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所谓的获得感,可能只是一种知识错觉 | 冬吴同学会

冬吴同学会 冬吴同学会 2022-08-17

本文为第 111 期节目《从知道到学到》的文字整理稿,音频节目已于本周二推送。

收听提示 

学和习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说“学”是一个仓储的过程,而“习”是一个化合的过程? 


什么是所谓的“知识幻觉”?

 

为什么说人阅读时付出的努力和获取的知识,在品质和数量上都是正相关的? 


孔子为什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克服障碍、掌握能力的快感为什么是学习最大的推动力? 


法国文豪罗兰·巴特为什么说阅读是需要仪式的? 


独立思考为什么是有效阅读的前提? 


(点击播放按钮后,即可拖动进度条)



每周二、四 晚八点

喜马拉雅FM、蜻蜓FM 同步更新音频内容

本篇文稿整理自节目音频,部分内容有所调整。

享受原汁原味的老友对话,依然建议您回到音频。 




前两天我(梁冬)在杭州碰到一位语文老师,他分享的两件事让我很诧异。第一,他说国家可能马上要把语文高考分数提高到 200 分。


另外,现在很多学校自主招生的语文题目很难,比如今年北大问学生怎么看郭沫若与鲁迅的笔战之争,如果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听课,绝对答不出。


分数、自主招生机制这些指挥棒会严重冲击现有的语文教学体系。语文考试将会成为应试教育最重要的战场之一。


如果将来真的提高语文考试的分数,不可能让考生多写一篇作文,可能会增加国学理论知识或者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有更高的文学素养。


先不讨论语文教育本身,咱们先从客户角度看教学效果。


现在几乎所有公司的高管老板都有一个焦虑,很难在公司里找到能写出像样的文字的人。去年几个大公司的“CEO 秀”、“总裁秀”,展示的 PPT 从错别字到语法不通,接二连三出现硬伤。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便捷地获取知识,为什么我们的表达能力没有提高?


有数据统计,现在中国一年能完整阅读两本书的人不到 40%,可能有人会觉得 4% 都不到。跟德国人、俄罗斯人动辄一年读几十本书相比,差距太大了。


德国市场研究机构 SPLENDID RESEARCH 在 2017 年 9 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1 % 的德国人经常读书,22% 的人每天读书。


我们现在天天看手机上各种自媒体写的“心情散文”。有些内容让人很气愤,先不说语法修辞,连最起码的文体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完全没办法跟逐字逐句校验的纸质书相提并论。



电子书和纸质书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异。


有天,一位老师点醒了我(梁冬)。他说我们阅读电子内容时,基本不会做批注。


现在的“微信体”文章有重点有分段、有小标题,中间还穿插几个动图。你觉得自己很快就能理解文章的重点。即使设备有批注功能,大部分人只是翻几下就完了。


但以前我们读书,一手拿书,一手执笔,一会画圈,一会做眉批。 


脑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人在阅读时付出的努力跟获取的知识的品质、数量明显正相关。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当你付出努力,感受到适度的痛苦,大脑才可能被调动起来。如果你不努力,不克服障碍,大脑的活跃度会递减。


坐在车上看风景容易睡着,如果你手里握着方向盘就比较难,因为要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


古人更极端,读的书连标点符号都没有,要自己点句读。曾国藩就曾在家书里教导孩子每天点多少句读。


曾国藩曾给自己订下读书的十二条规矩,第五条为:“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那位老师说,不要小看这两种阅读行为的区别,效果差太大了。你批注后,就留下了思想的印记。五年十年后回看原来阅读的书,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理解,效率会高很多。


尽管现在电子阅读非常普遍,这位老师仍然要求学生把文本打印出来,在文稿上做笔记。


记笔记同样有门道,打字记和用手记相比,大脑的参与程度完全不一样。打字输入 W、B、F 三个字母就会出现“吴伯凡”三个字,但写字要写 17 笔。 


写字看似降低了效率,实际激活了大脑,让大脑时刻保持兴奋、活跃的状态。这个状态下,你阅读收获的是一个化合物。内容文本是一个元素,你所处的状态是一个元素,不同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你学习后的收获。


这种化合的过程,就像 1 个氧原子和 2 个氢原子结合变成了水,2 个铁原子和 3 个氧原子化合成氧化铁。


一本书的内容印在那儿就是那样,但你的状态会变,你和文本化合出来的内容也会随之改变。



很多人的学习缺少这种化合的过程,上课直接录音、拍老师的板书,好像获得了一种全部都收到的信号,但有多少人会听录音看照片呢?


