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荐 | 林雪萍:《工业软件简史》

达美盛 2023-08-0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新书推荐


林雪萍老师的新书《工业软件简史》已正式发行,小编诚挚推荐大家阅读、学习!在文中,您将看到国内外工业软件发展的背景及历程,看到国产工业软件的沉沉浮浮及发展前景,看到赛道上不断涌现的中国挑战者,看到包括达美盛在内的走国产自主化道路的企业……还有更多精彩等待大家去书中发现,文末有惊喜哟!


工业软件简史

——林雪萍


内容简介


空气没有形态,却对生命不可或缺。对于制造业来说,工业软件恰如空气,无形、无界、泛在且至关重要。本书以工业软件重要的三类工具软件CAD、CAE和EDA为重点,兼述千差万别的行业工业软件,展现工业软件的发展逻辑,以及工业软件与制造业相伴相生而少为人知的独特形态。这里既有工程师创业家的英雄主义,也有资本的饕餮盛宴,以及政府精心设计的扶持体系,还有不露声色的企业用户反哺效应。


当前,工业软件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回归到它应有的战略位置。本书语言活泼灵动,视角独具一格,以故事化的叙事体系,全方位解析工业软件及其发展特点。它提供了一个俯瞰万山众相的角度,适合所有关注工业软件和数字化制造的人阅读。



作者简介


林雪萍: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天津大学兼职教授、南山工业书院发起人。从事全球产业观察与企业技术战略研究,长期跟踪全球先进制造、制造创新模式和数字化转型。已编著《灰度创新:无边界制造》《美国制造创新研究院解读》《智能制造术语解读》《工业互联网创新之路》等图书,并在《哈佛商业评论》《瞭望周刊》发表多篇文章。主持深耕智能制造的微信公众号“知识自动化”和面向工业观察的微博头条“南山林雪萍”。



名人推荐



杨华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本书详细而宽广的视角,填补了国内对于工业软件认识的空白,对于启发各个层面的读者具有很大的意义。



王建民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教授、院长:

呈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工业软件)应用场景……有助于各个行业更好利用工业软件,充分推动数字化转型。



宁振波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原首席顾问:

中国工业和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面临着“缺芯少魂”的困境;其中,“芯”是集成电路,“魂”是工业软件。本书详尽描述国内外工业软件发展的背景和历程……分析中国工业软件不强的原因……设计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关工业软件的佳作。



前言


工业软件,是令人迷惑的一种产品。它既不像一般工业品,有着巨大的产值、有形的形态和清晰可见的投资回报率;也不像常规的软件,熟悉计算机语言和业务逻辑就可以编程运行。工业软件之于软件而言,就像老虎属于猫科,但此虎非彼猫。


当前工业软件,正处于一种让国民焦灼的状态。但工业软件的边界并不容易说清楚。如果说只要用在工业领域的软件就算工业软件,那么它的范畴就比较大。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20年,中国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2758亿元,占信息服务行业比重为27.9%。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1974亿元。实际上,这个范畴仍然比较宽泛。工业软件的定义过于宽泛,容易导致无法把有限资源,很好地聚焦在当下最需要攻坚的地方。


笔者习惯于将工业软件分为工业物理学软件和工业管理学软件。后者诸如企业资源管理(ERP)软件、供应链管理(SCM)软件之类,其实并不是工业软件攻坚的重点。前者以研发工具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电子自动化设计(EDA)软件或者流程模拟软件等为主,这些才是真正的硬骨头。只有将工业软件的定义聚焦到真正的工业内核上,工业软件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国内经常有信息技术企业排行榜,Top10公司中往往有制造业的华为、海尔、中兴、浪潮和海信。这类制造业企业的软件,基本都是嵌入式软件。没有这些软件,硬件就无法工作。但这些软件,其实跟日常所担忧的卡脖子软件关系并不大,也不是本书关心的范畴。能够独立服务制造业的研制类工业软件,才是中国最需要突破的地方。


