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群上海人坐上去云南的飞机,机长突然说:“欢迎回家!”究竟发生了啥?

钟雷 青春上海 2019-11-05

“欢迎回家!”


在飞往云南的航班上

随着客舱内响起的这句问候

20年来的一个个瞬间

不断在这些上海来的志愿者们脑中闪现


20年,意味着什么?

它是一段青春的长度

它是一个时代的浮沉

它,也见证了

一代代上海青年

在云南大地上的志愿奉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770lw8cth&width=500&height=375&auto=0↑援滇20周年回顾片 ↑


1998年,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口帮扶云南工作的总体部署,团市委、市文明办启动“沪滇志愿服务接力计划”,对云南省部分贫困地区进行定点长期帮扶。


20年来,一支支平均年龄仅32岁的志愿者队伍前赴后继,先后有479名青年志愿者赴云南开展志愿服务。


20年后,这些志愿者回到“梦开始的地方”,重拾起一段段散落在云南大地的青春记忆。


在沪滇志愿服务接力计划20周年纪念活动上,志愿者们回到“梦开始的地方”,与当地儿童相聚


“小农女”踏破铁鞋打造“黑土地”


赵芸是第12批赴滇志愿者,2009年,时年28岁,尚在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的她,毅然背上行囊,坐上了飞往云南的飞机。


赵芸对口的区域是开远市小龙潭镇,初到当地,恶劣的地质环境给了她这个“农科专家”一个下马威。“山地较多,土地贫瘠,农业也缺乏精细化管理。”要想在这样的土地上发展农业,首先得给土壤“治病”。简单来说,就是测量土壤成分,“缺啥补啥”,把贫瘠的土地改造成适合农作物生长的“黑土地”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赵芸跑遍了全镇数百个取样点采集土样,遇到车辆无法进入的采样点,步行两三公里是常事。农作物的生长并非一朝一夕,改变也无法立竿见影,但包括赵芸在内的志愿者给当地“播种”下的农业理念却悄然生根发芽。


2013年再次回到云南时,她惊喜地发现,田间出现了不少用塑料杯罩着的木棒,木棒上贴的小纸条记录着农作物的生长数据。


“返乡”志愿者填补特殊教育空白


第21批赴滇志愿者李晶晶今年5月刚抵达云南省普洱市,此行她的主要目标是培训当地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摆在她面前的任务同样艰巨。“当地特殊教育和医疗缺乏联动,很多残疾孩子得不到适合的课程教育。”身为知青子女,她从小在普洱长大,获悉当地缺乏特殊教育培训后,她决心为自己的故乡做点什么。


在过去的3个月里,李晶晶一边联系同行的医疗领域志愿者,为不同程度残疾的孩子进行鉴定并拟定对应的课程,一边在特殊教育学校“跟课”,并剪辑上课视频作为培训课件,“根据视频内容告诉当地老师,授课时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哪些行为会刺激到孩子。”


通过走访,她发现当地不少家庭没有及时意识到孩子身患残疾,未对孩子进行“早期康复”,导致其残疾程度加剧。为此,她还担负起半个医生的职责,向当地的家长发放疾病预防手册,让“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印刻在每个家长心中。


志愿者李晶晶(左)和叶斌(右)


“标准答案并非唯一”


叶斌是第2批赴滇志愿者,1999年来到墨江一中后,他发现农村孩子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有学生问过我,自己是不是比上海学生笨,我说不是笨不笨的问题,只是见识多见识少的问题。”


支教期间,他一改当地原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上海的教学资源优势,采取演课本剧、表演猜字游戏、模拟记者招待会等新颖的授课模式,迅速在学生中收获一大片粉丝。


更难能可贵的是,叶斌的到来让孩子们第一次知道了,很多事没有标准答案。“叶老师就像中药的药引子,他鼓励我们每个人去寻找课堂上各自的感受,而非凡事都要求统一的答案。”叶斌曾经的学生刘宇这样回忆他与恩师的交往点滴。


首位妇科男医生被赞“送子观音”


如果说叶斌是墨江的“名人”,那赵勇峰则是在孟连县家喻户晓。作为当地第一位男妇产科医生,周边几个县的孕妇都需要他来接生,而他在半年的时间里就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技能成了老百姓口中的“送子观音”。


2011年国庆节前,医院一名孕妇身体情况突发异常,血压急剧升高,作为当时在院的唯一妇产科医生,尽管尚未到预产期,但赵勇峰敏锐察觉到孕妇可能即将生产。他立即为孕妇做了B超,并呼叫同事到场进行手术。最终,一对双胞胎平安出生。“我们应该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到国庆节孕妇抽筋了再亡羊补牢。”


在为期半年的工作中,赵勇峰为所在医院提供大量技术指导,不断更新医护观念和操作水平,并坚持在云南开展大规模义诊活动,受益人数九百余人。


“人来了心没走,服务云南一次,感悟一世。”赵勇峰的这句话已成了每一位赴滇志愿者的心声。


赴滇志愿者为当地居民进行义诊


沪滇情谊随时间流淌从未消散


在开展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农业科技、社会工作等脱贫帮困志愿服务之余,20年来,老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也不断在云南土地上流淌,影响着当地居民,对于老志愿者们而言,他们与云南的情谊从未消散。


