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清珍贵图片|王伯羣与大夏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微信 ID: ecnuers




2015年,是大夏大学创始人、校长王伯群(1885—1944)先生诞辰130周年。


为表誌念,华东师大档案馆编撰《王伯群与大夏大学》,并于学校校庆纪念月期间的10月15日,假上海愚园路王伯群住宅(长宁区少年宫)举办新书发布会。


传奇的一生


王伯群,贵州兴义人。青年时代起即追随孙中山先生,组织参与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和南北议和,奔波于救国救民、追求民主正义之途;执掌民国政府交通部,发展民族交通事业;创办大夏大学,复兴民族教育。他在教育、政府管理等多个领域谋划开拓,鞠躬尽瘁,不遗余力,其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



▲王伯群、保志宁夫妇与长子王德辅长女德馨合影


为编撰本书,我们曾赴贵州兴义王伯群的老家景家屯走访。调查中,听到这么一句民谚: “一寸金,一寸土,一坝走出三将军”。原来,王家在当地颇负盛名,除王伯群外,他弟弟王文华为陆军上将,堂弟王文彦为陆军少将,妹妹王文湘嫁给何应钦。


从访谈口述和史料中了解到,王生平好学,中西学术,均有根底。幼时聪颖,跟随父亲王启元学习易、书二经,兼学阳明学、四书等。18岁入兴义笔山书院,随文史大家姚茫父、熊范舆、徐叔彝等专攻《孟子》《左传》和数理之学。王的一手漂亮书法、锦绣文章和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品的痴迷,均系在此打下了基础。1905年,20岁的王伯群以贵州首批官费生资格东渡日本,留学中央大学学习政治经济专业,直至硕士生毕业,前后六易寒暑。留日之时,清政不纲,王伯群加入同盟会,结识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位长辈人物:孙中山、章太炎、梁启超。他们倡导革命,同声相求,王与他们常相往还,砥砺切磋。



▲留学日本中央大学时期的王伯群(右二)


迨辛亥革命后,27岁的王伯群即返国参与实际工作。与章太炎、程德全、张謇等人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培植革命势力,主办《大共和日报》,揭举民主正义。1914年,袁世凯解散参、众两院,王伯群赴北京参与制定《中华民国约法》,结束后回到贵州协助其舅父刘显世主政,担任护军使署参赞,积极推动护国运动。在他30岁那年的1915年,王伯群以黔省代表出席北京的政治会议,调查北洋军队内容,“尽得其窳腐情形,及蠢蠢欲动阴谋”。于是,他与梁启超、蔡锷等确定以滇黔为发难地,公举反袁大旗。是年12月,王伯群假道香港、越南抵达昆明,将讨论情况告唐继尧、李烈钧和熊克武,力促反袁。王伯群返抵贵阳后,与胞弟王文华、戴戡召集黔省优秀官兵,积极筹备。云南宣布独立后,王伯群积极响应,策动贵州独立,并与王文华率部攻击湘部,迅雷飓风,震动海内外。贵州独立后,他先后出任贵州护军使署总参赞、黔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和黔中道尹等职。在担任黔中道尹期间,发现和提携日后成为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的王若飞留学日本。



▲1916年,王伯群(前排中)被北京政府任命为黔中道尹


护国运动结束后,因参与密谋滇黔首义的天津会议,王伯群与梁启超、蔡锷、戴戡、汤觉顿等七人被誉为“天津会议七君子”。为纪念其护国运动之功绩,王伯群贵阳宅址的会文路更名为护国路。


辗转至沪


1917年,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拒绝恢复中华民国国会和临时约法。孙中山极为愤怒,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独断专行。32岁的王伯群以贵州省长公署代表赴广州协助护法军政府工作,直接参与孙领导的护法运动。


他以护法军政府议和代表赴上海参加南北和议,并得到督军兼省长的刘显世授权为贵州全权代表常驻上海。1920年冬,王伯群跟随孙中山、唐继尧回粤,恢复军政府,任交通部长,可谓飞刍挽粟,劳绩卓著。次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王伯群担任总统府参议,并委任为贵州省省长,在回贵州的就任路上,行至铜仁受阻,于是转赴上海。


国民党改组后,孙中山倡议南北议和,和平统一。王伯群受命随同北上,奔走各方。不幸孙中山逝世,南北议和破裂,王伯群遂回上海继续进行国民革命活动。孙中山生前曾赠送王伯群一幅著名的五言联:“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以示激励和劝勉。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后,王伯群出任上海财政委员会委员。



