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东师大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热烈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天,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恰逢华东师范大学建校71周年的校庆日。

对全体师生而言,这个校庆日,

无疑是令人振奋、意义非凡的,

是双重喜悦,更是双重激励!




东方卫视 二十大专讯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举行,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华东师大师生或在各会议室、办公室、实验室等公共空间,或在宿舍、家中收看开幕会盛况,一些院系党组织通过开设网络会议室集中收看,关注热议总书记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梅兵  今天,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恰逢华东师范大学建校71周年的校庆日。对全体师生而言,这个校庆日令人振奋、意义非凡,是双重喜悦,更是双重激励。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列出,把教育、科技、人才提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地位。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深入实施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华东师大能做出怎样的独特贡献,是摆在全体师生面前的重要课题。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发令枪”已经打响,面向未来,我们要保持“四个不动摇”的战略定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不动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动摇,抢抓下一个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战略关键期,以奋力争先、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以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为实现“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做出华东师大新的更大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钱旭红  今天,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同志系统总结了过去十年的伟大成就,提出了未来的崇高使命任务。

过去,华东师大以推进“卓越育人”和“卓越学术”为抓手,坚持“唯卓越方可立足”,深入开展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办学质量、社会声誉和业内影响逐步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前置在高质量发展之后,以独立的大点提出,体现了高度重视,同时也彰显教育、科技、人才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华东师大正在建设成为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所以将继续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探索新路,同时将以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为荣誉和使命,谋划布局解决制约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积极服务于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贡献智慧与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朱军文  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十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规模持续增长,队伍结构快速优化,一支“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见证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这十年。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新时代同行,是时代发展缩影。学校承担的国家级哲学社会研究从2012年66项增长到了2021年的119项,增长了80%;年出版专著从2012年84本增长到2021年的155本,增长了85%;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年发表论文从2012年100篇增长到了2021年的652篇,增长了6倍,在国际上讲述中国发展故事的能力大幅度提升。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启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金色时代。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伟大的实践,必将孕育出重大的原创性成果。以我国实际为起点,出原创性成果,讲新时代故事,长中国人信心,推动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每一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 杨海波 作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后,备受鼓舞,充满信心。新时代10年以来,在科技领域,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我国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科技工作者要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值此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华东师大将继续践行《卓越学术纲要》,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学术卓越,推动我校理工科科研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 俞虹 新时代的十年里,华东师大青年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勇挑重担、建功立业。作为高校共青团,我们将继续牢牢把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扛起并扛好时代大旗,不负国家和人民的嘱托和期望,立志成为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新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 房建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将一如既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发展”。聚焦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以“世界一流、国内领先、不可替代”为标准,努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持续推进卓越育人,深入开展“未来教育的引领者”养成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党远鸿 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胸怀“国之大者”,凝聚生命科学学院师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勇担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打造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及卓越型人才培养基地,不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城市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统计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教授 周迎春  作为高校的一名教学科研工作者和基层党务工作者,在感到兴奋和自豪的同时,深感责任重大。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最关键的要素之一是核心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近几十年来虽然科技进步很快,但在当今世界局势动荡之际,仍面临不少“卡脖子”难题。准确识别问题、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戮力同心、攻坚克难是我们这代科研工作者肩负的重要使命。同时,我们要秉持教育者初心,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精神导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社会、为民族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这次党代会以后,我们要更加砥砺前行,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每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党史党建专家 齐卫平 党的二十大在党和人民热切期盼和世界注目下胜利召开,体现人们对百年大党再出发决心的关注,对强起来的中国新时代新征程谱写新篇章走向的观察。深刻认识这次大会召开的特殊意义,必须把党中央科学谋划、战略决策和行动部署置于宽阔视野下进行审视。党的二十大作出的科学谋划,对中国来说具有“三个事关”的重大意义,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世界来说也有“三个事关”的重大意义,即事关世界政治秩序和格局的重塑,事关全球治理攻关难题的破解,事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党的二十大庄严宣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对未来奋斗之路的立场坚守、方向引领、定力把握的明确表达。习近平同志作的报告言简意赅,传递出一系列重要信息,给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极大的振奋,极大地增强了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凝聚起14亿人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了强大动力。


