单霁翔曾穿着一双老布鞋,带着助理周高亮,花了5个月,绕着故宫走了一圈儿——1200座建筑,9371间古建,凡是门都要推开看一看,光是鞋就磨坏了20多双,这一过程中,他发现不少文物急需修护。
2016年,故宫博物院启动“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这处封建皇朝帝王使用时间最久的勤政燕寝之所闭门谢客。文物保护专家们将在最大限度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基础上,完成对养心殿的保护性修缮。千余件从未与世人谋面的文物搬离大殿,历时五年的“世纪大修”在紧闭的殿门内悄然拉开序幕。纪录片《故宫新事》,带观众走进了养心殿五年修缮背后的故事。
《上新了·故宫》2018 真人秀
“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那些世界之最吗?”
“其实真正重要的是故宫这座文化机构究竟能给人们奉献什么。”
单霁翔曾这样自问自答。
2018年,故宫出品首档电视节目,每期节目中,嘉宾作为新品开发官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历史文化,并与顶尖跨界设计师联手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每期诞生一个引领热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打造了“创新”与“故宫”相结合的制作模式。
2020年,是紫禁城600岁生日。“要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这是单霁翔的心愿。
编辑:怡萌
或许你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