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性骚扰 · 旁观者行动指南

2017-10-10 灵肉学博士 女权之声

To 帮 or not to 帮, that’s a question.


性骚扰滋生于冷漠的土壤里,我们都可能成为性骚扰事件的受害者,但更可能成为性骚扰事件的旁观者。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热线服务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有84%的女性遭受过不同形式的性骚扰,其中受骚扰最多的是30岁以下的未婚女性。


陌生异性的身体触碰是中国公共场所中最常见的性骚扰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显示,70%的被访者曾在公共场所被陌生的异性抚摸。


而你,真的想做那个推波助澜的人吗?



作为一个旁观者,

你目睹了性骚扰,帮还是不帮?


那么问题来了,你突然看见咸猪手伸向一位陌生的姑娘,帮还是不帮?


“还是帮了吧?”

“还是不找事了吧?”

“还是帮吧但是要怎么帮啊……”


等你内心挣扎完所有的OS,地铁到站了,咸猪手逃之夭夭,留下一个愤怒又无助的姑娘和一个懵逼又悔恨的你。


“就算我想帮,估计也帮不上多少吧”,你劝自己。


但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看看两则近期的新闻。


第一则,来自丧病指数五颗星,震惊全国的北京公交割喉案:


7月17日,北京通州582路公交车上,一名女乘客遭男子持刀刺伤。见义勇为者杨先生告诉记者,被捅女子在公交上称被男子猥亵,拍照要报警,男子辩解不成,遂持刀行凶,先是捂嘴抹脖,然后连刺三四刀。


其中有一个细节是这样的,当女乘客指责男子行为不轨时,车上的另一位女乘客并没有当回事,反而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劝说着:都上班呢跟他较劲干什么?

 

另一则发生于8月1日的武汉。上午8时左右,一辆552路公交车从汉口到了徐东,一年轻男子掏出手机,偷拍旁边女乘客的胸部,其他乘客发现后及时提醒,该男子见形迹败露,往车门逃跑,女乘客将其死死抓住,在司机和好心乘客的帮助下,将男子控制并扭送警方,正能量指数五颗星。

 

看出区别了吧?不同态度的旁观者可能就改变了事件的走向。所以,当你在公共场合目睹了一起性骚扰时,你要知道,这件事和你是有关的。不要抱有“反正那么多人,我不帮也会有别人帮”的从众心理,正是这种想法才导致人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受害者孤立无援,罪犯更加嚣张。


所以,如果你目睹了一起性骚扰,作为旁观者,应该怎么帮?




你是一个目睹了

全部案发经过的旁观者


看见姑娘被摸,看见姑娘争吵,作为目睹事件全过程的你,此时一定要明白眼前刚刚发生的一幕叫做“性骚扰,要维权”


如果你选择挺身而出,那么你具备了以下几个功能:


1.给受暴者支持 

2.震慑施暴者 

3.成为活生生的人证。


一些施暴者之所以敢于下手,就是看中了一些独自出行的女性孤立无援的特点。他们会专挑看似不敢反抗的软柿子捏,并且就算她反抗了,也很可能出现“叫破了喉咙也没人帮你,更不会有人信你”的局面。所以,旁观者站出来给受暴者以支持本身就能威慑施暴者。


你无须担心自己没有记录犯罪证据,好像无法指控施暴者。因为在性别暴力案件中,虽然人证的作用小于物证,但仍然有被采信的可能。


因此,勇敢地把自己看到的一切都说出来吧!



你是一个听见争吵

而关注事件的旁观者


你听见姑娘说,“你手放哪里了,你为什么摸我?”


这是一种更常见的情况:你并没有目睹性骚扰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但你听到一个姑娘在指责另一个人“非礼她”。


这种情况的重点在于“我是否应该相信她”以及“我没看到发生了什么,那我是否有立场站出来”。


我们这个社会充满着对性的禁忌和由其延伸的“荡妇羞耻”,对于一名女性而言,敢于在公共场合做出与性有关的指控本身就是一件亟需勇气的事,因此从概率的角度上讲,女性诬告另一个人“非礼我”的可能性是极低的。所以如果当你看到一个女生用“性骚扰”指控另一个人,请相信她。


那么如果“我没看到发生了什么,那我是否有立场站出来”呢?当然有。如上分析,这件事真实发生的概率已经达到99.99%以上,你站出来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对受害者最大的心理支持和对施暴者的震慑。


