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东师大全国基地,+1!


中国科协发布关于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华东师大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城市生态重点实验室”)经中国生态学学会推荐,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此前,华东师大生命科学科普基地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华东师大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





作为上海市科委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建的研究基地,城市生态重点实验室一直秉承“科研、科教、科普”三科并举理念,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教学优势开展科学普及,形成了生态文明理念“大科普”、生态环境知识“小科普”相结合的特色科普模式。
生态文明理念“大科普”主要通过党校、各级干部培训班等校外平台,宣讲生态文明思想,解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生态环境知识“小科普”则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生态环境知识和科技成果的普及,培育创新思维,弘扬科学精神。

开展丰富的科普实践和自然教育


多年来,城市生态重点实验室积极响应全国大型主题科普活动的举办,在全国科技周、上海科技节,以及世界环境日、世界海洋日、世界生物多样性日等主题日期间,组织生态环境主题讲座,利用野外基地开展丰富的科普实践和自然教育。

ı 实验室参观
ı 学校生态岛自然植被观察

ı 鹦鹉洲湿地野外实践


实验室陈雪初教授牵头开设的“农林水乡”主题自然课堂,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青少年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内容广受公众喜爱。

ı “农林水乡”主题自然课程

实验室凭借活动期间的精心组织和策划获得2017年全国科技周优秀组织奖和2019年“上海科技节先进集体”称号。

科研成果的多途径传播


城市生态重点实验室注重高品质原创科普资源的开发与科研成果的多途径传播。
实验室张勇副教授开设的《环境问题观察》慕课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社会实践课程,举办20多场线下活动,为1000多名师生提供科普服务,参与编写的全国首套《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中学、小学、幼儿园)》成为“网红教材”;

ı 《环境问题观察》慕课线下活动
ı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中学、小学、幼儿园)》

刘文亮副研究员作为科学顾问、联合制品人参与拍摄WWF《水的旅程》第三季、CCTV-10《地理·中国》沙洲寻奇等高品质纪录片;
达良俊教授多次受邀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主流媒体专访,向社会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展示生态保护的实践成果。

ı 《解放日报》整版刊登达良俊教授的专访

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机制


与此同时,城市生态重点实验室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学科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机制。
2021年,依托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与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开设徐汇区光启青少年创新教育基地生态环境班,在此基础上,实验室邓泓副教授获批2022年上海市科普专项——华东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站,通过“工作站+实践站”高校与中学/少科站联动的运行管理模式培养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

ı 徐汇区光启青少年创新教育基地签约仪式

ı 徐汇区光启青少年创新教育基地生态环境班


广泛深入的科普工作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2021年,城市生态重点实验室先后被认定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自然教育学校(基地)。
此次获评全国科普基地是对重点实验室多年来科普工作的再次肯定,也为今后的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和重点实验室将以此为契机,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科普工作新模式和新方法,积极组织更加丰富多元的科普活动,努力提高华东师大生态环境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图文、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科技处

编辑|吴潇岚


更多阅读

现在怎么办?华东师大送你十个“三字诀”


华东师大获千万元捐赠,用在这一关键领域!


《光明日报》整版聚焦华东师大!


全国头奖,上海唯一!华东师大学子获“双冠王”


别慌!口罩、抗原、服药,这份实用贴请照着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