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以后,你会来上海吗?这座城,是你的小心心吧

皮钧 青春上海 2021-01-18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很多同学毕业后,都选择了去上海。”


你思考过这个问题吗?就在最近,《中国青年》杂志出了一期上海特刊。笔触所及,写尽上海在“聚天下英才,筑卓越之城”道路上的人、事、情。或许,下面的这篇卷首语就能给你我带来很多启发。

《中国青年》杂志(2018年第22期)


 卷首语全文如下 


强国时代需要有动力的上海

文 / 皮钧


强国时代需要有动力的上海,而有动力的上海需要有世界格局的现代青年。


上海对于现代中国的变迁,既具有发展的意义,更具有命运的含义。


上海并非是近代中国开埠最早的城市,却是发展最快、水准最高的城市,当东京、香港作为区域性城市存在的时候,上海已经成为初具世界意义的远东中心、东方巴黎。近一百年前,正因为其思想浓度最高、经济实践最深、国际化程度最广、辐射力最强,上海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梦想启航的地方,成为了一座有着特殊使命的城市;而上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时,中国正逢经济重大转折,国际舆论对中国投怀疑票的时候——这两次转折都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联。


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广东面对香港、福建面对台湾的开发,“上海的开发可以面向全世界”(邓小平语),上海是为中国提供全球化动力的城市——刚刚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让世界各国分享了中国的发展机遇。


施培琦 摄


今年以来,诸多城市发起了猛烈的争夺青年的行动,但上海并未在其中,原因很简单:今日上海的定位是“卓越全球城市”,即使是吸引青年,也是参与全球竞争,站在高处、看到远方。


到上海来,青年可以推开一扇直通全球的门。


很多人都谈过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有出国工作或留学经历的中国人,归来之后往往都会选择上海作为打拼的平台。直观上看,这里的管理水平、现代化程度及人们的开放意识,与那些发达国家没有太多的违和感,这里的生活气息、文化印迹以及上海人推崇的“调调”,无不体现了国际化大都市的氛围。深层次看,“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已经有了全球化的标志性的意义。而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建设,可以让你推开一扇直通世界的大门——上海仍然是中国最佳的世界入口,这是其他城市不具备的。



到上海来,青年必须先登上一艘船。


从青年意义上来讲,上海这个大港不宜游泳,只宜驾船——原则上不是一个接受个人打拼的城市,你必须首先登上“一艘船”:换言之,你必须先找到一个学习、实践与积累的载体,才能够实现长远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了许多大城市。青年人对于这些城市在社会融入、教育培训、医疗健康、文化发展上的进步,往往抱着很大期望。对于那些一线大城市,这种期望尤其殷切。这些城市的资源和禀赋那么充裕,机会那么充足,前景那么诱人,往往使人觉得可以自然而然地与城市一同分享进步与繁荣。但实际上,越是承担重要功能的城市,对人才的要求往往更高,对城市的治理往往更严。



作为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动力的上海,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中心,是名实相符——这也决定了上海在成长成本方面要高于很多城市。高昂的城市融入成本并非无解之题:上海要想真正吸引青年人,就需要营造最好的营商环境和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前者置其身,后者置其心。企业就是那一艘艘航船——要靠他们搭载青年从这里远航。只有为企业营造了大空间,才有可能为青年营造小空间;而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则让青年“心有所依”,让上海这座城市更有温度、更富魅力、更具吸引力。


到上海来,青年要准备助力一次“升维”。


当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中国最具世界意义的城市有责任向全球一流国际都市迈进。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力渐消后,真正的国际大都市事实上都呈现了一个“升维式”的转型:从空间配置到时间配置的布局——全球化预期中真正公认位列第一层级的城市是纽约、伦敦和东京。三者各代表一个跨八小时的时区,将全球24小时划为三段。这就意味着,晨昏朝夕间,总有一个大都市“睁着眼睛”,指挥着“不眠”的资源、资金、人才,在全球永续流转、接力奔走



上海要想完成这历史的一跃,赢得属于自己的“八小时”支配权,除了依托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和中国充分参与的“再全球化”进程,还要不断提高创新浓度,形成创新的“场效应”,让上海真正成为全球人才、科技与资本聚集的国际化大都市。而每一个相信这个时代、相信世界趋势、相信自己使命的青年人,都应当来助力这关键的一步。


这一期的《中国青年》杂志里

还有很多内容和你息息相关


这些关于魔都的命题

曾几何时,你也思考过?

上海向何处行?

“成长基因强大的上海历经百年开埠、累世经营,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既以空间横轴衔接本土与世界,兼以时间纵轴勾连过去与未来,内外相生之际,纵横捭阖之间,实现了新经济龙头的华丽转身。


多面的上海,恰恰体现了上海自身文化特质的多元、丰富与自洽性。而这种城市魅力,反过来又为上海作为开放之都参与全球化城市竞争加分,吸引全球青年人纷至沓来,在魔都‘逐水草而居’......”


上海何以英才荟萃?

“从‘士人君子之才’到‘现代精英之才’,如果我们对渐入现代性境遇的上海做出整体观照,无论是19世纪中叶成为‘近代亚洲国际化大都市’、远东经济金融中心的‘东方巴黎’,还是今日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中心的现代上海,墨度百年,向来不乏俊采星驰。  


而从‘白领文化’到‘创业文化’,从琳琅华丽的都市,到创新的、智慧的城市,乃至开放、包容、鼓励创新、宽容试错的社会氛围——这便是今日上海最为迫切的‘人文精神’。这样的人文支撑,便是沪城涌动着的文化力量,如今它已盎然初醒......”


当大都市遇上共青团

“青年兴则城市兴,以面向未来的胸怀为青年服务,也就成了共青团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惟其如此,才能在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过程中体现出共青团的独特力量。 


卓越的城市,呼唤卓越的青年,当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青春使命扑面而来之时,共青团责无旁贷,必然要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把个人发展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伟大实践中书写青春的华章......”


聚天下英才,筑卓越之城

青年的未来在这里!

点击下方链接阅读更多杂志内容

上海| 这座城市从来不缺故事

上海|“魔都”几何,全在里面了

人物|黄锐:TFBOYS之后,重新出发


如果你想获取这本《中国青年》上海特刊

请点击阅读原文

捧一本杂志,品一杯香茗

满满的手感,满满的回味


你可能也想看



整理:塔哥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中国青年》杂志(2018年第22期)

责任编辑:唐昱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