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放日报上海“十三五”规划首场大讨论:未来五年的数据目标怎么定

2016-01-06 解放日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17907s65i&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上海“十三五”规划编制进入冲刺阶段。“十三舞是什么舞”?我们都知道,“十三五”规划会制定GDP增速目标等一系列宏观数据,与宏观调控政策、经济走势发展、国民生计都息息相关。这些数据目标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如何让这些数据目标与老百姓的“体感”相一致?数据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现象?特别是在经济艰难的当下,如何让这些敏感的经济数据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今年,2016年解放日报高端经济沙龙的首场活动举行。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根据上海“十三五”规划工作总体安排,解放日报在本市“十三五”规划大讨论总体框架下,开展系列研讨活动。我们邀请到三位重量级嘉宾——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刘稚南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秦丽萍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副院长吴力波教授。这三位,是上海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分析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从专业角度,结合公众关注的热点,展开深入阐述,共同展望上海“十三五”的未来。


这次研讨会,嘉宾们走进解放日报刚刚全新亮相的数字演播室,在聚光灯、摄影机前畅所欲谈。这次尝试中,他们不仅分享了精彩观点,更见证了解放日报全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的一个新起点。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刘稚南表示,民众不信任统计数据,主要是因为不了解数据的生产过程。人们往往只关注统计的结果,即数据本身,而不关注统计方案的制定,即数据是怎么来的。在发达国家,统计是一门公共学科,一般的公民很早就了解到GDP、CPI的含义,中国在这方面的教育还不够。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刘稚南


他记得美国学者黄仁宇曾说过,现代社会是用数据说话的社会。数据背后的含义,是一套完成的统计方案和系统的统计知识。在我国,领导干部最需要了解统计知识,党校应该成为统计宣传的重要阵地。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秦丽萍认为,“十三五”规划中的指标体系既完整又相对独立,可以概括为“三层塔形结构”。首先是独立的核心指标。这一类指标在文件中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具有预期、约束的功能。二是综合性指标,在穿插于规划的行文中间,以零散的形式出现。三是专项指标,出现在“十三五”专项规划当中。讨论“十三五”规划的指标体系,主要是指第一部分核心的指标。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秦丽萍


核心指标分为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和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的指标相比,“十三五”规划的核心指标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在综合性更强。减少的项目,主要是一些反映经济增长的项目,这代表市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宽容性更强了。


另外,核心指标中,约束性指标数量和比重都有明显提高。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必须做的事情,这是政府对老百姓的庄严承诺,体现了政府的责任和担当。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副院长吴力波教授表示,“十三五”最大的目标是GDP目标,国家虽然不进行GDP锦标赛,但增速仍重要。如果还要依赖原有的统计体系,最大的问题就是采样体系——样本和经济总体有很大差距,但大数据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副院长吴力波教授


大数据对宏观经济的预测主要作用体现在它能最大整体地反映整体情况。大数据第二个作用是实时性,传统式样本数据,不可能做到实施监测,但经济波动实时发生,大数据是很好的工具,为阅读指标走向做实时监测支撑。第三个作用在于覆盖性,统计指标中无法覆盖到很多问题,比如关于地方统计和国家统计“数据打架”的问题不好解决,大数据可以折射出隐形经济活动、地下市场等发展动向,捕捉传统统计方法难以覆盖的领域。

作者:徐蒙 唐烨 张帅 张青

编辑:宋慧

图片摄影:海沙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