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文史】看解放日报,读那些年的春节

2015-02-13 龚丹韵 解放日报


本文为《解放日报》原创稿件,如需转载请在文首注明出处。


每一年的春节都很相似,每一年的春节又不相同。习俗有传承,也有转变,总有旧习俗不再,总有新习俗出现。


翻阅建国以来的《解放日报》,那些每年春节期间的新闻报道,告诉我们春节如何一步步演变、最终成为今天的样子。有意思的是,这不只是春节的演变,也是中国如何一步步走来、一步步发展的时代缩影。


在物质匮乏、百废待兴的年代,春节只放3天假,那时候人们以春节不回家、坚持生产,并以增产为荣。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工农业的发展,让物质逐渐丰富,过年能够买到粮油鸡蛋和副食品,就是一件喜闻乐见的新闻。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带来了消费观念的巨大转变,人们开始到饭店吃年夜饭,开始春节期间出门度假,开始开展各种娱乐休闲活动。而时至今日,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吐槽春晚、发电子红包,成为了多元化生活方式中的一个春节新“节目”。


每一年的春节,发生了什么、提倡了什么、欢庆着什么,都是一条充满历史记忆的轨迹。


每一年的春节,一次次唤醒民族的集体记忆,一次次传承中华儿女的价值观念,但它又是动态的,正是活泼泼、充满祝福的生活本身。



1991年2月15日大年初一的《解放日报》上,头版头条是《邓小平杨尚昆李先念同志与上海各界人士共迎春节》。这是小平同志第四次在上海过年,从1988年到1994年,他一连7年在上海过年。


版面右下角,刊登了署名“皇甫平”的评论员文章《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文章最后激情洋溢地写道:“愿辛未羊年以名副其实的‘改革年’而载入史册!”这篇文章与随后发表的几篇评论一起,构成了名震一时的“皇甫平系列评论”,一扫当时舆论上对改革开放欲言又止的沉闷气氛,旗帜鲜明地歌唱改革,推动改革。


当日的《解放日报》上,画家程十发为本报创作的《大吉羊图》也十分引人注目。此外,一则短消息报道,本报和玩具七厂正联合举办羊年送“吉羊(祥)”活动,凡本市当天出生的新生儿都将得到一只“吉羊”玩具。


1950年,春节期间断续上工和护厂的工人。



1960年春节,上海市军民联欢晚会。



1965年春节前的上海市场。



  1983年,上海禽蛋公司为春节市场准备了蛋品850万斤,比1982年春节增加200万斤。



1996年,环卫工人在清扫黄河路上的烟花爆竹残骸。



2008年春运期间,电力工人在电力故障现场抢修。

(均为《解放日报》历年春节前后刊登的图片)


1950:去陋习50:去陋习


1950年的春节是解放后的第一个春节。“革故鼎新”,当是这个春节的最好写照。


据当年2月12日《解放日报》报道,考虑到过去春节中的一些陋习很可能因袭流行,当时的苏南行政署特意发布通令,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广泛地向群众及乡村干部进行宣传教育:过去伪乡保长要群众送礼请酒是一种敲诈剥削行为;今天人民政府的干部为人民做事是义务与责任,群众毋须给自己的干部送礼请酒,即使群众自发赠送,亦应婉言谢绝。


这个春节如何过?政府倡议要大力开展文娱活动,尤其是群众性的拥军优属运动,组织群众到各种正当的文化娱乐组织里去,至于开场聚赌,则严加禁止。应提倡节约、朴素,带领群众生产兴家。


1958:不回家


1958年的春节,一切百废待兴,提倡百万职工勤俭节约过春节。


上海作为工业重地,一百多万职工在那一年打破常规,“春节不回家,节前节后不缺勤”,用实际行动来欢度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个春节。


《解放日报》刊发新华社的报道称,有的厂春节期间组织了检修突击队,对厂里的机器设备大检修。有的厂在放假的3天内增产。有的车间退掉了年夜饭,改以茶话会。这是大生产时代的春节,以劳动为光荣,以增产为荣耀,这样的春节,体现的是建国初期工业化发展的一个侧面。