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研究团队“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团队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李政涛 党的二十大,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关键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做了一份关键报告,揭示了一条关键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听了报告以后,我们对这条“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往哪里走,怎么走和谁领着走等根本问题,都有了更加完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极大增强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的勇气和信心。作为在华东师大,且来自教育学的全国“黄大年式教师研究团队”之一,我们将继续以“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方式,通过积极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培育“中国式教师团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做出独特和不可替代的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柯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改革的宏观规划和长远谋划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振奋人心。首先,明显提升了教育在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大会报告以“科教兴国战略”为统领概念,把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力量,与科技、人才放在一起论述,位置靠前、分量加重,清楚地向全党全国人民宣示,教育不仅是民生,它也是“国计”。其次,“一张蓝图绘到底”,二十大报告深化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教育强国战略,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与之前的“穷国办教育”不一样,它有很多新的理论问题、战略问题、战术问题需要研究,教育研究者特别是教育智库迎来了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的历史机会。最后,在党的大会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新的国际竞争规则,日益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竞争中的“非对称”战略重要性。为国家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代表国家参与最前沿的国际竞争,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培养普通人才也不一样,它需要有新的理念、理论、制度和方法,华东师大在这方面有很强的研究和实践基础,可以也应该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徐国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党的经济目标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强国。实现这一目标,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职业教育。华东师大职业技术教育学科一直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承担职业教育发展使命。新目标为我校职教学科提出了新命题,要抓住这一重大历史契机,走本土创新道路,通过扎实的理论研究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撑。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政课教师 闫方洁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郑重地向世界宣告了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人类历史上最宏大、最独特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斗争态势更为复杂。伟大的实践创新呼唤伟大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理论成果,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是照亮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指明灯。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我们要不负时代、做心怀国之大者,就要自觉承担研究好、阐释好新思想的历史使命。要在课堂内外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方式,尝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用大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用心、用力、用情讲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故事,用新思想武装青年的头脑、坚定青年的信仰,引领青年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增强政治定力,提升实践能力,发挥历史主动,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


2022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刘一清  党的二十大报告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凝聚了亿万中国人之心、铸就了中华民族之骨、提炼了中华民族之魂、建立了中国人民之自信,正带领全体国人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建设日新月异的国家、稳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历程,让中国强起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持续做好“ICT顶尖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党和国家培养输送更多ICT行业顶尖工程师。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更要勇于担当、为国分忧,勇攀科学高峰,乘势而上突破卡脖子技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叶海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国科技大步迈进、科技实力迅速提升,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国家的非凡十年,也是我的“非凡”十年。十年前,我在海外留学学习合成生物学技术。此后留学归来,在国家和学校的人才政策支持下,我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在医学合成生物学领域不断深耕,开拓智能活体药物这一国际领先生物技术。十年来,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蓬勃发展,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决心与魄力。科研无止境,我们科研工作者要继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医学合成生物学”行业,建立产学研用创新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取得更多“0到1”的原创性、引领性成果,为国家、为人民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我将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增强自己在医学合成生物学领域原始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努力培养更多的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夏建阳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令我感同身受。报告中提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思想。目前,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世界各国纷纷重视生态系统的野外调查、控制实验和理论模型发展。我国生态学领域也空前团结努力,积极融入国际合作和引领学科前沿,为青年人创造了充满机遇的时代。华东师大几代生态学者在常绿阔叶林、河口湿地、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长期坚守、埋头苦干,不断为我国培育生态学人才。作为一名生态学研究人员,我深感任重道远,只有直面难题、求真务实,才能为推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 朱文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干成了三件大事,完成脱贫攻坚历史任务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亲身经历、为之奋斗;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未来乡村振兴事业中,我们依然任重道远。当前,寻甸县正在更深层次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华东师大派驻寻甸县的挂职干部,有幸与寻甸县共奋斗、共成长、共创造,我们努力将学校发展与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相融合,进一步把和寻甸县的帮扶合作做好、做精、做深。我们将立足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惠民生,暖民心为立足点,逐步形成深度融合、特色鲜明、卓有成效的“大帮扶”工作格局,继续强基础、抢先机、重培育,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在乡村教育发展、乡村治理体系构建、产业创新迭代等方面贡献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推动寻甸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华东师范大学援疆教师、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张永 今年春,我赴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发展规划处工作,在今天上午以线上方式收看了二十大现场直播。作为一名援疆教师,将认真学习领会二十大会议精神,维护好民族团结,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民族教育工作多做贡献,在本职工作中努力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指导教师团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这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华东师大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团队将进一步增强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主动,继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秉承华东师大物理人“做干净物理,做踏实物理”的优良传统,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在学习中成长,在奋斗中收获,为积极探索物理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科技生力军培养质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不懈奋斗!


华东师范大学2021级汉语言文学(优师)专业 陈冰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并提出要建设重要人才中心。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新的使命召唤新的担当,作为新时代教师群体,也是优师计划的一员,要不断增强自己责任意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扎根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用自己的奋斗为人才培养添砖加瓦。


华东师范大学2020级英语(师范)专业 金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作为师范生,我深深感受到了肩上重任。我们要在拔节孕穗期打磨自己,自觉担当,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谨记“人民教师”的光荣身份,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言传身教立德树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新征程上,我们中国青年更需要凝心聚力,牢牢把握命运与时代的关系,让青春在祖国大地上闪闪发光,争做“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华东师范大学2020级地理科学(师范)专业 李筱敏 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了十年间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这十年,我也从一名中学生成长为一名大学生,亲历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历程,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更高水平,教育公平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日益浓厚。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作为新时代的未来人民教师,我深感责任之重,惟有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本领,努力成为传播知识和思想、塑造灵魂和生命的新时代教师,在三尺讲台上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议整理|程涛 陈春常 王佳宁
文字统筹|董盈盈编辑|吴潇岚
更多阅读

双重喜悦 双重激励!华东师大师生热切关注党的二十大开幕


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⑤ :双向奔赴


上海纽约大学10岁,生日快乐!


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④:前进!上纽大


明天开幕!华东师大71周年校庆特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