工业软件是制造行业的基石。它是一种支点产业,产值很小,跟“高大上”无关。或者说,它不高(不可见)、不大(无产值),也不上脸(隐藏在最底层)。以国内当前最受关注的卡脖子芯片行业为例。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近5000亿美元,往上,支撑起数万亿美元的电子设备,并进一步支撑起几十万亿美元的数字经济市场;往下,它需要500亿美元产值的半导体生产设备来支撑;再往下,才会看到一个100多亿美元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若没有这种软件,芯片支撑的世界,就成了一个沙塑宫殿。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很多。例如仿真CAE软件,就是这样一个奇特行业。中国每年的CAE软件市场可能只有几十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能不能成为一个“行业”都难说。在这个领域,一家企业能有几千万元的收入,就是优等生。CAE软件的类别众多,各行各业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就像是大自然丰富多样的物种。在每一个狭窄的缝隙里都会长出CAE软件,比如,挖掘机挖斗里滚动的泥块或者制药颗粒的成型,都在用一种叫做散料仿真的软件模拟。


作为一种工业品形态,中国工业软件呈现了五个令人难堪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难、冷、穷、小、重。


难,攻关不易。工业化沉淀留下了无数的深坑。只有扔进去钱、知识和人才,才能填满它。就通用CAE软件而言,国内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正面挑战行业全球领先者。这些领头羊的工业软件,早在电气化开启的时代,就开始与工业界共同不懈探索。大量的工业化知识,沉淀在这些工业软件之中。这是自主工业软件难以攻克之处。


穷,没有钱。中国制造业用户,长期未能认识到软件的知识价值,“重硬轻软”成为一种压倒性的潜意识。这其实也是制造业进化的一种幼稚症。在荷兰光刻机厂商阿斯麦在发展初期,市场被尼康和佳能统治。芯片代工厂台积电由于工厂失火,日本设备一时供应不上,就转向阿斯麦。阿斯麦光刻机一向是硬件和软件兼顾,但在这个时候,它突然发现,亚洲的客户除了愿意购买机器设备,并不想为软件付费,也不想为软件升级而付费。这样的场景,至今仍然存在。


冷,冷清的行业。这个行业严重缺血。大学生人才的培养,已经基本断档。对于CAE软件、CAD软件、EDA软件等,绝大部分高校里没有相关学科。现有的从业者,则往往被互联网行业轻松挖走。


小,市场之小,几乎不可见。全球芯片约有5000亿美元的市场,但支撑芯片设计的软件可能只有上百亿美元的市场。


最后是“重”,小尖工业软件,大国重器担当。如果没有工业软件,很多设计、研发、运行都会停摆。工业软件其实是无法分类的。如果硬要给它分类,那不妨把它列入国民经济。这表明了它的重要性。工业运行的逻辑,归根结底是知识结晶。这些知识结晶的最大容器,就是工业软件。抽掉工业软件,整个制造业将分崩离析。


本书意在还原工业软件这种特殊工业品的面貌。第一章按类别描述了工业软件,大致按照从工厂建造开始,到设计研发,到制造,再到运行维护的线索。


第二章从行业角度出发,向人们提醒,工业软件其实是行业知识的集大成者。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软件形态。


第三章探讨了国家创新生态的力量。工业软件最早往往是源自大学和科研院所,这是自然科学原理的一种自发性外溢;之后,需要很好的衔接机制,才能最终成为商业化产品。工业软件的强弱,体现了国家创新生态的建设能力。国家制造业强,则软件强。反之亦然。从这个意义来说,工业软件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知识沉淀的总和。经历近几十年大量跨国软件并购,工业软件已经发展成为吸收全球工程师知识的强力吸盘。大量复杂、精细的工业知识,越来越紧密地被编码化。


