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fjdhchan 功能介绍 禅宗故事 智慧之路   “识人识己识进退,时时身心平安;知福惜福多培福,处处广结善缘。”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如果只是需要,人就成不了那万物的主,更谈不上拥有语言与文字。因了一个想字,因一个“想要更多”,所以万物趋向复杂,世界自有其博大庄严。   宇宙渴望复杂,这是它对自身惟一的要求,它不在意善恶好坏,不在意人类所念念不忘的民主、自由等,它使强的更强、使弱的更弱、使庸俗的彻底无可挽回、也使崇高的若流星划过壮丽夜穹……它使一切趋于极端与对抗,而非和谐,使当下比其他已经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湍急,且布满暗礁,它只追求可能性—为此,它不想避免更坏。   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己。   此是个人小我的立身之本。所谓不争即是争,不过是方便法门。佛讲诸法,观字入门,得一个空字。基督讲原罪,仰望天堂。穆罕默德说顺从,万物非主,唯有真主。印度教是梵天。道教以肉身为筏……这些都是门。所有的门,或有大小,都是“方便”。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这不是真正的佛法。没有烦恼又哪里来得智慧。慈悲的另一面也非敌人,而是众生皆苦,已身复苦。   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   自我安慰罢了。行恶者,得享天年善终者,众。民间俚话,“好人短命,恶人万万年”事实上,是恶,而非善,在推动人类的文明。善,大多数时候,是起一个制衡的作用。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心里要大,自我便是大了。我睁开眼,世界便在。要认识你自己——否则,你只是一个死去的人。   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自在人,何须提,又哪要放?这名利,本是修行之门,唯有进去,才能真正窥得那名利深处的寂灭与恩慈。   识人识己识进退,时时身心平安;知福惜福多培福,处处广结善缘。   修阿果汉?   奉献是为了报恩,忏悔是为了律己。   天生我,非一个报恩,是为了彰显(报恩只是其中的一小块凝结)。人存在的所有意义只在于“认识你自己”。行忏悔,做苦行,严以律已宽以待人,这些是让心灵柔软。刚者不能持久。又或者说“水至善无敌”。这是作为个体调整自我的手段,而非是慈悲之意。   在生活中,不妨养成:“能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的想法,便能转苦为乐,便会比较自在了。   人人若能如此自在,世界早就大同了。这与乌托邦、共产主义有何区别?凡事当有争取,尽人事听天命,生命是那潮水,力竭而止。   感恩能使我们成长,报恩能助我们成就。   这话不错。但有功利味。感恩,却也知晓了谦卑。真的佛,是不要所谓的成就的。所以地藏菩萨发大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平常心就是最自在、最愉快的心。   不是平常。平常就难免日常,又怎么可能不为肉身所苦?   还不如说虚无心。万物从虚无从来,又归于寂静。   看得了“无”,自然就理解了那“有”。   知道自己的缺点愈多,成长的速度愈快,对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坚定。   唯有你,才是世界的一切。你迟早要走。你走之后,连一根羽毛,都带不走。了解自己的缺点,但更要明白这所谓的缺点是以何物为参照体系,顽固与执着实在没有多大区别。你要成为你自己,那张从水流源头漫漶而来的脸庞,那张被众从词语所结构的唯一的脸。   唯有体验了艰苦的境遇,才会有精进奋发的心。   禅分南北。北渐南顿。常为许多高僧的精进心而惑,精进至何处?又要平常,又要精进,也真是难。不要给众生来世成佛之欲——《心经》二百六十五字,却只是一个空。却要赞此艰苦心与奋发心。唯有此,人类才能行至今日。那神话中的已是现实。   忙而不乱,累而不疲。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这是做事的态度。我们开头讲尽人事,这个“尽”也即所谓的以出世的态度来入世,这样,有了留白,所谓“大衍之数五十,遁一而卦变”,智慧便生了出来。“尽”,不是蛮,蛮力行之。   “忙”没关系,不“烦”就好。   烦恼即菩提。   随遇而安,随缘奉献。   万物,眼遇之为色,耳闻之为声,当然要安。不安,如何懂得其中的美,窥得世界藏于里面的奥秘?   缘有起时,也有灭时。随字一决,太轻率。若真随便了,如何看遍那《般若文海》?如何理解那苦——不是每个受苦的人都知晓这苦的滋味。 禅里禅外、觉悟人生。每日一杯沁心茗茶。 佛教导航网站官方微信号。佛教微信综合平台。 想学佛有好多不懂,没关系,佛教知乎帮您答疑解惑。 信愿念佛 导归极乐。净土学人的移动家园。 用佛法智慧提升生活品质。陪伴您成长进步的良师益友。 以净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师净土思想为学修指导。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 “禅宗七祖”青原行思禅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