▲孙中山先生赠王伯群五言联


192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王伯群先后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交通部长兼第一交通大学校长和招商局监督,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此后连任。


在执掌交通部长时,正值兵燹之余,交通事业备受摧折,王伯群致力于交通改革,发展民族交通事业,认为爬梳整理,实为要图。他拟定交通事业革新方案,主张振兴铁路,统一邮政,创办航空,发展电讯,整顿交通教育,并拟有具体办法。任期内,他身体力行,并多有建树,譬如:一、收回外国人主持之邮政,免去法国人铁士兰邮政总办职;建立上海真如国际大电台,“为国际通报大进步,全球视线,为之一新”。取消外国人在国内设立的电信营业局,设立国际电信局。二、接收英国人所设烟台、威海卫水线收发处;将腐败的招商局收归国营;恢复吴淞商船学校。三、创设航政局,与美商、德商合办航空公司等。


王伯群主持制定《交通事业改革方案》、《电政设施三年计划》、《航政建设纲要》等,为交通、邮政和电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1931年底,南京国民政府改组,他辞任交通部长,改任国民政府委员。



▲蒋中正赠言王伯群


▲1944年12月,王伯群逝世,蒋中正、于右任、冯玉祥、宋子文等出席追掉会签名


1944年12月20日,王伯群因积劳成疾,在重庆逝世。他临终写下遗嘱,嘱文感人至深,足见其一生赤诚,志向坚定,心怀远虑。遗嘱曰:“余追随先总理奔走革命于今三十余年,才力绵薄,恒少建树,正思振奋精神,努力补救,今竟一病不起,事与愿违。此后切望吾党同志一心一德,争取胜利,以完成抗建大业。吾大夏校友,服务国家,尤须力行公诚二字,以发扬大夏之精神,余虽不及见国家复兴,世界和平,但知革命成功之有日,此心亦无憾矣。”


王伯群与大夏大学


作为著名教育家,王伯群除创办大夏大学,担任董事长和校长(1927年-1944年)外,还担任过交通大学校长和上海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



担任交通部长和大夏大学校长时期的王伯群


1924年,原任教于厦门大学的欧元怀、王毓祥等教授,应300余厦大失学青年要求,在上海筹办新校——大夏大学。王伯群认为国家根本端赖教育,于是竭力赞助,慷慨捐资创办大夏大学,并被公推为董事长。自此,除参与政治活动之外,他后半生的事业,全力投入大夏大学的建设、发展和繁荣上。



▲王伯群信札


正如陈群校长在序言中所指出的:王伯群是“大夏大学的创建者、坚定擘划者和精神引领者”。大夏创办之时,新建的大学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上海滩的大学多达四、五十所,竞争殊为激烈。为谋求大夏之发展,王伯群与同僚一道,制定“自强不息”之校训,以此作为砥砺全体师生的座右铭;倡导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职员苦干的“三苦精神”和“师生合作”、“读书救国”。在创校十周年校庆时,他阐明创校“四大精神”即:革命精神、牺牲精神、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王伯群主持制定《大夏大学民族复兴教育实施纲要》,以民族复兴的教育为施教总目标。他主张大学应“本学术研究之自由与独立,涵育革命与民主精神”,大学教育应符合社会环境,当以“复兴民族”为办学宗旨,强调“厉行人格教育,以陶冶健全之国民道德;提倡生产教育,以救济垂危之国民经济;奖励科学教育,以发展自然之无尽宝藏;实施军事教育,以培养民族之自卫能力”。



▲ 王伯群多方劝募并捐巨资,在上海中山北路建成固定校舍(今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


1930年,王伯群多方劝募并捐巨资,在上海中山北路建成固定校舍(今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和一批相关实验室、图书馆、大礼堂。本书公布的档案显示:到1932年底,学校捐款总额为38万,其中王伯群一人捐款17万;群贤堂造价11.7万,他募捐了8.2万;占地66.9亩的丽娃河是他从荣宗敬手中募来的。杜月笙、何应钦、卢作孚,以及军界、政界、银行界的重要人物均是他募集对象。大夏发展到拥有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商学院和法学院等5个学院和1个师范专修科,校园面积扩充至300余亩,成为上海校园最大的大学之一。



