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董事会专题|暨南校董父子接力,薪火相传!
百年传承
董事会始终为暨南大学的发展
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董事
他们血脉相连、心意相通
幼承庭训 子承父志
热心侨教 关心暨大
他们就是被誉为美谈的
家族董事
暨南大学董事会特别推出“暨南大学董事会成立100周年”专题报道,记录暨南大学董事会留下的时代印记。今天,我们带大家一起走近在暨南大学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八大家族——何贤、何厚铧,马万祺、马有恒、马志成,霍英东、霍震寰,曾宪梓、曾智明,方润华、方文雄,蒙民伟、蒙德扬,石景宜、石汉基,王宽诚及其后人。他们中的父辈与暨大结缘,后人秉承先辈初心,薪火相传,为暨南发展倾注心血。
何贤 何厚铧
爱国家族 襄助暨南
在暨大的港澳校董中,何贤、何厚铧父子二人是少有的政商人士。父亲何贤白手起家,成为澳门的工商巨子;儿子何厚铧则投身政界,成为首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父子二人倾力支持暨大发展。
何贤副董事长
时任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和全国政协委员何贤先生尝试水产系师生试制的食品。
何贤是广东番禺人,在成长过程中,何贤深深意识到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于是他积极捐资助学,并由此同暨大结缘,1963年出任暨南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期间,何贤为两度复校的暨大捐助了大量资金物资,并主动担当起当时暨大与澳门社会各界沟通交往的职责。
何厚铧副董事长
何贤热心侨教、关心暨大的品质也传给了下一代。何贤之子,首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1986年起担任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1999年起担任董事会副董事长至今。在暨大95周年、100周年校庆时,何厚铧副董事长先后题词“九五光华 作育英才” “奋育高尖”,并出席了百年校庆庆典大会。2011年,在暨大105周年校庆之际,何厚铧为暨南大学发来贺信。2016年,他出席暨大110周年纪念大会。他对暨南大学的发展建设,尤其是暨大在澳门的招生、交流以及番禺校区的建设给予了关心与支持。何厚铧副董事长每年都亲切会见暨大校领导,其间他为暨大的发展建议献策,多次表达了对番禺校区发展的期待,同时希望暨南大学坚持办学特色,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培育更多的人才。
2019年,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
马万祺 马有恒 马志成
三代暨南人 浓浓暨南情
澳门校董中,马万祺、马有恒、马志成父子孙三代同为暨南人,先后受聘为暨南大学董事,他们多次捐资支持暨大,也为澳门的发展倾注心力。
马万祺是著名的爱国人士,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澳门工商界翘楚,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1998年,他出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澳门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作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马万祺先生改革先锋称号。
马万祺副董事长
马万祺先生曾向中央提议“积极发动侨胞投资祖国”,并率先在内地投资兴办实业。他充分利用自己在海外华人商界中的声誉,大力对外宣传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多次参与组织港澳代表团回内地考察投资,为推动澳门与内地经济往来合作、支持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马万祺坚决拥护“一国两制”方针,曾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澳门顺利回归和平稳过渡、保持澳门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马万祺校董向暨南大学捐赠的部分文件
马万祺与暨大最早的结缘可追溯至1958年。当时暨大重建伊始,百废待兴。为争取各方面力量支持办学。1963年暨南大学董事会恢复,马万祺被聘为董事,他是暨南大学董事会校董里面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校董。在暨大复办初期,马万祺除了向暨大捐赠汽车、仪器设备、水泥等物资外,还捐出一套房子作为暨南大学驻澳门办事处办公用房。1986年,马万祺与荣毅仁、霍英东等7位校董在香港发起成立了暨南大学教育基金会。作为校董,马万祺积极联系、发动暨大在澳门的董事支持学校建设,另一方面还积极推荐澳门热心教育的知名人士担任学校校董。
马有恒副董事长
马万祺的次子马有恒曾在暨大求学,他深受父亲马万祺、岳父荣毅仁的影响,对母校有极深的感情。马有恒现为暨南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自1992年至今担任暨南大学校友总会会长。他在不同时期为学校教育建设筹款,向学校捐赠资金,设立“马万祺博士后奖励基金”,支持暨大发展人才,提升科研水平。自1993年开始,马有恒每年组织暨大优秀学生访问澳门,以此增进内地与澳门青年交流,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故事。此前,又数次邀请国家奥运金牌健儿访问暨大,透过交流互动,让暨大学生追随奥运金牌运动健儿的步伐,以“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激励自己,成就未来。
