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杭这些人被区里点名表扬!有你认识的吗?

余杭晨报 余杭晨报 2020-10-26

余杭晨报原创 记者 孙明姝 骆红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为进一步弘扬时代精神和社会正气,更好地服务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公民道德建设、打造“美丽余杭”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家风正、民风淳、政风清的良好风尚,区文明办牵头开展了“美丽余杭人”评选活动,经群众推荐、部门审核、联合评选等程序,罗晓群等10人(团体)被评为3月“美丽余杭人”。




25年坚守岗位的罗晓群

守一种精神

做一生匠人

    

      良渚博物院展览教育部主任罗晓群,是一名普通的文化工作者。她一直从事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坚守了25年。择一事,终一生,守一种精神,做一生匠人。她曾获杭州市第二课堂教育先进工作者、杭州市文物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社科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度余杭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罗晓群带领社教人员自主研发开设的“小小文物修复师——嵌玉漆杯的前世今生”课程,在校园经过三年的打磨,荣获浙江省博物馆学会颁发的青少年教育课程优秀教学设计推介展示活动十佳教学设计奖。并入选中国博物馆协会“2015-2017年度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优秀案例推介展示活动‘优秀’教学设计”。

  她常常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于服务一线。2017年8月良渚博物院闭馆进行陈列提升改造,她负责展陈的设计与施工工作。先后组织召开200余场专题会议,制作了21部视频片,完成了22项艺术品制作,设计了6项青少年互动项目,使博物院璀璨登场,受到全国观众的瞩目与点赞。博物院开放新闻获97万+的转发量。短短半年,已累计接待观众70万人次,讲解1000余场次。


文化市场安全的守护人张勇

兢兢业业

乐于奉献


      张勇,现任余杭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党支部书记、副大队长。他已经奋斗在文化战线三十年,坚守在文化市场、“扫黄打非”工作最前线二十年,用芳华岁月抒写了一位基层执法人员的坚守与担当。

  在不同的岗位,他都能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党建引领、服务群众、综合协调、案件查办、教育培训、推动基层治理等方面出色完成各项工作,获得了全国保护广播电视设施执法先进个人、余杭区“双十佳勤政廉政之星”、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多年来,他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甘于做文化市场安全的守护人。今年以来,针对文化市场、“扫黄打非”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张勇带头参与文化市场、“扫黄打非”各类专项行动和案件查办,加强护航“两会”、省市文明城市复评等重点时段文化市场执法检查力度;开展歌舞娱乐场所、艺术考级、演出市场、扫黑除恶、“扫黄打非”五大专项等各类整治行动,有效整顿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并指导临平街道、乔司街道成功创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受到了中宣部、全国“扫黄办”的表彰。


闲不住的“龙兴阿妈”志愿者团队


发挥巾帼力量 公益更有温度


    “龙兴阿妈”志愿者团队成立于2016年,队长吴丽芳,现共有成员10名,都是社区里热心公益的巾帼志愿者,她们待人和善亲切、做事认真细致、团队合力齐心、作风无私正派。这些年里,她们任劳任怨,不喊累、不叫苦,踏实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走在小区里,居民们常常热情的和她们打招呼,亲切地叫她们“阿妈”,居民们把她们视作家人,对她们的工作信任、支持并且配合。

  “龙兴阿妈”志愿者们是一群闲不住的热心人,总是在想平时能为大家多做一点什么,比如坚持做民俗美食,夏制乌米饭、冬送腊八粥,让邻里更和睦。她们还自发成立了志愿巡逻队伍,编好巡逻轮值表,每天两次对小区内外进行平安巡逻,把小区的事当做家事,让家事在家里解决,传播美好家风。

  2018年,龙兴社区启动了毓秀家园垃圾分类试点,确定了“从源头分类”的工作思路,志愿者队长吴阿姨主动与社区联系,愿意来做绿色先锋,啃下垃圾分类敲门宣传第一步这块硬骨头。志愿者们一户一户上门做工作,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指导,毓秀家园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助人为乐的孙明忠