▲1933年1月,蔡元培给王伯群校长推荐熊十力来大夏任教函


王伯群广为延聘马君武、吴泽霖、郭沫若、邵力子、田汉、谢六逸、何炳松、戴望舒等名师,培育出熊映楚、吴亮平、杜星垣、周扬、胡和生、刘思职、陈旭麓、戈宝权、陈伯吹、王元化等各行各业栋梁之才。另据不完全统计,仅院士和学部委员,大夏就出了15人。大夏社会声誉日隆,其美丽校园和优良的师资尤为人称道,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综合性私立大学,被誉为“东方哥伦比亚大学”。


王伯群礼敬教师,爱生如子,结交众多社会名流,且多有资助和施援。本书首次披露王伯群保护鲁迅一事。1930年3月20日,时任教育部长蒋梦麟发出训令,言大夏大学“竟容许反动派在校作公开的反动宣传,不加制止,殊骇听闻。究竟实情如何,应由该校长详细声复,以凭核办。”作为校长的王伯群,呈文报告说:“该(群育)委员会主席以鲁迅在文艺界亦负有相当声望,来校演讲,于学生研究文艺之兴趣上不无裨益,遂准如所请,及演讲既毕,始查悉当时演讲者不止鲁迅一人。”“据称此次请鲁迅演讲之动机纯为研究文艺。”在王伯群的斡旋下,这场风波终于平安落地。


1937年8月,淞沪事变,抗战军兴。王伯群积极应对,寓救国于读书,他赴南京与教育部商定,在庐山组建我国抗战时期的第一所联合大学—— 复旦大夏联合大学。


▲1937年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

▲1937年大夏行政领导与复旦联合大学赴贵州筹备联大第二部人员在庐山图书馆前合影(前排左起:王裕凯、章益、欧元怀、王伯群、吴南轩、吴泽霖、蓝春池)


大夏初迁贵阳,荆榛塞途。王伯群率领全校师生力克困难,群策群力,在极短时期里,建设新校园,举凡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室无一不备。1940年,他多方劝募,择定贵阳城郊花溪2000余亩土地为固定校址,这样大面积的校区,在抗战后方的大学中,可谓一枝独秀。


▲1941年,王伯群(前排左九)与大学部分毕业生合影


▲1942年大夏大学护校委员会成员贵阳合影


大夏是内迁贵州最早、办学最长的一所大学,也是深入贵州社会最为切实的高校。自播迁入黔到1946年返回上海,大夏在贵州办学8年,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迁去时300师生,离开时有1800师生,对贵州社会文化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伯群倡导大夏要在促进西南文化发展和资源开发方面作出贡献。他说,“我大夏大学之抗战建国工作,自当遵从抗战建国纲领”,“然我大夏大学之在西南,为贵州最高学府,所负使命,既重且大”,大夏当“协助政府以开发西南之资源,促进西南之文化”。


他与贵州省主席吴鼎昌在花溪成立“农村改进区”,由大夏和当地政府联合开展建设实验,旨在力促百姓生活安定,努力于各项生产建设,实现“抗战救国”。大夏成立社会研究部,启动对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出版《贵州苗夷歌谣》、《贵州苗夷社会研究》、《炉山黑苗的生活》等著作,这些民族调查研究的成果,让外界重新认识了贵州人,启发了少数民族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正如王伯群所肯定的那样:“吾大夏迁黔以后,即以研究西南各种问题为务,西南各种问题中,尤以苗夷问题最为重要”。大夏在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开发建设短研究方面所取得短成绩,至今值得记取。


抗战期间,贵阳物价高涨、大夏预算失平,王伯群发起百万基金募捐运动。他说:“私立大学能存在发展之条件有四:一为校董会,一为教授,一为毕业校友,一为肄业学生。”“本人维持本校,十九年如一日,为着国家,为着青年,觉有欲罢不能,责无旁贷之势。”


在王伯群的执掌下,大夏大学拥有沪校、贵阳、并短暂开设香港分校,同时开办上海大夏大学附中、贵阳附中、南宁附中和重庆附中。大夏大学共培养了2万余学生,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极大的贡献。


(本文由节选)



《王伯群与大夏大学》编撰出版



来源|档案馆

文字|汤涛

编辑|李静姝


华东师范大学官网/微信/微博

欢迎图、文、线索投稿

ecnuwechat@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