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暑假,华东师大又有新发现!
超长暑假
华东师大科研团队
又有新发现
小编整理了今年6月-7月
部分科研成果
一起来看吧
物理科学领域
构建原位重构梯度空穴选择性异质结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的保秦烨课题组通过热诱导2,7-萘双(三氟甲磺酸酯)界面层分解,原位重构梯度空穴选择性异质结,在钙钛矿半导体薄膜的表面区域自发形成n/n-同质结,促进空穴提取, 增强内建电场,抑制电荷复合。这项工作强调了重构钙钛矿半导体表面电子结构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提高器件效率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新思路。
相关成果以In-SituReconstruction of Hole-Selective Perovskite Heterojunction with Graded Energetics Towards Highly Efficient and Stable Solar Cell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影响因子:27.8)上,保秦烨教授为通讯作者,研究生江升为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2300983
在层状氧化物中实现可逆的基于Na–O–Zn构型的晶格氧氧化还原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的李超研究员等人通过固体核磁共振和Zn K-edge EXAFS技术证实 Na2/3Mn0.7Zn0.3O2 正极材料在晶格氧氧化还原过程发生了不可逆的Zn2+迁移。
通过引入Ti4+至过渡金属层实现层内阳离子排布的有效调控,该工作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正极材料Na2/3Zn0.18Ti0.10Mn0.72O2(NZTMO),成功限制了Zn2+在晶格氧氧化还原过程中的迁移。结果,在Na2/3Zn0.18Ti0.10Mn0.72O2 中,晶格氧氧化还原的可逆性显著提高,并且循环时高压平台也很好地维持。该成果发表在材料/纳米领域主流期刊ACS Nano(Nature Index 期刊)上。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00913
开发出首个高导电p型非晶透明导电薄膜材料
透明导电薄膜(TCF)是光电子器件的核心组成部分,然而常见的TCF材料均为n型导电,高导电p型TCF长期以来面临无材料可用的困境,造成了光电器件结构与功能设计的局限。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杨长课题组与合作者成功解决了空穴传导性与透明性、柔性之间的两大物理矛盾,开发出了首个高导电p型非晶TCF材料,为光电子产业和未来“透明芯片”技术提供了必不可缺的关键电子材料。该工作发表于物理权威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jpclett.3c01072
化学材料领域
富锗双四元环诱导沸石孔道限域的亚纳米Pt团簇高效催化丙烷脱氢
华东师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吴鹏教授研究团队利用UTL型分子筛中特殊的富锗双四元环结构诱导锚定客体Pt,形成特异性限域在14元环孔道内的亚纳米Pt团簇,由此构筑的主客体双金属结构极大地提升了丙烷脱氢的催化性能,赋予了其高活性、高丙烯选择性和高耐久性,极具工业应用前景。
相关研究成果以Germanium-enriched double-fourmembered-ring units inducing zeolite-confined subnanometric Pt clusters for efficient propane dehydrogenation 为题于2023年6月12日在Nature Catalysis(最新影响因子:40.706)上在线发表。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9-023-00968-7
基于构象自适应成功构筑Pd₂L₄型超分子金属配位笼
阴离子超分子化学在化合物提取、催化、传感、运输、阴离子模板合成以及超分子自组装等多个领域存在广泛应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杨海波教授与史学亮教授团队近日在阴离子超分子化学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课题组利用具有构象自适应特性的二氢吩嗪配体与二价钯离子成功构筑了一类对卤素离子以及BF4−和NO3−等阴离子具有极强结合能力的Pd₂L₄型超分子金属配位笼,并实现了配位笼对碳卤键的活化断裂。该工作发表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Chem上。
原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hem/fulltext/S2451-9294(23)00326-1
生命科学领域
填补碱基编辑领域最后一块拼图
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李大力教授团队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上发表题为Adenine transversion editors enable precise, efficient A•T-to-C•G base editing in mammalian cells and embryo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报道了一系列新型腺嘌呤颠换编辑工具(AXBEs和ACBEs),并且证明了ACBEs在不同细胞系与小鼠胚胎中的高效性与精确性,其中产生的小鼠疾病模型(A>C平均效率44%-56%)等位基因突变高达100%。腺嘌呤颠换碱基编辑器AXBEs和ACBEs填补了填补碱基编辑领域最后一块拼图,为多元化的遗传操作和人类第二大类单核苷酸变异(SNVs)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工具。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3-01821-9