热心公益 

乐此不疲


      孙明忠是星桥街道南星社区居民,也是浙江体育彩票藕花洲大街门店的一名销售员,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阿忠”。在身边的人眼里,阿忠也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好人。

  工作之余,他加入了公益寻人的队伍。阿忠的微信好友都知道,他朋友圈里发的最多的就是寻人启事。不论严寒酷暑还是深更半夜,只要有需要,他总是冲在寻人第一线。有一年盛夏,一位从新疆过来探亲的70多岁老人走失了,孙明忠和队友一起出动找人。当时酷暑高温40摄氏度,正午地面温度更是高达50多度,身上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因为担心老人的安危,孙明忠顾不上高温酷暑,终于在凌晨1点找到了老人。

  2017年7月,孙明忠和几位爱心人士一起创立了“星桥街道星灵公益服务中心”,主要为星桥街道的环卫工人、70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提供免费早餐。孙明忠负责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每周组织义工报名,带头到早餐店做早餐,还把早餐送到来不及吃饭的环卫工人手里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

  “凭良心做事做人,不图什么。做公益让我感到很开心,有一种满足感。”孙明忠常说。


热心肠的金小芳

默默付出

传递温暖


    她是公益服务社、福利院里的贴心“女儿”,医院、地铁站内的知心“朋友”,青少年宫、孤儿院中的暖心“大姐”,“乔心愿”服务中心的“大管家”……翻看乔司街道葛家车村四组村民金小芳的朋友圈,记录了她在生活、工作、志愿服务中的点点滴滴。

  无论村里的平安三率夜间义务巡逻、重阳爱老助老服务,还是几家公益爱心早餐点,无论街道路口、广场,还是地铁站、医院,都有她身穿红马甲的忙碌身影。大伙儿谈起金小芳时,总是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她是村里最热心的人。

  金小芳每个月都会抽时间到福利院看望老人,为他们剪指甲、洗洗脚、聊聊天;在医院,认真帮助患者使用自助挂号机,指引前往不同科室,为病患节约就诊时间;在车站,耐心地对一些不会操作自助购票机的老人、务工兄弟进行现场指导,帮助他们熟悉操作流程、购买车票;在青少年宫、孤儿院等场所,金小芳十分关心困难儿童的生活状况。从2018年,金小芳成为了乔心愿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带动了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爱心平台。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从2016年开始至今,金小芳的志愿服务时间已达2000多小时。

环保公益贡献者张艳

多年致力于垃圾分类工作


     一个没有业委会、没有物业、硬件条件还存在诸多问题的小区,却在短短的一年内把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多次接受相关部门的参观、考察,并在她的主导下创建为杭州市首批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自己出资几万元,在没有薪酬和回报的情况下,将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深入人心。这样的“奇迹”,发生在中泰街道新西湖小镇小区,这个兢兢业业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就是张艳。

  她2015年7月创办余杭区绿色中泰自然体验中心(非营利性组织),4年来不计回报,坚持志愿开展垃圾4R(减量、复用、回收、再生)处理原则宣传推广和实践,以及自然体验活动,默默地为环保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绿色环保QQ群、绿色中泰微信公众号,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开展相关宣讲活动。带动身边全职妈妈们废物回收、变废为宝处理;举行儿童跳蚤市场,组织志愿者们进行闲置和二手物品置换或售卖,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她组建的垃圾分类公益组织活跃在中泰及周边区域,与阿里公益等机构合作开展了多项探索,比如“迷你朴门”“清水小精灵”“幸福小当家”“农村垃圾分类宣讲”等活动。


孝老爱亲的王小群

用行动诠释大爱


    “虽然会累,但我从来没觉得苦,这三十年来我们的家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好。”32年青春光阴,11000多个日日夜夜,王小群用自己的坚强与付出照顾着3位残疾人,支撑起2个家庭,顺利将一双儿女抚养成人,摘下家里的“贫困帽”,用行动诠释着什么叫“择一人,倾一生,守一家。”

