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bxss.me
3
/etc/shells
4
@诉说趣闻
5
@纽约时间
6
search
7
http:bxss.me/\
8
file:///etc/passwd
9
http:bxss.me/
10
/\bxss.me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bxss.me
3
/etc/shells
4
@诉说趣闻
5
@纽约时间
6
search
7
http:bxss.me/\
8
file:///etc/passwd
9
http:bxss.me/
10
/\bxss.me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毕业论文辅导| 你又不是伞,硕士论文|毕业论文|博士论文|课题论文不行就被硬撑了,靠谱的辅导机构才是晴雨伞!
血压不降、麻药不睡?上海三甲主任质疑集采药质量引热议
全球消费遇冷!法国原瓶进口AOP红酒,只卖几十块!赠电动开瓶器!
年底甩货,超强清仓!华熙生物胶原贵妇精华,99元抢3盒!
清仓捡漏!品质控福利,100支纯棉四件套3折抢!丝绸般质感,享受“五星级睡眠”。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有医生感染禽流感死亡?10年前的谣言,进化了10多个版本
上海辟谣平台
解放日报
2023-04-19
近日,上海辟谣平台收到大量网友留言询问,网传“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医生昨天凌晨四点二十一分因H7N9死亡,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以及“华医院崇明分院昨天凌晨二十三分,二十三名男女感染ng病毒死亡,最大的35岁,小的1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隔离”等两条消息是不是真的。还有部分网友认为,这是假消息,但仍希望上海辟谣平台澄清一下。
后台收到的部分留言
经核查,这两条消息都是谣言,而且是反复出现、反复被澄清的谣言。
针对这两条消息多次死灰复燃的情况,上海辟谣平台进行了溯源和调查,希望通过分析这两条谣言,帮助公众更好地识别它们;也希望下次再看到类似消息时,网友们能理直气壮地站出来,主动告知传谣人:它们是假的。
10年前的谣言,进化了10多个版本
经了解,近期包括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在内的上海各大医院中都未出现医生感染H7N9病毒死亡情况,也没有23人病人感染ng病毒死亡的情况。
同时,“华医院崇明分院感染事件”的消息本身漏洞百出:第一,上海并无“华医院崇明分院”,疑似为“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漏字的结果,而该院近期无相关事件。第二,“ng病毒”的说法不准确,这或是指“ng阳性”,指的是淋球菌感染。不过,淋球菌是一种人体寄生菌,本条谣言却称该病毒来自香蕉,完全是无稽之谈。第三,该谣言“提醒”避免感染的方式是不吃南汇的香蕉,但南汇并不产香蕉。
上海辟谣平台进一步溯源发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医生死亡”谣言始于2014年。当时,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通过微信公众号辟谣:该院不存在相关事件。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在2014年发布的辟谣信息
至于“华医院崇明分院感染事件”的“源头”,由2018年河南商丘夏邑县男子郭某某编造。当时,郭某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夏邑县公安局行政拘留10日。
2018年夏邑县公安局对郭某某造谣的通报
近10年来,这两条谣言虽屡被澄清,但经常死灰复燃,历经了10多个版本的“迭代”。比如,谣言中的医院名称、感染人数、病毒名称、涉及地区及食物等,西瓜、樱桃、草莓、香蕉、桃子、鸡、鸭等都被造谣说不能吃,吃了会感染病毒;而“感染”的病毒名称各不相同,甚至出现了子虚乌有的“SB250病毒”等。
但不论文字怎么变,其核心仍是谣言。所以,公众若看到类似格式的消息,基本可判断为谣言:“XX医院昨天凌晨X点X分,X人感染X病毒死亡,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中央X台电视新闻已播出,暂时别吃X,目前有X人已感染。收到后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
谁在传播谣言?
对于这两条谣言的“原始版本”和“迭代版本”,多地媒体都曾澄清。为什么屡禁不止?
一个重要的原因,与传播方式有关。
调查发现,这两条谣言大多以“发言”的形式出现在圈群中,并非来自自媒体平台。由于圈群聊天以“熟人/半熟人”为主,所以看到“熟人/半熟人”传播这一消息时,旁观者即便心存疑虑或明知是谣言,碍于情面,往往也不会直接反驳。
“我是在业主群里看到这条消息的,不太相信,就问了一句‘这是真的吗’,对方没回答,我也就不好意思追问了。”向上海辟谣平台发来询问信息的粉丝王女士说。
“我妈把这条消息发在家族群里,我直接和她说是假的,但她不信,还说‘小心点总归没错’。所以希望你们辟谣,我能把辟谣信息转发到家族群,希望老太太不要再乱转发了。”发出“求辟谣”消息的粉丝蓝女士说。
当上海辟谣平台追问王女士的邻居、蓝女士的母亲这两条消息的出处时,他们都说,是从其他聊天中看到的,并不知道准确出处,也不存在造谣传谣的故意,只是想提醒别人。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这类消息的传播者往往是“道听途说”“顺手转发”,并非恶意造谣,所以很少会被追究责任。于是,类似消息像烧不尽的野草,隔段时间又会面世。
谁来制止谣言?
但是,真没办法制止这类谣言了吗?或许,要有点“人人有责”意识。
一方面,多渠道获取信息、多渠道验证信息,能增强对谣言的识别能力。
从上海辟谣平台后台收到的留言看,很多网友对最近传播的这两条消息都持怀疑态度,只是希望再多一条“官方认定”。
很多转发者传播这类谣言,是因为过于相信“口口相传”,认为社群聊天里的“熟人不会骗我”“熟人有根据才转发的”。殊不知,如果追问这些消息的来源,对方通常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然而,在“随手转发”异常便捷的今天,“口口相传”的准确性已经大打折扣。提高防谣意识,要有多渠道获取信息、多渠道求证信息的意识。
例如,对类似“XX医院有人感染X病毒死亡”类型的谣言,官方媒体和机构都曾多次辟谣。收到这类消息后,在网上检索一下,就会发现很多辟谣信息,谣言也就不攻自破。
另一方面,不要被感情绑架,主动向谣言和传谣者说“不”。
类似“XX医院有人感染X病毒死亡”的谣言其实很拙劣,但造谣者的一句“转发给你关心的人”,感情绑架了不少转发者。从部分网友的介绍也能看出,很多时候碍于情面,未能指出传谣者的错误做法。
这恰恰为“旧谣新传”提供了土壤。如果在传播这类谣言的聊天群中,有一个人能主动站住来,澄清谣言并制止传谣,或许能让更多的人避免被误导。其实,从情感的角度看,直言不讳地揭露谣言,才是真正的关心。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上海辟谣平台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泰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