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图展映 | 他们的故事,你是否也正在经历
如果你喜欢广州,你得看《广州故事》。
如果你不喜欢广州,你更得看《广州故事》。
因为看完《广州故事》,你会深深地爱上广州。
在这一系列的人文纪录片里,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广州生活被近距离观察、记录下来,与城市发展历程交相辉映,观众很难不被其微言大义的格局感染。
《广州故事》总导演由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电影总导演顾筠女士担任,从2010年开始,她就锁定广州作为城市类题材的长期'观察样本'。
通过《广州故事》,你能发现广州这座国际贸易都会也有“接地气”的一面。
前一期我们介绍了《广州故事》第一集、第二集,今天,我们聊聊《广州故事》中的后三部篇章。
1.《心旅》
《心旅》介绍了三位“牛人”:
让患者重见光明的眼科医生陈伟蓉、
设计工程抗震结构设计的科学家周福霖、
特殊儿童教育者关小蕾。
陈伟蓉,仅用7分18秒完成白内障手术,把光明带给无数因白内障而失明的孩子们。
周福霖,中国第一个设计工程抗震结构的科学家。在目睹1976年唐山大地震带来的惨痛伤亡后,他立志要盖出地震摧残不倒的房屋,17年后,周福霖设计的第一栋抗震民宅在汕头落成。
关小蕾,三十余年来帮助无数特殊儿童家庭。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她率先在全国尝试儿童美术教育的创新改革,更在九十年代后期提出艺术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并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以“反对儿童美术考级”在社会各界、国家教育部等引起强烈回应;1998年开设全国第一个 “特殊儿童美术实验班”并创办广州市少年宫特殊教育中心,把儿童艺术教育从一种技能性教育形式拓展为一种社会倡导、社会融合并社会救助和心理康复、心灵再生的工程。近年来着力于特殊需要儿童的社会融合,并在北京、广州、上海、西安、深圳等地以及加拿大、美国、法国、瑞士多个城市和国家巡回展演。
他们的满腔热忱,不仅成全了自己的心灵旅途,还让广州这个率先对外开放的口岸,弥漫着人心的温度。
2.《远行》
《远行》聚焦了广州这座城市里来来往往的行者。
其中,有从广州走向世界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宋健平教授带领青蒿抗疟团队,去往南太平洋岛国帮助当地抗疟。这是中国唯一一支长期驻扎在贫困国家和地区的医疗队。
也有被这座城市吸引进来的外国友人:来自法国的广州女婿阿奔、在广州少年足球俱乐部执教的厄瓜多尔球星麦坦巴。
他们一起见证了广州的开放度、包容度。虽是远行,更似归程。
拍摄过程也多次遇到挑战。在拍摄青蒿抗疟团队的故事时,除了得防备疟疾和地震,摄制组还曾面临沟通困难、无法与外界联络等问题。
但正是从这些挑战和困难中走出,《远行》才更真实,更深入人心。
3.《拓路》
《拓路》的主题是“创新”。
生物3D打印的拓路者——袁玉宇,他的研发已成功打印出“脑膜”提供给脑部受损的病人。生物3D打印的研发方向是打印出符合患者需求的人体器官,这项技术解决了现在使用活体所产生的供体紧缺、感染风险大的难题。
传统工艺钉金绣的拓路者——小茹,传承粤绣中独树一帜的手艺。作为一项流传千年的工艺,钉金绣却在当代遭遇了销售瓶颈期。80后小茹夫妇在承接这一工艺后,利用网络拓展销售渠道,将钉金绣推广至全世界。
人类交流方式的拓路者——微信研发团队。2011年微信技术正式发布,它为全球社交方式贡献了一种中国解决方案。陈岳伟作为微信研发团队中的一名核心成员,见证并实现这项技术从无到有、升级换代。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科技的进步,更是民生的变化。在全新的技术环境下,新一代广州人探索创造科学技术前沿的新文明。
通过《广州故事》,广州充满精气神、富有人情味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得到彰显。
作为“广州故事”主题纪录片公益播放活动排期的第二站,我们将于5月5日,在广州图书馆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播放《广州故事》中的《心旅》《远行》《拓路》,并且《心旅》的主人公之一关小蕾还会去到现场映后交流哦!
嘉宾
关小蕾
现任广州市少年宫常务副主任,广东省特级教师。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曾被评为全国十大美术教育家。
◆ 时间:
5月5日14:00-17:00
◆ 地点:
广州图书馆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广图负一层)
◆ 参与方式:
扫描并关注下方二维码
↓
↓
回复“广州故事”即可报名成功
报名并留言
点赞前20名
送金红棉特制帆布包一个
快来展映现场领取属于你的小惊喜吧~
编辑:小虞
或许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