出去讲课,很多人拍我(吴伯凡)的 PPT。我反复提醒:“你们不要拍了,拍了也不会看,看了印象也不深。”


拍照是一种自我安慰性质的记录。记笔记就不同,不仅把内容记在了纸上,最重要的是记进了脑袋。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有一天我(梁冬)被邀请讲《庄子》,一位同学的反馈让我啼笑皆非。


他说:“老师,我有点不适应。”


我愣住了:“有什么不适应?”


他说:“你讲课为什么没有 PPT?”


我反问:“难道讲课一定要有 PPT 吗?如果我能和你们同频,根据你们的反应,顺着时间流,信手拈来,不更有意思吗?”


他说:“没有 PPT,感觉就没有学到东西。”


很多人会觉得只有拿到 PPT、思维导图这样的交付物,才有收获感。


这些交付物看起来实实在在,但要命的是,它跟你没关系。 


这就是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今日简史》(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里谈到的“知识错觉”,我们很多所谓的学习行为只是制造了一种学到很多的错觉。


有个概念跟“知识错觉”类似,叫“盈利幻觉”。如果经营企业时不仔细算账,会觉得赚了很多,一旦进行专业的审计,可能会发现其实在赔钱。


我们前段时间举办了一个练毛笔字的活动,每天任务不多,只需要写 50 字。很多朋友临摹着赵孟頫书写的《道德经》或者《金刚经》,就从新手练到写得像模像样。


如果你每天练,知识就是你的。



我(吴伯凡)觉得最好的学习过程是“学”跟“习”,你跟知识在跳双人舞。


我们来拆解“学习”的“习”字。“习”的繁体字“習”上面是“羽”,下面是“白”,更早时候是“臼”,代表鸟巢。“习”是什么意思呢?


当小鸟羽翼丰满,就要学习飞翔,在鸟窝里拍打翅膀。小鸟学飞和我们学习类似,都是高频度、低幅度,需要反复练习。


“学”和“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以学习的对象为中心,告诉你学习的目标和规范。“习”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你不断以微痛感为代价,反复接近目标的过程。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学习”是不断地在学习对象的关照和引导下,改变自身的过程。


你别指望一步到位,学习是个逐步迭代、持续克服障碍的过程。克服障碍后获得的一个个小成就感,驱使你不断接近学习的目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是偶尔习之,而是“时习之”,在过程中“不亦说乎”。


当你熟练掌握一件东西,会有自如感、成就感,或者说主宰感。


从刚开始面对学习对象浑身充满压力,到后来通过刻意练习,你会从被动变得主动、从弱小进化到强大。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不管阅读也好,学习也好,本质是一回事。学习标的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变量,我们学习的方式、大脑的活跃程度是另一个变量,两个元素化合,就是你真正得到的东西。



回过头来反思我们的语文教育。


我们记住了很多知识点,比如鲁迅和郭沫若的文字之争到底怎么回事,但如果分析文字之争所反映的中国现代文学或者现代思想史的核心特点,可能就无从下手。


郁达夫曾撰文回忆鲁迅:“攻击他的青年,愈来愈多了……他对于这些人的攻击,都三倍四倍地给予了反攻,他的杂文的光辉,也正因了这些不断的搏斗而增加了熟练与光辉。”


只有反复练习,有深厚积淀,才能抽丝剥茧,从政治、文化、历史等等角度来分析问题。


语文学习到底学什么呢?表面上是学习阅读和写作,实际要经历从阅读到独立思考再到表达的过程,获得从输入到输出的娴熟感。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为什么我们反复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因为我们一旦掌握某种能力,就很难忘记那种熟练感带来的快乐。


大部分人都体验过学骑自行车的快乐,感受过一直扶着你的人突然松手,你竟然继续骑着往前走的那一瞬间的快感。


我们学习最大的推动力就是这样一种即时奖赏,这种即时奖赏跟玩游戏一样。


“学”是大脑简单搬运、存储的过程。“习”是一种化合的过程,将学习者的心理、行为、状态跟学习对象之间化合产生新的化合物。这个化合物是一个新鲜独立的生命,很难被忘记。



未来 50 年到 100 年,阅读和写作这种能力都不会过时,并且会越来越有用。


但我们一般认为写作是一种技能,忽视了阅读也是一种技能。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阅读技能的深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如果阅读方式不对,状态、氛围和气场不对,你最后获得的知识的量和品质完全不一样。