2021年暨南大学优秀学生访澳团
马有恒之子马志成于2017年担任暨南大学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在澳门,马志成发起成立思路智库,并与暨南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发挥暨大在“东南亚研究”与“华侨华人研究”的特长和优势,提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智力、人才支持,彰显暨大“侨校”特色。2017年台风“天鸽”过后,在马有恒与马志成的倡议下,澳门校友积极参与救灾活动,并呼吁各界投入到灾后救援之中。同时,成立“暨大校友会医疗义工队”(现为澳门恒爱医疗义工协会),建立长效机制为长者提供医疗义诊服务,统筹校友及社会各方力量,发挥澳门校友在医疗领域的资源优势。
马志成董事
在马万祺、马有恒、马志成父子孙三代的支持和帮助下,暨南大学与澳门各界,包括与澳门政府、工商界和教育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暨南大学日益成为澳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霍英东 霍震寰
两代缘系暨大 助学薪火相传
自1978年暨大在广州复办以来,霍家便同暨大形成了密切的关系。从重建初期的雪中送炭,到如今持之以恒的支持,霍家两代人在暨大发展史中扮演关键角色。
霍家与暨大的故事,要从香港霍英东集团创办人霍英东说起。霍英东是最早到内地投资的香港企业家之一,先后投资100多亿港元,支持内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
霍英东副董事长
1980年,霍英东开始担任暨大董事会董事,1985年任副董事长。在暨大复办之初,霍英东雪中送炭,给学校购置急需的仪器设备。1984年,霍英东捐款100万美元帮助暨大发展医疗教育和保健事业。为了铭记霍英东对学校和华侨医院建设的重要贡献,暨大将当时新落成的华侨医院门诊大楼命名为“英东楼”。
霍英东校董在英东楼命名典礼上致辞
1986年起,暨南大学在香港成立办事处,霍英东将香港信德中心的一套写字楼免费提供给学校用作办公,并延用至今。1996年,霍英东又向学校捐赠200万港元,支持兴建深圳旅游学院霍英东体育中心。此外,霍英东还是暨大在香港设立的暨南大学教育基金会发起人之一,他为筹集教育基金款项做了大量工作。
霍震寰副董事长
霍英东的次子霍震寰继承了父亲的暨南情怀。霍震寰于2001年被聘为暨大董事会董事,2013年被聘为副董事长。他表示暨大驻香港办事处所在的写字楼继续无偿使用,并推动暨大与香港的交流和合作。霍震寰关心支持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每年与余国春校董召集香港校董举办香港校董座谈会,为学校发展出谋献策,带头支持番禺校区建设,并为学校研究生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等做出卓越贡献。
暨南大学番禺校区霍英东体育馆
2015年,在暨大建校109周年前夕,为贯彻家族“教育立国、体育兴国”的理念,他通过澳门霍英东基金会向暨大捐赠1500万元,建设番禺校区体育馆。2020年,他再次捐资150万兴建设英东林。同时,澳门霍英东基金会又将捐赠50万元支持苏炳添高水平运动员基金,支持体育事业的发展。
曾宪梓 曾智明
出资兴建科学馆
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曾宪梓大紫荆勋贤,曾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1985年开始到内地投资设厂,同年合资成立中国银利来有限公司,成为我国首家专营领带生产的中外合资企业。2001年促成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首次在内地南京召开,让全球华商透过这次盛会亲身领略国家的发展机遇,亦为内地企业走向世界搭桥铺路。
曾宪梓副董事长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捐资支持国家教育、航天、体育、科技、医疗与社会公益事业,历年捐资逾1400项次,累计金额超过12亿元。拥护“一国两制”方针,鼎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成员,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实现平稳过渡和保持繁荣稳定作出重要贡献。三次荣获“中华慈善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编号第3388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曾宪梓星”;2018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20年北京圆明园将每年5月24日定为“曾宪梓纪念日”。
宋献中校长一行拜访曾宪梓副董事长
曾宪梓自暨大建校80周年时受邀参加庆祝活动后便与暨大结缘。1986年,他担任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1994年起担任副董事长,2007年起担任香港暨南大学香港教育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在担任暨南大学校董、副董事长期间,曾宪梓时时牵挂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他多次来学校参观视察,实地了解暨南大学办学情况,积极出席董事会会议和学校活动,为暨大办学提供大力支持。
曾宪梓副董事长在暨大曾宪梓科学馆落成典礼上致辞。