第四章和第五章探讨了最常见的三种工业软件的起源和发展经历。这些软件成长的历史,是一口口池塘里发生的故事。各种小鱼,如何适应时代的水温,通过商业和资本的手段,最后一统江湖。大鱼吃小鱼,是最常见的剧情。小鱼层出不穷,则是另外一段精彩。


第六章描述了中国三种工业软件曾经的辉煌和失落,以及准备重新崛起的故事。中国工业软件当下热浪汹涌,炙手可热,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然而,在这波热浪之前,有一个漫长、冷清的前夜。


最后一章简单描述了工业软件的发展未来。从过去发展历程来看,工业软件跟计算机的发展在不少节点上是重合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PC机和Windows来临的时候,是许多工业软件的分水岭。然而,互联网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明它对工业软件的进化而言是一种颠覆性力量;当下的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尚不确定是否会成为工业软件发展的另外一个分水岭。它会是强者更强的工具,还是初生力量翻盘的一次机会?也许我们正在这个进程的裹挟之中,它的结果需要再过十年才能做评价。


工业软件正在进化成平台。大型工业软件商,在把收购的软件品牌,从用锁链铰接的漏洞百出的连营,逐渐发展成无缝一体化的战车。原来单一的软件形态,已经不复存在。观察工业软件的形态,现在或许是最佳的窗口期。你有机会看到一只蚕蛹在蜕变成蝶,世界的本源在向你敞开。一旦化蛹成蝶,将只留美丽身影,再也无法溯源。认清事物本质的窗口,几乎完全关闭。


制造业对待工业软件的态度,就像是青春爱情故事。没有阅历,往往很难珍惜。工业化只有发展到一定的成熟度,才能发现工业软件的妙处。而且两者越来越密不可分。


工业软件,一直是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以及数字化转型必不可少的武器。但本书刻意避开了这些顶层概念,而下沉到工具本身。目的是为了返璞归真,还原真实工业世界。在这里,朴素工业主义才是最需要静心恪守的。这种聚焦,应该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进军所必需的一种定力。中国制造要强大,工业软件非强不可。好消息是,2019年以来,工业软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门类。各种资本蜂拥而至,过去的粗茶淡饭现在换成了海鲜满桌。这是令人欣喜的现象。中国工业软件吃苦流泪多年,现在终于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中国制造挺身一跃的关键节点。时代的指针,已经指向此刻。


最后要提的是,工业软件的殿堂宽广、深邃,笔者只是一个匆匆而来、进门看了几眼就想发表议论的急性子游客,对许多工业软件的知识尚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的地方有很多,经不起行业心细读者的推敲。工业软件术语众多,相关公司在并购过程中也反复更名,企业与产品名称时有重合,笔者也经常会混淆。此外,工业软件与行业密切相关,本书对于工具软件描述相对多一些,对于跟机器绑定在一起的软件,则涉及不多。另外,关于工业软件的描述一般专业性都很强,也导致生涩难懂。笔者遣词调句,尽量让文章呈现较强的故事性,容易阅读,但也因此降低了部分内容的科学严谨性。这些地方,还请读者海涵。如果还是觉得瑕疵太多,干脆就当成一本非写实的导引性材料。只要对工业软件留有一个大概的印象,顺便对工业软件多一丝敬畏,笔者也就心满意足。


林雪萍

于北京陶然亭公园


——————————


关于林雪萍老师的新书就介绍到这里啦,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阅读全本哦!


点此购买:

工业软件简史

——林雪萍

立即购买


PS.留言有奖!参与留言讨论将有机会获得同款书籍哦,小编欢迎大家来参加呀~



活动规则

关注达美盛公众号,本文留言区分享您对工业软件的想法或谈谈您对本书的见解和看法,点👍前10名的用户将获得本文同款书籍哦!

活动时间:11月24日—11月26日;

点👍前10名赠送:《工业软件简史》一本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达美盛所有




END


推荐阅读

eZWalker Review V5.6.3版本发布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