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雷火速度!华东师大二十余位心理学教师合著新书上线


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二十三位教师共同编写的《疫路心防——用温暖照亮前方》(ISBN:978-7-5444-9763-3),昨天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采用全彩印刷,电子版可免费下载。

 

作者团队:

郝 宁 崔丽娟 席居哲 段锦云

李 林 李 凌 李世佳 陆静怡

马伟军 汪晨波 王继堃 王 青

王一集 姚 琦 严 超 严文华

张 亚 张 麒 庄 瑜 曹 悻

董 镕 潘晓红 杨 莹

 

本书《疫路心防——用温暖照亮前方》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专家教授及多位学生凝聚智慧的合力之作,分为“疫情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来自心理学的应对之策”“疫情带来的心理学思考”三个部分。


▲图书目录

▲手绘系列






雷火速度!新书上线背后的故事



从第一篇科普文在公众号发布到新书上线,仅用了三周时间,这在抗“疫”的特殊时期,堪称是“雷火速度”。这本书的背后,承载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师生们教学相长的育人传统和强烈的担当精神。



写科普文、开通热线,向大众提供专业心理防疫服务


该书收录的所有文章均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专业教师针对特殊时期的大众心理需要的“实时”原创。疫情发生后,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微信公众号自1月24日起,每日推送1篇由该学院在应用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咨询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撰写的心理危机干预科普文章,围绕疫情防控的心理援助和心理学知识科普,面向青少年、成人、老年人等不同群体,支招如何构筑疫情防控的“心理防线”。

同时,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在第一时间组织9位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包括1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联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面向全社会开通了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热线,对在疫情中产生心理危机的人们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为稳定大众心态注入“强心剂”。专家轮流值班,在热线端向公众提供专业的疫情防控期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支持。


▲央视新闻相关报道




走进直播间,开展线上“团体辅导”和互动咨询


在文章推出同时,作者们也上线“华东师范大学新冠疫情心理援助网络平台”,化身直播主持人,将科普知识通过直播的形式向公众传播,并及时与网友互动,解答网友们的心理困惑,真正做到将科学研究应用到社会服务中。


新民网专访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服务更大范围的社会大众,1月31日,心理与认知科学院正式上线“新冠疫情心理援助”网络平台,面向全社会开放,通过QQ直播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解答公众普遍存在的困惑和心理问题。


积极响应心理与认知科学院党委的号召,该院22名专业教师积极报名参与网络直播,86位师生志愿者发挥专业所长,全力投入平台运作,承担起值班主播、平台助理、网络平台数据统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等工作。据了解,志愿者队伍中59.3%为党员。


“该平台致力于解决受众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在平台运行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公众目前更渴求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科学常识、缓解恐惧焦虑等情绪的自我调节技术等,而非需要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所以我们采取团体辅导的方式,覆盖了更多受众,扩大了受益群体范围。对于情况比较特殊,需要一对一咨询的受众,我们会推荐其拨打心理热线等途径,对其进行心理援助。”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院副院长郝宁教授介绍说。


“疫情下,我们都在努力做好卫生防护,但大家也应该注意到,恐惧和焦虑的蔓延更容易拖垮我们,心理防护的‘定心丸’不可少!”应用心理学专业研二学生周恺悦是直播节目的轮班主持人之一,她表示,“随着疫情的发展,网络上各种‘贩卖焦虑’的信息越来越多,我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恐惧比疫情传递的更快’,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想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为对抗疫情尽一份力。


网络平台每日设上、下午两场团体心理辅导,每场为3小时,一次可针对200位网友;每一时段都设有1位学生主持人和1位专业教师;共分3个板块,开始1小时,专业教师进行防疫时期的心理知识普及,之后1小时为教师与听众的直播互动,最后1小时为直播互动和群内咨询解答。


王云汐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与其他13名同学一起,负责本次“新冠疫情心理援助”网络平台的网管工作。她表示,作为工作人员,自己也是受益听众之一,“在工作过程中,听了老师们关于减少焦虑、增加心理弹性的讲解,心态平和了很多,学到了放松心情的方法,也对疫情当前的生活增加了希望感。”据王云汐介绍,网管团队的14名学生志愿者中,有13名是党员,其中3位还是学生党支部书记。


据统计,截至2月5日,已有累计1000余位网友登录平台,日均170余人接受辅导、参与在线交流。由王锋主讲的“倾听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老年人心声”、潘晓红主讲的“如何与科学地与孩子谈论传染病——不把恐惧和焦虑传给孩子”、席居哲教授主讲的“如何做好新冠疫情心理防护”、张亚副教授主讲的“适度焦虑 避免恐慌——疫情下的应激心理反应”等直播节目,均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互动。


从一份写得密密麻麻的“周排班表”可见,“新冠疫情心理援助”网络平台需要大量的幕后工作,人员管理、技术支持、专家后援、咨询助理、前期备课等。为了打造更具实效性的专业服务平台,心理学院的师生志愿者们养成了每天在微信群里开总结会的习惯,通过交流互学,共同提升平台服务质量和水平。




坚持“日更”手绘,推广疫情防控心理知识


本书还收录了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师生共同策划的10组防疫心理文创漫画,通过漫画形式向大众普及了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对策,也基于博物馆、故事、音乐、电影等特定媒介中的心理学意义给予疫情以启示。从文创主题选定、文稿撰写、图案匹配,师生通力合作,连续10天推出10组有心理学特色的文创漫画作品,是特殊时期的教学相长。


最新更新的手绘系列,是在美访学的华东师大教师王青副教授在路边咖啡店,用纸笔绘就的作品。从小就爱画漫画的她说:“学院同事都这么用心地写文章、直播咨询,我也想做点什么,就想到了用这样的轻松幽默的方式传递心理小知识。”


▲连续10天推出10组有心理学特色的文创漫画作品


喻里雯是该学院的一名大二本科生,也是手绘团队的成员之一。她认为,采用手绘+文字这样直观易懂的表达方式,可以将复杂的心理学知识更有效地普及给大众,“我们希望能帮助受众了解恐慌的源头,从而克服恐慌。了解事情本质,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这次平台志愿者工作,对于同学们来说是学用结合的好机会。同学们通过参与各项工作,把平时所学的心理咨询知识,用到了具体的心理咨询实践当中,同时,增强了自己的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学院大家庭的归属感。”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庄瑜说。以专业力量履行社会责任,华东师大师生志愿者们正主动作为,投身抗疫工作中,展现了华东师大心理学人在面对危难时的使命和担当。




本书中的科普文章与文创系列,在公众号的推送过程中,分别被央视新闻、伴公汀等媒体平台报道,每篇平均阅读近万次,被转载到不同公众号平台近40次。本书得到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为了让人们尽快读到这本书,他们加派人手,一周内完成编辑、校对等逐项出版工作。电子版可免费下载,纸质书会在一周后印出。

《疫路心防——用温暖照亮前方》

请识别上方二维码开始阅读


来源 | 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采写 | 符哲琦
视频来源 | 央视新闻 新民网
编辑 | 李静姝
更多阅读:
华东师大,今天和你“云见面”!
华东师大学子河南乡村防疫一线见闻
华东师大战疫队伍的“流量明星”是TA !
国际伙伴声援:我们的心与华东师大同在!
人民日报点赞!华东师大选调生转战多岗抗“疫”路
硬核保障!华东师大后勤全力战“疫”,每一个平凡岗位都不平凡


焦虑心慌想出门?读书可治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