法国文豪罗兰巴特始终强调阅读需要仪式。真正的阅读,不是说马上枕上厕上什么地方都可以。仪式最大的作用在于用无形的氛围悄悄影响你阅读的状态。


罗兰·巴特声称“作者已死”,提倡一种书写式的阅读,认为读者在阅读时是文本积极的创作者。


如果用脑科学研究佐证,大脑在不同状态下分泌的物质不一样。我们在不同的状态下,阅读产生的化合物也不同。


阅读一个便条、一篇短文、一部小说,需要的状态和方法都不一样。


我(吴伯凡)觉得培养阅读习惯很管用的方法就是阅读经典的长篇小说。如果一本书再版了 10 次,说明无数聪明的大脑已经帮你筛选过、验证过这本书的价值。


有位朋友跟我讲:“重看《安娜·卡列尼娜》,我觉得托尔斯泰简直像外星人,他对人性的洞察让我觉得他就活在今天。”


托尔斯泰和我们相隔百年,但他对人性那种细密的观察,“筋道”的表述,让我们亢奋,让阅读成为乐事。



现在很多人有轻度的阅读障碍。人们习惯了“微信体”,遇到稍微难一点的文章,就会恐惧。 


古人说:“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这种快乐的沉浸感会一辈子影响你的阅读体验。你小时候爱吃臭豆腐和肠粉,就会成为你一辈子的爱好。


在阅读时想获得仪式感,其实很简单。刨除少数纯粹赚稿费的作者,大多数作者发表作品,一定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动机。作者会觉得自己的观点有新意,不会被别人的观点和感受淹没。


你拿到书就要琢磨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让他不吐不快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书籍的标题、序言、评价大致把握作者动机,然后要求自己用三两句话概括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理念。


所谓仪式,就是让你从松懈、散漫、低迷的状态进入到积极、兴奋的状态。



什么是最佳的阅读状态?


你发现作者要表达的东西,恰恰是你正在思考的内容。


你和作者身处不同时空,却在同一个思想轨迹偶遇,步伐也一致。


有朋自远方来,接下来就是学而时习之,两者密不可分。


好的阅读体验都有种久别重逢、相见恨晚的感觉。你很清楚自己缺少什么,作者能给你什么,效率很高。就像你爬不上山,他拽你一把,激活你的状态。


所以,阅读和学习有个隐含的前提:你需要提前探究学习对象讨论的问题。


这种探究是你把自己启动起来,与释放者逐渐同频的过程。如果你自己没有启动,作者就像拖着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作者很累,被拖的人也累。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现在有一种阅读方式很流行,就是什么流行读什么,大家看着追热点的微信文章,讨论房价、讨论中美贸易战。


但有些流行的东西不属于你原来涉猎的范围,就好像如果你没有深切思念过一个人,就不会有久别重逢的感觉。


如果你心里头期待过白马王子或者是白雪公主,他 / 她一旦出现,你会有种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快感。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阅读的过程就像读者和作者隔着时空,在文字组成的界面跳一支舞。两人踩着鼓点,跳跃旋转,形成某种隐含的默契感。这种快乐,不足为外人道。




本篇总结


1“学习”是不断地在学习对象的关照和引导下,改变自身的过程。

2. 学习标的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变量,我们学习的方式、大脑的活跃程度是另一个变量,两个元素化合,就是你真正得到的东西。

3. 阅读和学习之前,你需要提前探究学习对象讨论的问题。这种探究是你把自己启动起来,与释放者逐渐同频的过程。


互动话题


Q:最近有哪本书让你受益,你是如何阅读这本书的?欢迎在文末留言,分享你的阅读经验。


在第 110 期节目中,通过留言获得《冬吴同学会》读者福利的同学有:韶关律师-Mr_Zhang、汪小東(Charlie)、孙小杰。请三位同学将 地址+电话+姓名 通过消息发送到微信后台,并标记 #生命的法则#。



在微信后台,有位读者一直给我们发送他为节目设计的海报。海报精致,有内容总结、有冬吴同学会的 logo 和二维码,把节目期数和关键字两个元素结合起来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


我们看到这张海报,就好像看到了每一位喜欢冬吴同学会的朋友。我们之间的默契和快乐,同样不足为外人道。








   往期节目 


  第二季第   10   期:生命的法则(下)

  第二季第   9   期:生命的法则(上)

  第二季第   8   期:第一性原理(下)

  第二季第   7   期:第一性原理(上)  

  第二季第   6   期:生命的云端

  第二季第   5   期:生命3.0

  第二季第   4   期:人生的玩家 

  第二季第   3   期:虚拟的狂欢

  第二季第   2   期:碳基生命的未来

  第二季第   1   期:故事共同体 

  第一季第 100 期:文字的美与道

  第一季第 99 期:技术发明人性

  第一季第 98 期:E 时代赋能

  第一季第 97 期:公关的艺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