站出来之后可以做什么呢?你可以协助报警,先隔离两个人,避免进一步的肢体冲突;并在警察到来前稳定犯罪嫌疑人,不让其轻易逃脱。



你是一个看见性骚扰的旁观者,

但姑娘没有发声


如果连你这个旁观者都看出了性骚扰的行为,而当事人却毫无反应,此时存在两种可能性:


1.当事人特别怂,不敢反抗。


不要奇怪,这是非常常见的。施暴者往往会找独身的女性下手,因为她当时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反抗,又难以判断周围的人是否会帮助她。受害者可能过于害怕,或困于对性的羞耻感不敢声张。


2.这位涉世未深、神经大条的姑娘根本没发现自己被性骚扰了。


这也并不少见。尤其是在早晚高峰人挤人的公共交通上,分辨究竟是车厢太挤还是自己碰到了“顶族”,对一个没有经验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时的你可以采取一些非常微妙的方法施以援手。比如主动搭讪当事人,用身体隔离开她和施暴者,比如主动与对方换位子。如果没有勇气上前也没有关系,默默地把看到的一切用手机记录下来,是旁观者在干预性骚扰事件上可以发挥的重大作用(这个在后面会讲到)。



上班途中,介入可能会迟到,

要怎么办?


许多公共场所的性骚扰都发生在拥挤的公共交通上,很可能恰好是上下班高峰期,于是旁观者们常常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上前干预要花时间,报警等警察来要花时间,可能还要跟警察去做笔录也要花时间。这么一折腾,可能一上午就没了,客户还在等着,文书还没写完,如何跟领导交代?


此时,默默拍照拍视频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待到警方调查时呈上证据,深藏功与名。


性骚扰事件中,总有些人会说“干脆息事宁人,也不是多大点事儿”,但从北京公交被刺案我们可以看出,息事宁人会给性骚扰维权留下多大的安全隐患。


那么当我们遇到这种“拉偏架、理客中”要怎么办呢?


如果亲爱的你口才甚好,你可以回怼过去“这特么要是发生在你女性亲戚身上你也算了呗?”


不过,要注意的是,与其他路人争吵容易转移大家的注意力,给施暴者可乘之机。因此更建议大家不要理会那些“息事宁人”的声音让它们消散在空气里吧。


当施暴者反问“你多管什么闲事,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又该怎么处理?


同样,无视。在事发当下,当事人双方一般都会处于恼羞成怒的状态,言语的针锋相对往往会使事态升级并授人以柄,对受害者和旁观者自身都不利。因此,建议不要理会施暴者的指责,如果需要交流,只要与受害者和警方交流即可。



事后,我可以怎么做?


生活中我们还可能遇到其他非常“没头没尾”的情况。比如发现时施暴者已经动手了,还未确认事件属性自己就到站需要匆匆离开了,我们不知道受害人最终有没有发声,也不知道施暴者有没有受到严惩。但我们不希望放过一起性骚扰,又能如何出力呢?


让我们共同发起一个#我疑似目睹了一起性骚扰#的话题吧!玩微博的朋友们,请把当时自己看到的一幕拍下来,简单地介绍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经过,并带上这个tag发布出来。这样如果受害者在网络上寻求帮助,第一时间就可以搜索到这个信息,找到支持自己的证据。


可能有人会问,在这种情况下拍摄他人的照片发布出来,是侵犯了他人的个人隐私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9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因此,如果不是利用他人肖像营利,就不构成侵犯肖像权。


未经他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照片,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但是,如果这个性骚扰行为发生在公共场所,且性骚扰行为本身,轻则扰乱社会公共秩序,重则触犯刑法,无论如何,都不能完全被视为个人隐私。


但在发布的过程中,希望各位勇敢助人的宝宝多花两分钟时间,对事件的相关当事人,以及无关的路人都做一下马赛克处理避免纠纷。



To 帮 or not to 帮, 帮!!



/ 文内插图来自插画师Cecile Dormeau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Master4Her




微信最具影响力女权公号

回复关键词,获取精选资讯

高跟鞋| 反逼婚 | 直男癌| 乳头 | 女歌

女权ABC | 腋毛 | 女足 | 同性婚姻 | 女博士

性骚扰 | 荡妇羞辱 | 家务 | 冻卵 | 性工作 | 男孩危机

校园霸凌 | 妇女节 | 二胎 | 月经 | 剩女 | 防狼手册 | 同工同酬


微信号:genderinchina

邮箱:womenvoicechina@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