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整个社会的事!请对年轻人多些宽容和理解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狮子坐 Author 冬灯
就业不光是两三个部门的事
更不只是个人或者企业面临的难题
而是整个社会的事
请对年轻人多些宽容和理解
表妹又裸辞了。
好在,这次她主动找到了街道负责就业帮扶的工作人员,打算听听过来人的意见。
“咨询得怎么样?有帮助吗?”我问她。
她犹豫着开口,“态度是挺好的,一直笑眯眯地听我吐槽。不过……感觉他们好像有一套万能的话术,给的建议模棱两可,没太大用。”
虽然她没具体说都有哪些“话术”,但我脑海里已经响起了一连串声音——“现在就业形势不好,要降低预期”“先就业再择业,锻炼够了,就可以慢慢选择更喜欢的岗位”“年纪轻轻怎么能躺平呢”……
话好像都没错,道理也是这个道理。只是现在的年轻人不买账了。世上没有万灵药。走出办事处的大门,那些关于如何安身立命的愁闷仍在他们心头徘徊。
其实,对这样的愁云,历史并不陌生。
1
上世纪90年代,上海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帷幕拉开,全市下岗职工高达100万。加上100多万的市民大动迁,“两个一百万”的巨大难题横亘在这座城市的转型之路上。放到很多国家,这样的数字,已经意味着社会动荡。
怎样既不让下岗职工滞留在企业内部,又不简单把他们推向社会?1996年,上海借鉴德国托管局思路,试图调动全社会力量,分流下岗职工。就这样,一个崭新的机构——再就业服务中心诞生了。
在下岗职工相对集中的纺织、仪电两个行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作的半年内,就有5.8万人通过中心的帮助重新上岗。此后,轻工、广电、冶金、化工和建材等行业也采用相同模式,全市共建立了308个再就业服务中心。到2001年,全市累计进入中心的98万下岗人员全部分流完毕。
同年,在总结再就业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又在全国率先推出“4050工程”,重点安排40岁左右女性和50岁左右男性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并把原来政府大包大揽的“救济式”投入改为政府支持和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相结合,开辟了城市就业的新渠道。
站在新世纪门槛上的人们意识到,潮水正往身后退去。未来,曙光乍现。
2
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这要从上海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运作模式说起。
有人打比方,对下岗职工而言,中心就像一座“桥”,这头连着企业,那头连着社会:一方面,中心组织开展职业培训,从技能和心理上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引导他们向区县分流、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生产自救或自谋职业;另一方面,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门诊医疗费、社会保险费由中心承担,资金则由政府、社会、控股(集团)公司三方共同筹集。
这一模式在今天看来仍充满温情。它首先指向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则:就业不光是两三个部门的事,更不只是个人或者企业面临的难题,而是整个社会的事。
再就业工程启动之初,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就强调,再就业不能仅靠政府一家托管,必须多管齐下,形成社会合力,为下岗职工离开企业到社会再就业建立“安全通道”。
实现再就业的关键在于谁来接受下岗工人。当时各行各业都伸出援手,只要有岗位,相关单位就会毫不犹豫地拿出来。另外,当时申请办理非正规就业组织,凭着市再就业办的红图章,相关部门就会亮起“一路绿灯”,在很短时间里出具证明、办理手续,整个过程非常高效。
全社会上上下下的广泛支持,甚至还在报纸广告上留下了印痕。1998年7月10日,《解放日报》登出一则北外滩服装市场的广告:“(市场)将向下岗人员无偿提供营业用摊位60个左右……同时,市场将为特别困难的下岗职工,提供货源及代销经营,为进场的下岗人员统一组织上岗培训。”
“让社会变‘暖’一点,让企业变‘冷’一点。”当时一句流行口号精准概括了再就业工程的理念。企业变“冷”,是指企业不再充当福利院的角色,而要集中精力谋发展、搞经营;社会变“暖”,则意味着职工离开企业时有社会托底,不至于一下子跌进“冰窖”。
如此,一套能进能出的就业机制就有了扎实的外部基础。
3
后来赫赫有名的“小巷总理”朱国萍,那时不过四十岁出头。她铆着“钻天打洞也要为居民解决饭碗问题”的劲头,为社区286名下岗工人找到了新去处。
朱国萍自己也是“再就业”的典型。1995年,在黄菊直接支持下,一批在企业中从事党群工作、年龄在40岁上下、善于与人打交道,却也面临下岗的干部和职工,被充实进居民区,担任居委干部,人称“黄菊干部”。此后20年,黄菊干部们成为上海社区治理的中流砥柱,甚至成为传奇。
1999年,普陀区劳动局就业科科长兼职业介绍所所长李凤吾刚获评上海市十佳“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他没有把再就业工程看作一项单纯的事务性工作。当时有位下岗女工,丈夫被判刑入狱,儿子还在读小学。李凤吾得知这一情况后,很快就帮她落实了工作。几天后她来反映,说是离家太远,夜间步行又不方便,希望能在家附近找份工作。李凤吾又不厌其烦地再次四处联系,最后在一家中外合资的眼镜厂为她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岗位。
长宁区华阳路街道是产业工人比重很高的社区。为了解这些工人再就业的燃眉之急,街道成立了劳动服务所,在居委会干部队伍中腾出了188个岗位,吸纳优秀下岗职工进社区工作,又投资兴建了全市第一个劳动力综合市场和三个劝业市场,与社区所在单位共建了19个再就业基地,每年提供3900多个岗位。
这些看似笼统的数字,关乎着一个个家庭的沉浮。吴惠庆是华阳路街道7000多名失业工人之一,妻子弱智,儿子年幼,还要奉养一个年事已高的岳母。他一下岗,一家人的生活顿时没有了着落。后来还是街道劳动服务所来回协调,把老吴安排到离他家仅五分钟路程的一个农贸市场,当了一名税务协管员。