开发新型CAR-T细胞,突破实体瘤免疫屏障
嵌合抗原T细胞疗法(CAR-T)在治疗血液恶性肿瘤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实体瘤的应用中由于受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影响,导致CAR-T细胞浸润少、持久性较低以及杀伤功能弱,使得传统CAR-T对实体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杜冰教授和刘明耀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Molecular Therapy 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开发了一种新型共分泌LIGHT的CAR-T细胞,显著提升CAR-T细胞对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为实体肿瘤的CAR-T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25001623003726
揭示饥饿双向调控鱼类T细胞免疫的机制
短期饥饿可优化免疫系统。近日,生命科学学院杨嘉龙团队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饥饿双向调控鱼类T细胞免疫的机制。
研究发现,T细胞是罗非鱼免疫系统响应饥饿的主要应答者。长期饥饿触发强烈自噬,导致T细胞凋亡,损害了免疫稳态,使鱼类更易遭受感染。相反,短期饥饿通过轻度自噬维持免疫和能量平衡,不影响免疫稳态,提高T细胞激活、分化能力,增强抗感染免疫。而AMPK是鱼类感受饥饿、触发自噬、调控T细胞免疫的枢纽。可见,免疫与能量的权衡,代表了脊椎动物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应对饥饿的生存策略。
原文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018-023-04865-x
地球科学领域
同位素和模型揭示雪冰硝酸盐光解过程的主要机制和不确定性
硝酸盐是南极雪冰中主要的离子成分,可以指示大气氮循环过程和大气氧化能力。然而,硝酸盐沉积后光解影响了其冰芯记录的准确解读。
华东师大史贵涛团队与Brown University合作,研究了南极DomeA雪冰硝酸盐浓度和同位素组成(δ15N,δ18O和Δ17O),构建了一个基于雪冰硝酸盐埋藏过程、光解丢失过程和再氧化循环过程的模型,定量评估了硝酸盐在埋藏过程中的光解同位素分馏和影响因素,为定量解读冰芯硝酸盐记录提供了依据。研究成果6月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
原文链接: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29/2023GL103778
解密东亚和南亚大气奥秘:水溶性棕碳气溶胶的光学之谜
地理科学学院方文政研究员团队通过东亚、南亚陆地和海洋大气的多年观测和模型研究,揭示了水溶性棕碳气溶胶(water-soluble brown carbon aerosols)的光吸收特性与来源、大气漂白/演化的关系,解密了其光学之谜。研究为气溶胶与气候耦合模拟提供了新的约束参数和方法,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在NPJ 知名刊物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上发表,方文政为第一作者,同时与斯德哥尔摩大学Örjan Gustafsson 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612-023-00438-8
计算机科学领域
教育对话大模型EduChat
大语言模型虽然在很多任务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教育等垂直领域离专家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陈琴、周杰与贺樑团队共同发起,结合前期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研究基础,融入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研发并开源了首个面向教育垂直领域的对话大模型EduChat(https://www.educhat.top),有效提升开放问答、作文批改、启发式教学和情感支持等方面的性能,缓解大模型普遍存在的幻觉和知识更新滞后问题,助力实现因材施教、公平公正、富有温度的智能教育。
求解离线长程决策问题的分层扩散模型
求解离线长程决策任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在不进一步探索环境的情况下,从已有的大量操作系统日志中恢复出高性能策略。由于“死亡三角”、有限的数据访问以及奖励稀疏等挑战,现有方法往往在训练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不稳定性。通过引入分层结构,本工作试图回答使用条件生成模型是否能有效缓解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训练非平稳问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用于求解离线长程序列决策问题的新方法,采用一个级联扩散框架,利用目标扩散器进行最优子目标序列的生成,利用轨迹扩散器生成相应的最优动作序列,解决长程决策任务中由于奖励稀疏而导致的信用分配问题。
相关研究成果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王祥丰团队与合作者发表在人工智能顶级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上。
原文链接:
https://openreview.net/forum?id=55kLa7tH9o
更多阅读
第一批,已发放!
同班三位同学考上华东师大!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华东师大学子粟文,勇夺大运会中国男子田径首金!
催化剂取自海水!华东师大团队实现常温常压光解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