1969:革命化的春节


1969年的春节到了,担负当时南市区军训任务的上海警备区某部二连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们,“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忠心”,“满怀新的战斗豪情”,都紧张而又愉快地行动起来了。


2月18日《解放日报》上一篇题为《颗颗红心向太阳》的通讯这样描写:(战士们)有的写红色家信,向亲人汇报在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里成长锻炼的成果;有的“一帮一,一对红”,开展了谈心活动,交流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体会;还有的到学校和工人宣传队、革命师生一起开讲用会,吃忆苦饭,带领革命师生到农村去慰问贫下中农。


1978:访贫问苦


1978年春节,《解放日报》用大幅版面,报道除夕之夜访孤儿、孤老的故事。人们来到南市区草鞋湾路孤老陈奶奶家,向她祝贺新年,又到从小失去父母的三姐妹家慰问。她们在党的阳光照耀下,过着幸福的生活,与邻居阿姨一起欢度春节。


“孤儿不孤,孤老不孤”,使我们子孙后代永远不再受苦受难而努力奋斗,是那个时候的主旋律。建国以来,每到新年,访贫问苦就是重要的节日问候,这个传统一直持续至今,未曾改变。


1979:回家团圆


“除夕年年有,今年分外欢”。1979年的春节,海外侨胞归来探亲人,骨肉团圆成为那一年津津乐道的主题。在1月28日一篇题为《日夜盼望和台湾骨肉兄弟团圆》的报道的末尾,引用了一首采访对象作的诗:“久别的亲人啊!日夜盼望着团圆!”


1983:央视春晚


1983年的春节,央视春晚首次出现在全国观众的面前,这一形式此后成为每年中国人除夕夜的新民俗。然而彼时,大部分人还没意识到春晚的开创性。春节前,《解放日报》仅仅报道了一条消息,预告中央电视台专门组织了两个别开生面的文艺节目,一个叫《春节联欢晚会》,一个叫《新春乐》。


也是1983年的春节,工农副业发展迅猛,首次让上海的春节市场上商品充足。春节市场的繁荣景象,被誉为“20多年来少见”。上海人能过上一个“富裕年”,是当时春节令人喜笑颜开的大事。


1988:旅游市场火


1988年春节前夕,沪上各大旅行社纷纷推出新航线:东方旅行社首次推出广东海南岛12日游;上海铁路旅游总社开辟柳州、湛江、佛山、海南岛半月游;江陵旅行社开辟新增贵阳、昆明、黄果树大瀑布等路线内容……旅游市场一片春意。


与此同时,也有无锡公交公司员工致电解放日报社:“游客不遵守社会公德的现象在无锡公交车上曾发生过多起。春节将临,上海人外出游览应注意文明礼貌,不要因个别人行为、言语不端而败坏了上海人的声誉。”


1993:年夜饭新吃


1993年的除夕夜,解放日报记者来到著名的楼外楼菜馆,只见这里顾客盈门,笑语声喧。一名机关干部说:“早在10天前就预订了,再迟一点就轮不到。660元钱订一餐,虽说价高点,可手头比往年宽裕,一家人吃得轻松,还能卡拉OK、跳舞,值!”杭州格兰酒家、南方大酒家、海丰西餐社、福禄寿大酒家、便宜坊烤鸭店等都是“客满”。西子湖畔的中华饭店,精心推出了2000元一桌的高档“年夜饭”,预约者也不乏其人。


年夜饭有了新吃法,当然,在家里吃年夜饭的仍然不少。百年老店奎元馆自有妙法:把临时分店开到了居民家中。他们在店里配好佐料,送到家里现烧。


1998:消费时代


1998年的春节,一个改革开放下的市场经济向我们走来。丰富的物产,点燃了人们在春节时的消费激情。《解放日报》以《上海人好口福》为题,记录了“1997年人均消费水果超过70公斤”“货源接踵涌来,售价一路走低”等信息。市场活跃、消费结构变化,大街小巷所能感受到的,是热气腾腾的消费,琳琅满目的市场。一个崭新的消费时代从那年的春节起,拉开了帷幕。


