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年35214条微博!这三个男人的“抗战直播”,让人太动容!

刘昕璐 青春上海 2023-07-10
2012年7月7日开始微博账号@抗战直播开始每日同步播报75年前抗战的全过程从卢沟桥事变到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2020年9月2日,整整8年这场旅程走到了终点三位幕后的上海“直播者”可以很骄傲地说:自己兑现了承诺!

“向英勇作战的先辈致敬,所有荣耀归于他们!”


@抗战直播账号2012年7月7日发布的第一条微博


 无数平凡人慷慨赴死 

 他们的时间停止不再变老 


@抗战直播微博创始人姜涛说,2011年,他偶然看到一本书里的一个故事:抗战时期,有一记者碰见一军人自愿去河北组织游击队,军人表示,对于中国的最后胜利,他是有信心的。记者问:“中国打胜以后,你打算做什么事情?”无名军人很冷静地说:“那时候,我已经死了,在这次战事中,军人大概都要死的。”


那是令姜涛非常震撼的细节,“我感到这是一种蕴含在中华民族中的精神,它的迸发,不是偶然现象。”


姜涛


越是深入探究,姜涛越是发现,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有深厚的精神宝库。除了“屈辱”之外,如何从中学习到更多,是做直播帐号的初心。差不多也是同时期,姜涛了解到,国外一个社交媒体上,一名英国牛津大学的学生在“直播二战”,他感觉,这个形式可以借鉴。


在资料上面,《申报》全扫描件的获取路径,也让姜涛如获至宝。“三方面因素的叠加,让我觉得,心里有底了,可以做这件事情。后来,我也找到了合作伙伴,这些都让我们有勇气去完成这样一件事。”


“本质上对自己也算是一个挑战,看自己是不是能像先辈一样,8年做同样的一件事情吧。”除了向英勇作战的先辈致敬,姜涛说,于私而言,亦是想寻找一种方式,去体会8年对于一个人、一些人、一个群体,到底意味着什么。


 没有报酬只有心力投入 

 一切“愿意”只因那份“情怀” 


这个帐号里,还有战史、抗战装备等内容的涉及。姜涛说,三个博主都是上海交大安泰MBA的同学、校友。


当他先后告诉合作伙伴自己要做的事并诚邀加盟时,他问,也许8年做下来,根本没有什么关注,没有“回报率”,而且要花费很多时间,你们还愿不愿意这样做?结果,每个人都坚定地说愿意。



“你如果能坚持8年,我就陪你。”这是第一个合作博主钱寅浩的承诺。“涉及战史的主要由我写,军事装备有席康写,其他的都归姜涛。”钱寅浩坦言,投入精力是肯定的,但是占用的时间其实并没有想象那么多,兴趣爱好是坚持下来最好的理由,再者,少追一些剧,时间也就有了。


钱寅浩


做投资研究工作的钱寅浩个人比较喜欢历史考据,这与他的本职工作有契合点。“战史分两条线,一个是正面战场,有郭汝瑰的《正面战场作战记》为线索,一个是敌后战场,有八路军简史、新四军综合表为线索,结合其他史料、回忆录来排布内容。”


钱寅浩至今记得,最开始,有一个粉丝问“能坚持多久”,当时,姜涛回复“要看运气”。“现在看来,运气还不错,我们都好好的,微博也好好的,时光机也好好的。这8年里,对于我们仨而言,重读了抗战史,看了很多史料,确有长进。特别是今年8月15日,我们发布‘日本投降’那天的报刊图片,得到的如潮反馈是令人感动的,这表明,不单单是我们,国人都铭记了历史。”


8月15日发布的‘日本投降’那天的报刊图片


@抗战直播账号以每天平均超过10条的频率,静述着历史。“也许,一切的愿意和坚持,都缘于一种情怀,用自己的方式来共同纪念和回忆这8年。”姜涛感慨道。


网友评价


 帐号停播 

 探索之旅带来的收获远超付出 


今年9月2日,帐号迎来最后一天的内容发布。


@抗战直播账号9月2日发布的最后一条微博


席康是2013年1月以新生身份登录交大安泰MBA论坛时,认识姜涛和钱寅浩两位学长的,那时他们已经开始微博上发布@抗战直播半年。当得知席康喜欢军事历史和武器装备时,“橄榄枝”便伸了过来。


白天,席康在一家500强外企公司里,负责财务部一个30人的团队工作。平时下班,有阅读军事历史和武器装备类书籍、文章的习惯,参与“抗战直播”后,他开始特别关注抗战方面的书籍。“好在这是我的兴趣,又有同好相伴,一同分享,加上粉丝的关注喜欢,这些都成为坚持的动力。”


当日更终于走到最后一天的时候,席康进行了一番自我复盘:“这些年,我一共介绍了抗战中参战各方966种武器装备,发布约3000条相关微博和4000张配图照片。”


日更结束后,@抗战直播共发布35214条微博,收获粉丝203万


在结束微博帐号更新的那一天,他们在微博中写下了这段话: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牺牲,并没有让仇恨遮蔽了先辈们的心灵,他们始终尊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血战的杀戮中保留下宽容——是宽容升华了思考,造就了伟大的抗战。先辈们不仅得以战胜对手,而且得以超越自身。这便是我们从八年的@抗战直播中所学到的。所有荣耀归于坚持伟大抗战的先辈。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以这种坚忍、思考和宽容的精神面向未来,他们定会护佑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这段话,是三位博主的心声。




文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责任编辑:唐昱霄

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让更多人了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