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浙江大学,离子通道非经典调控获突破!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
联手合作
揭示小分子直接打开孔道区的
新型调控机制
为激动剂类型的药物发现提供了新路径
药物研究小科普
离子通道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理功能,是前三大药物靶标之一,其抑制剂和激动剂均是药物开发重要方向。
目前靶向离子通道的药物主要是抑制剂,也被称为阻断剂,其作用机制较清晰,即阻断离子进出路径。然而,靶向离子通道的激动剂发现面临挑战,急需建立激动调控理论,促进激动剂类药物开发理性化。
离子通道具有广泛且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功能,因此是药物靶标和潜在药物靶标的重要来源。然而,离子通道小分子调控剂发现相对困难,成为靶向离子通道药物开发的堵点。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阳怀宇课题组持续构建离子通道新调控理论,提出“靶向中间态”和“配体-离子直接作用”等非经典调控机制,为离子通道药物设计奠定基础。
近日,该团队与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郭江涛课题组合作,揭示了小分子直接打开孔道区的新型调控机制,研究结果于2024年1月2日以A small-molecule activation mechanism that directly opens the KCNQ2 channel为题在线发表于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
表征离子通道的开放态状况通常可用开放概率和电导两个参数表征。外源性离子通道激动剂通常是稳定离子通道开放态,增加开放态的概率,而不改变电导。
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CNQ2及KCNQ2/3异聚体是抗难治性癫痫和渐冻症等重大疾病的潜在靶标,受到制药工业界广泛关注。
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发现KCNQ2及KCNQ2/3的新型小分子激动剂Ebio1。电生理实验显示该小分子发挥特殊激动作用,能增加通道的电导。
结合冷冻电镜、突变、分子模拟和小分子衍生物探针等手段,研究人员进一步揭示Ebio1是通过破坏S303侧链和F305主链羰基氧之间的作用,驱动构成孔道的S6螺旋发生扭曲打开(twist-to-open)运动,从而使得通道孔道区开放至新型开放状态。
该工作表明,增加离子通道电流不仅可以通过增加开放概率实现,亦可通过增加电导来实现,为激动剂类型的药物发现提供了新路径。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张少英,浙江大学研究生马德敏,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王昆和李娅。通讯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阳怀宇教授、张乾森青年研究员和浙江大学郭江涛研究员。该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等基金的资助。
来源|科技处 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吴潇岚
更多阅读
华东师大学子,踏上奥德赛之旅!
安排!一周学术文化活动速览
2024月历上新!和华东师大一起“播”种美好
华东师大2024年新年贺词:以龙行龘龘之姿共赴卓越
华东师大×少儿图书馆!2024送来育儿公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