2001:慈善


2001年,新世纪第一个春节来临之际,“慈善”成为新年慰问帮困的另一个近义词,但是慈善的内涵显然更为现代化和国际化。


那一年春节前夕,《解放日报》刊登了本市举办2001年慈善募捐系列活动的消息,介绍了电视台用24小时直播的方式,全程展现“蓝天下的至爱”活动。


从这个春节起,人们渐渐接受和理解了何为“慈善”,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不是对弱者居高临下的同情,它诉诸平等、尊重、公平、透明。这是一个传统熟人社会渐渐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标志之一,也是一座汇聚百万陌生人的特大型城市欢度春节的一种特殊方式。


2003:保姆荒


2003年,一个新名词频繁在春节前被提及,那就是“保姆荒”。据测算,上海市拥有400多万户家庭,其中40万户需要家政服务人员。在当年1月19日的《解放日报》第2版上,发出了“市场家政谁来补空缺”之问。外地户籍家政服务人员纷纷回乡探亲,本地家政服务人员能填补真空吗?文中给出的答案是很难。即使是中高级家政服务市场正悄然起步,但是面对春节回家的“硬需求”,任何“软措施”都显得苍白无力。


保姆荒的背后,是城乡二元结构、劳动力人口流动的现实。由此而来的各种“用工荒”,自21世纪初,随着城市发展,就一直是萦绕心头的“老大难”。从那一年起,每年的春节前后,各种“荒”都成为了常谈常新的新闻,也成为一座城市难以克服的年关之坎。


2008:雪灾中的春运


2008年,《解放日报》的春节报道聚焦特殊的春运。一场50年罕见的冰冻雪灾,阻挡了归乡的步伐。如何安顿车站内密密麻麻的滞留旅客,如何及时恢复交通运输,如何顺利接上水电煤,过上正常生活……这些原本最底线、最平常的要求,一时成为受灾地区的头等大事。有旅客退掉车票放弃回乡,有电力工人奔赴荒山野岭紧急抢修,其中的一些甚至倒在冰天雪地中,永远也起不来了。


公益广告中这样说:上海就是你的家,这个春节留下来过年!许多人度过了第一个孤身在外、不见乡亲的新年。因为风雪,全国数百万人选择滞留异地。如何让他们过好这个特殊的新年,每座城市都在为此绞尽脑汁。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短短几天内接受的社会各界捐赠款物达1400余万元。向外来人员免费开放展演和游乐设施、送万张电影票到建筑工地、为外来年轻人举办“新春交友派对”、组织洋山深水港郊游……这一年的春节荧屏上,除了姹紫嫣红的迎春节目,除了吃喝玩乐的新年特辑,“异地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


2014:互联网时代的新民俗


2014年春节,《解放日报》介绍了互联网时代的新民俗——微信红包在春节期间悄然兴起。这个社交平台上的小功能,短短几天,点燃了人们拜年的热情。新年祝福与“讨红包”齐飞,手机须臾不敢放下,甚至有人连年夜饭都顾不上吃。新年祝福的味道究竟是变得更浓还是更淡?大概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同样是2014年,春晚首次请来“外援”——冯小刚导演,却依然阻挡不了它在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变成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春晚不再成为热点,吐槽春晚才是热点。娱乐和民生如何平衡,严肃和恶搞如何杂糅,“春晚”负重太多,太累。


欢迎关注“解放日报”

解放日报是上海市委机关报,是您了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第一选择。解放日报精彩内容每日推送,更有精彩互动。


添加办法:微信“朋友们”-“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输入关键字“解放日报”-加关注。


上海政经风云,一键关注掌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