曾宪梓一直十分关心和支持祖国的教育事业,在暨大教育基金会成立之初便向暨南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100万元港币,1999年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支持兴建“曾宪梓科学馆”,2007年再捐赠100万元人民币支持暨南大学办学,为暨南大学的科教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宪梓先生也对暨大提出了殷切期望,他希望暨大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教育,教会学生做人、行善,为社会多培养优秀人才。
曾智明董事
曾智明秉承父亲曾宪梓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精神,将回馈社会事业永远传下去。曾智明自2006年起担任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父子薪火相传,支持暨大发展,为暨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曾智明慷慨解囊向暨大教育基金会捐资100万元支持学校办学 ,曾智明表示,作为校董和学校的一份子,他有责任继续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方润华 方文雄
热心侨教 捐资助医
方润华是香港著名慈善家方树泉之子。40年代初因香港沦陷不能完成学业,为其人生一大憾事,故特别重视教育的发展。他常常这样说:“只要我活着一天,办学校、搞教育就不会停。”
方润华永远名誉董事
乐善好施是方家祖传家风,方润华的父亲方树泉老先生是个严父,常常教诲子女要多做善事,回馈祖国和故乡。方润华同他的父亲一样,生意上稳扎稳打,生活上悭吝自己,对教育的捐献却是相当阔绰。方润华曾于1997年捐资在暨大设立方树泉奖学金,1999年方润华被聘为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
2002年,方润华董事出席暨南大学授予方润华先生名誉博士学位暨“树华电子智源中心”揭幕仪式。
2000年和2002年,方润华分别捐赠100万元在暨大本部和珠海学院建设两所“树华电子智源中心”。2006年,暨大百年校庆期间,方润华捐资支持该校行政办公楼会客室的建设,2008年方润华被聘为学校董事会永远名誉董事。出任暨南大学校董期间,方润华校董多次到暨大参观视察,实地了解暨南大学办学情况,关心暨大香港和华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为暨大办学提供大力支持。
方文雄董事
2013年起,方文雄接棒担任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受方润华的影响,其子方文雄对华侨高等教育非常关心和支持。自2011年起,方文雄他数度捐资共计420万元,用于支持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建设与发展。
2018年,方文雄校董携夫人访校出席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润良糖尿病中心”揭牌仪式。
方氏家族热爱祖国,在改革开放后90%捐款投向内地,迄今捐资教育、医疗等慈善项目近600个。方润华、方文雄为支持华侨高等教育的发展,前赴后继,先后为暨南大学的建设捐资捐款、建言献策,其助学兴教、行善济世的义举,广受暨南人的赞誉。
蒙民伟 蒙德扬
捐资建理工学院大楼
香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蒙民伟担任暨南大学校董多年来,十分关心该校的建设和发展。1979年,蒙民伟被聘为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1987年,在获悉学校办学紧缺仪器设备之后,蒙民伟捐赠10万港元和1.3万美元及摄像机等设备,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蒙民伟董事
为了进一步支持暨南大学理工科的发展建设,2002年蒙民伟及其信兴教育及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慷慨捐资500万元人民币支持该校兴建理工学院大楼。“蒙民伟理工楼”高七层,总面积16500平方米。大楼建成后,对促进该校“211工程”项目的建设,全面提高暨大理工科专业教学和科研水平,为海内外和港澳台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蒙民伟董事在暨南大学蒙民伟理工楼奠基仪式上致辞。
蒙民伟表示,向暨南大学捐资兴建理工大楼,希望能为祖国教育事业尽个人的绵薄之力,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的子弟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蒙民伟校董对学校和董事会工作非常关心,并给予大力支持。他多次回校视察,出席董事会会议和学校活动,积极参与香港校董座谈会,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广泛地对外宣传暨南大学,为促进学校与香港的合作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蒙德扬董事
蒙民伟之子蒙德扬自2004年起担任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他秉承其父蒙民伟“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精神,热心侨教事业,对暨南大学的建设发展非常支持。2006年,蒙民伟、蒙德扬校董以信兴慈善基金名义捐资资助《百年暨南史》一书的出版。
张荣华副校长拜访蒙德扬董事
石景宜 石汉基
赠书兴学 传播文化
石景宜,1916年生于广东南海,香港著名爱国人士、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香港汉荣书局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暨南大学第一届至第五届董事会董事。
石景宜董事