此番老志愿者们前往云南所乘飞机的机长和超,正是第8批志愿者韩琦曾经教授过的学生,途中客舱内那句“欢迎回家”便来自他的口中。对他而言,韩琦的名字再熟悉不过。12年前韩老师为这个淘气男孩打开了大山外世界的窗户,如今已成为东方航空云南有限责任公司飞行员的和超,则用自己驾驶的飞机将老志愿者们带回云南。


和超(中)和韩琦(右)


赵芸在离开云南后,积极对接上海蔬果收购商,向服务地种植大户提供农产品购销信息,为之后的“爱心石榴微店”线上服务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帮助云南当地农户拓宽了销售渠道,实现增收、创收。赵勇峰也在回访期间收获了一段7年前接生的一对双胞胎为他录制的感谢视频。


曾经的双胞胎长大了


受叶斌启蒙决心“到外面看看”的刘宇2004年考入上海财经大学,大一那年,家境贫困的他用叶斌资助的2000元购买了人生第一台电脑,这台电脑也成了刘宇后来进军商界的钥匙。因为叶斌的老婆是云南当地人,每年叶斌和当年的学生都会找机会聚聚,在一个名为“叶老师的家人群”的微信群内,三十七八位学生和叶斌始终保持着联系。这样的故事在赴滇志愿者中还有很多很多。


此次回云南,赵芸特意带上了6岁的女儿,“孩子像我,从小也对种子、植物感兴趣。”她希望,自己当年的经历能影响孩子,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笔财富。也许在十多年后,小女孩也会接过妈妈的接力棒,奔赴云南大地,挥洒属于他们那代人的青春。



8月28日,在沪滇志愿服务接力计划二十周年之际,曾经在云南挥洒过青春汗水的志愿者们兵分多路,分别前往迪庆、文山、红河、普洱四地,带着自己的资源和经验回到曾经服务过的地方。开展义诊、为孩子们上公开课、培训教师,在开展多样活动的同时,故地的快速发展也让老志愿者们难掩激动。  



第2批赴滇志愿者冯强(右一)为文山当地教师开展职业发展讲座


沪滇志愿服务接力计划开展20年以来

在鼓励年轻人参与脱贫攻坚的国家建设、

推动当地社会发展上始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年过去了

一起再来看看他们的模样吧

这青春的样子

太美

21批志愿者合照,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而这些照片

记录了20年里的点点滴滴

画面定格成永恒


1998年

上海启动实施青年志愿者赴滇扶贫接力计划,赴滇志愿者们第一次踏上了云南的土地。

1999年

赴滇志愿者魏军平在服务地下乡与当地农技人员一起研究早稻栽种技术,两地人的汗水在同一片土地上融汇!


2004年

赴滇志愿者中有很多教师志愿者,他们持续为当地孩子送去智慧,传递知识的力量。


2005年

赴滇志愿者队伍中最多的就是医务工作者。那一年,王晔和同队的伙伴们在红河州建水县义诊时发现了畸肢女孩石金玲后第一时间向上海团市委求助,在上海各方的帮助和支持下,11月底石金玲就被接到上海中山医院进行免费治疗,成功截除“第三条腿”,圆了她重新站立起来的梦想。



2007年

眼科志愿者想方设法帮助迪庆州医院首次独立开展了“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复明工程,志愿者郭涛在半年内仅个人开展的眼科手术就达340例。


2011年

赴滇志愿者赵勇锋,服务于普洱市孟连县医院妇产科,那时,他刚接生了一对双胞胎。因医术高超,被当地受助群众戏称为“送子观音”。


2016年

赴滇志愿者队长苏征佳,服务于蒙自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她带领队员们,利用各自的社会资源,征集到了许多爱心物资,在当地开展了公益捐赠活动。



2017年

赴滇志愿者崔顺荣(图中后排左一)先后两次参加赴滇接力项目,他和他的队员们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在当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




如今,第二十一批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接力队正在云南大地上挥洒青春,奉献大爱。


而为了突破每批赴滇青年志愿者队伍在云南当地的时间等限制,沪滇两地已于今年8月在迪庆、普洱、红河、文山四州市建设“沪滇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未来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将尽可能进行归口到服务基地,更好地推动项目长期、可持续发展。


例如,由第21批赴滇志愿者普洱分队发起的公益系列活动“梦想教室接力计划”,通过筹建“梦想教室——音乐教室和绘本角”,用绘本阅读、奥尔夫音乐、积木教学、心理辅导等形式,对普洱特校学生进行语言治疗、注意力训练、精细动作训练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未来,各式各样的帮扶项目都将被纳入该基地中,持续为沪滇志愿服务发光发热。建设志愿者服务基地后,未来将有序地推进后续项目在医疗、教育和农技方面的共建,突破每批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接力队在云南当地的时间限制、人员限制和资源限制,更好地推动项目长期、可持续发展。在脱贫攻坚决胜阶段,为积极响应国家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对口帮扶云南地区做出积极的贡献。


那一年,正青春

下一年,更青春






文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塔哥 

现场摄影:常鑫

责任编辑:唐昱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