“阿拉碰到好人了!”这及时伸来的援手,已足以将他们拉出命运的泥潭。
对老百姓来说,“社会”是一个宏大而抽象的概念。离每一个老百姓最近的“社会”,其实是以身边的居委会、街道为中心形成的社区。当人们被迫与原单位“断奶”,从“单位人”急遽向“社会人”转型时,如果没有社区力量的支撑,很有可能会以涣散的状态流向社会,甚至自生自灭。
这时候,知道居民家的马桶放在哪个角落里的基层干部,说话管用、老百姓听得进去的基层干部,不用忙于填表做台账、有时间为百姓办实事的基层干部,就可以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以绣花精神为解决现实问题穿针引线了。
一个社会的凝聚力,恰恰在应对巨大难题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4
必须承认,再就业工程或“4050工程”,都是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定产物。它们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当代青年的受教育水平、就业观念以及现实处境也与90年代的下岗工人截然不同。照搬过去的经验,无异于刻舟求剑。
但那段历史,还是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
比如,产业结构大调整时,曾长期作为上海“母亲工业”的纺织工业首先受到冲击。在纺织行业劳动力安置过程中,有条一以贯之的原则,叫作“无情调整,有情操作”。也就是说,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要铁面无情,但在具体操作手势上应该有人情味,至少不能因为改革需要付出代价,就把下岗工人的牺牲视为一种理所应当。
“结构调整是痛苦的事,真正作出奉献的是广大职工群众,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奉献。”当年纺织行业的一位领导这样说。
从历史的远景切到近景,如果我们没有丢失三十年前对下岗工人的那份同理心,那么在看待青年失业问题时,就会对年轻人多些宽容和理解,而不是在他们苦闷、错愕、彷徨的时候,还把问题归因于“慢就业”,或者苛责他们是因为“躺平”、“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才找不到工作。
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慢就业。别说孔乙己的长衫了,有些年轻人连孔乙己的裤衩都脱了,还是没找到工作。对这样的现象,怎么忍心冷嘲热讽?怎么可以敷衍了事?怎么能不投之以理解、施之以援手?
很多人格外怀念过去,并不是简单地厚古薄今,认为过去好于现在。恰恰相反,我们都知道90年代下岗潮曾无情拍打过多少家庭,也忘不了一代产业工人的付出与牺牲。大家怀念的是在那样困难的形势下,那些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做法,那种有话好好说的风气,那个振奋精神齐心协力迎难而上的氛围。
当我们重新打开过去的工具箱,会发现其中有些工具已经生锈,有的却还在闪光——比如以人为本,比如群众路线,比如重结果、不拘泥过程的基层操作空间。重拾那些宝贵的精神,或许就能找回宝贵的信心。
由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主办的第6期创新创业研修营之启帆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加速营、海归创业独角兽企业培训营开始报名了!
1
活动背景
为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于2023年5月20日举行,会上首次启动了“上海创新创业十大研修营”,致力于为全球、全国的创新创业青年人才提供切实赋能的培训项目,打造全球青年人才在上海发展的桥梁通道。本期研修营为第6期,主题为“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和“海归创业独角兽企业培训营”
2
报名须知
人工智能未来展业:
1.学员为在人工智能领域创业的留学归国人员,或志在回国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原则上同一学员三年内不得重复参加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相关培训。
2.人数为30人。
3.为了提升五天集中培训的效果,组委会统一安排食宿,学员需全程参与课程活动。
4.报名截止日期:2023年8月20日(周日)18:00
联系人:叶老师18621156688(微信同号)
5.更多内容详见➡️@全球海归创业者,第6期创新创业研修营之启帆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加速营正式招募!
海归创业独角兽培训营:
1. 学员原则上为企业创始人、CEO或联合创始人、核心高管。
2. 报名企业原则上已完成了天使轮融资或A轮融资。优先聚焦金融科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绿色低碳、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
3. 报名学员应有海外留学背景,并已加入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如不是会员,录取过程中应提交会员申请表。
4.人数为30人。
5. 为了提升五天集中培训效果,组委会将统一安排食宿,学员需全程参与课程活动。
6.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9月1日18:00
联系人:朱老师18964661741
7.更多内容详见➡️@全球海归创业者,第6期创新创业研修营之海归创业独角兽企业培训营开始报名了!
助力梦想,点赞青春!
青春上海给大家送福利啦~
01 点亮“在看”为梦想助力
点亮文末“在看”图标
当本篇文章
“在看”数量达到300
即可解锁惊喜福利
“青春上海”纪念封1套
02 文末留言为青春点赞
解锁福利后
留言点赞第一的小伙伴
将获得“青春上海”纪念封1套
当“在看”数量达到3000
还可以收获“青春上海”徽章1套哦~
快邀请小伙伴为你点赞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