石景宜以书传情,赠书报国。自1978年以来,将心力奉献在为弘扬祖国的优秀民族文化,造福于民的祖国文化事业上。他先后向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700多个城市的近2000个地区图书馆、学校和科研单位等,赠送图书650余万册,享有“文化书使”的美誉。
暨南大学是接受石景宜博士赠书最早的中国内地高等学校之一。自1978年起,共接受石景宜博士赠书5万余册,价值约500多万元人民币。这些图书资料在学校教学科研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贝叶经》《敦煌宝藏》《自立晚报》和《中央日报》缩印本等具有较高的文献收藏价值。学校图书馆还专门建立了“石景宜先生赠书区”,以纪念石景宜先生为暨大所作的贡献,弘扬其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
石景宜之子石汉基是第十至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至第六届选举委员会委员。他在从商经营之余,还十分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石汉基在香港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同时促进内地经贸、文化事业等方面的发展,积极向各级政府建言献策。
石汉基董事
石汉基于1999年被聘为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长期以来,他十分关心和支持学校办学,多次向学校捐赠图书,对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快学校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石汉基校董于2011年慷慨捐资设立暨南大学“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挑战杯奖励金”,对全国“挑战杯”竞赛我校获奖师生进行奖励;在第一个五年周期内,向获奖师生累计颁发奖励金人民币52万余元;2017年,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石汉基校董再捐资人民币100万元,希望能鼓励更多的同学和老师积极参与“挑战杯”竞赛。
石汉基董事(左一)及家人共同为2016年全国“创青春”大赛暨大获奖师生颁发奖励金。
王宽诚及其后人、基金会
捐资支持暨大重建
设学者基金助推中医发展
王宽诚,香港著名实业家,香港工商界爱国爱港的优秀代表,鼎力支持内地改革开放。推动建立香港中华总商会中国“四化”服务委员会,宣传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为香港工商界人士参与内地改革开放搭建平台,激发了港澳人士和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为他们回报祖国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曾任暨南大学副董事长,2018年获党中央“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个人”表彰。1998年10月,编号第465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王宽诚星”。
王宽诚副董事长
王氏家族始终热心教育公益事业,与暨南大学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在长达半个世纪中,薪火传承,善举相传,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58年,王宽诚为暨大在广州重建作出了特别贡献,他不仅率先捐助100万元兴建了我校的教学大楼(当时广东省最大的一座教学大楼),还亲力出任由陶铸担任主任的筹委会副主任委员,并兼任筹募财务组成员,为暨大重建工作奔忙不已。1963年,暨南大学重建后第一届董事会召开,王宽诚出任副董事长。
暨南大学原教学大楼
1978年暨大再次复校,6月9日,王宽诚参加了暨南大学庆祝叶剑英委员长亲笔为暨大题写校名的庆祝大会,并参观了暨大校园和部分教学设施。同年,他向暨大捐赠人民币110万元,支持兴建医学院和华侨医院。1987年,王宽诚先生后人、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秉承先贤遗志,向暨南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资,支持暨大的人才培养事业,为暨南大学的发展及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意义深远的贡献。
2021年王宽诚青年学者聘任仪式与交流座谈会合影
2015年,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再次捐资设立暨大首个青年人才培养基金——“暨南大学王宽诚青年学者项目”,并先后5次对该项目进行捐赠,在该项目支持下的,至今已有11名青年学者受到该基金的支持,其中2名青年学者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名学者入选了国家级人才计划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该项目不仅开创了暨大公益基金支持青年人才培养的先河,更为支持暨大中药学及中医学青年科教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带动了暨大医药学科群的发展,为暨南大学整体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作出重要贡献。
百年传承
董事会初心不改
栉风沐雨,百年侨校恰风华
重任千钧,迈向卓越再起航
董事会专题策划 © 梁燕 吴璇凤 陈联 吴健豪 郑帆
文字统筹&编辑 © 陈联 郭知凡 吴健豪 郑帆
封面图片 © 陈国城
责编 © 陈联
父子传承,薪火相传!
为热心暨南事业的校董家族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