  提起王小群,瓶窑镇南山村的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老付家娶了个好媳妇!”今年53岁的王小群原籍贵州,1987年,经人介绍,认识了瓶窑镇南山村(当时为横山村)的村民付德祥,不久后两人结为夫妻,组成家庭。

  付德祥为视力重度残疾一级,无法正常参与劳动工作,但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一直以来,两人相濡以沫、互相扶持。

  这些年来,这个家庭遇到了不少困难——丈夫还有一位视力重度残疾一级的弟弟;公公遭遇车祸,后来又遭遇一场大病,不幸去逝;弟媳妇精神残疾。王小群乐观向上,辛勤劳作,一个人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

  她将儿女抚养长大,并且让儿女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通过一家人的努力,又得益于政府的政策帮助,如今王小群一家已经成功脱贫,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大家公认的好儿媳魏金燕

孝顺公婆 

家庭和睦


    魏金燕是运河街道新宇村的一名普通妇女,自嫁入婆家以后,孝顺公婆,家庭和睦,团结邻里,是组里公认的好媳妇。街坊邻居都对这个媳妇赞不绝口,被她的笑容所感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那张乐观灿烂的笑脸都会温暖每个人的内心。

  百善孝为先,她一直与公婆住在一起,在生活上孝敬公婆,从来都没有和婆婆红过脸,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公婆、孩子的饮食起居。她说,居家过日子琐碎小事是很多,但是只要你爱自己的丈夫,就一定要爱他的父母。

  特别是公公中风以后,魏金燕主动担负起照顾瘫痪公公的日常起居,从来不嫌脏不嫌苦,每天变着法做好吃的,四季的衣物都替二老准备得妥妥当当。即使自己再辛苦,也从不抱怨,全心全意照顾一家人。邻里间,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她都义不容辞。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她是孝媳、贤妻、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见义勇为的苏晓松、杨生春、王开恒

“孩子没事就好!”


      3月24日上午,余杭街道安乐禅寺山门前的池塘边,两名十多岁的男孩不慎落水,危急时刻,三位路过的好心人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将两名男孩成功救上岸,随后默默离开。

  家长四处打听后,才知道三位好心人的名字——苏晓松、杨生春、王开恒。三人素昧平生,看到小孩落水,情况危急便想也没想,飞奔过去跳入水中救人。三个人在池塘里齐心协力,托举着两名男孩,依靠岸上好心人伸出的树干做支撑,慢慢挪动,将落水的两名男孩成功送上岸,整个救援仅用了10来分钟。在确认孩子安全无事后,就默默离开了。

  之后短短几天,三位好心人救人的短视频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迅速传开,见义勇为的事迹也被中国文明网、浙江文明网、杭州日报、余杭晨报、余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善举,汇聚成了余杭正能量。他们的无私行动,获得大家的一致点赞。

  说起这件事,三个人异口同声,“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当时下水救人也没多想,只要小孩子平安无事就好。”朴实的话语,传递出了心中的大爱,传递出了一座城市的温度。


诚实守信的姚鹤富严把产品质量关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新时代新农村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

  2011年,姚鹤富本着诚信立身、守信经营的原则,开办了杭州忆村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本着诚实守信的经营之道,8年多来,姚鹤富严格要求食品卫生,杜绝假冒伪劣食品,服务质量第一,得到当地居民和来往游客的青睐。

  “忆村居”电子商务公司经营的产品,都是非常新鲜的蔬菜和肉类,他亲自做好督查工作,不让一点过期食物出现在餐桌上,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14年8月临平城区暴雨,这一月中,由于交通不通畅,粮价、菜价上涨情况严重,他坚持菜品不涨价,让利给顾客,最大限度地保证顾客吃得便宜、吃得安心,树立了良好的经营形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的努力,凭借着“诚信乃立身、经营之本”的信念,“忆村居”电子商务公司的规模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姚鹤富的致富梦想也一点点实现。“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姚鹤富希望联合大家一起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编辑:林墨


更多精彩请点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