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现 南京】木屐巷:小巷深深依旧,木屐声声不再

2017-06-03 王讯 南报周末

东起仓巷,西接莫愁路,刚刚百余米,有一条藏了老城南许多记忆的小巷,名为木屐巷。

顾名思义,这个地名起源于600年前的明初,当时城内街巷规划为不同的手工业作坊区,木屐巷两侧自然是以木屐作坊为主。

(木屐巷老宅)

木屐,即木制拖鞋,仓巷拆迁工地据说曾出土两只汉代和六朝时的木屐,而六朝博物馆里还展有颜料坊六朝遗址出土的木屐,这两处都离木屐巷不远,也许都是made in木屐巷呢。

(六朝博物馆里的木屐)

古代没有柏油和水泥路面,即使是南京这样的六朝都城,只有主要街道才有石板和石块铺成“马路”,而其他地方都是泥路土道,遇雨一片泥泞,而木屐由于底部是木板,加之装上双齿鞋底高度有所增加,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少,因此,在没有胶靴的古代,木屐就成了老百姓对付雨雪天泥泞的理想选择。

(图片来源于《周末》报2017年6/01期)


六朝博物馆里的木屐长度不到20厘米,底部的屐齿约有2厘米多。根据木屐的“男方女圆”的规制,这只木屐的主人应是男性,而穿木屐最有名的男人,当属当时南京城里第一红人、东晋丞相谢安。

他“东山再起”后的头件事,就是负责防御百万前秦大军。最终八万晋军以少胜多,成就淝水之战。消息从南京传到寓所,谢安正在下棋。看完“电报”,谢安淡定地丢在一边,棋伴问何事,他不动声色,嘀咕一句“我们赢了”,一局下完,谢安起身出去,脚底的屐齿,一下磕在门槛上折断——这是有名的装淡定的故事。


(谢安)

到了谢安的后人谢灵运那里,木屐又被改造出了新用途。

因为不满朝廷对自己的忽视,心高气傲的他消极怠工,动不动就装病,也不请假,直接带了浩浩荡荡一大拨人,爬山、赏景、作诗。

为此谢灵运还发明了一种时髦的登山鞋,俗称“谢公履”,又名“爬山虎”,这种木屐脚下的木齿为活动木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则去掉后齿,便于上下坡,也容易在泥泞道路中行走。

(谢公履)


南京过去有不少以服装鞋帽为地名的:估衣廊、绣花巷、纱帽巷、盔头巷、棉鞋营、木屐巷等。不仅如此,木屐还造就了南京另一个诗情画意的地名,那就是琵琶巷。

琵琶巷与古老的乌衣巷相近,旧时琵琶巷路中间有一水沟,上覆青石板,石板的石质有松有密,且厚薄不一。雨天时行人穿着木屐踏走其上,叮咚作响,如奏琵琶,于是有了琵琶巷这样具有浪漫色彩的美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塑料凉鞋和塑料拖鞋没有流行之前,不少南京人夏天都穿木趿板,趿板就是没有“齿”的木屐,它用原木制作,充作鞋底的木板经加工打磨使之光滑,然后是用帆布带或皮带钉上作为“鞋面”,穿起来非常方便。当时有一种专门加工木制品的“车木”作坊,冬天生产木嗡和陀螺,到热天就大量加工木趿板。

由于当时穿趿板的人非常多,到了夜晚,街巷到处都有木趿板拖在石板或卵石铺的路面上清脆的“喀哒”声。

木屐巷的老房子


巷子里的老宅不少,据说木屐巷5号曾经是湖南会馆,有趣的是它的大门是斜的,对门10号则是湖北会馆。“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也许是斗不过九头鸟,湖南人只好把门偏了15度。据说其后湖南会馆又迁去了钓鱼台,不知是不是为了彻底躲避湖北会馆的锋头。

木屐巷7号老宅

木屐巷7号老宅是典型的江南穿堂式院落,据居住在此的后人介绍,是一名王姓富商于民国年间置办下的产业,至今前后已有四代人在此生息,愈百年光阴。

三进院廊上梁后,朝南如阁楼般搭有祖宗阁,可惜如今只剩下一个空架子而已——这样的遗憾在巷内老宅不在少数。

还有多少人,可以在老去之时,“看着自己的房,自己的儿孙和手植的花草?”小巷深深依旧,木屐声声不再。



供   稿|王   讯

编   辑|程楠森 

责   编|郭人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