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下乡 | 呵护童心,筑梦同行
又是一年盛夏之际,东林学子走访全国各地,深入基层,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线上线下联动助力社会实践进程,个人与云组队灵活投身“三下乡”,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不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他们将青春与热情,融入在社会实践中发光发热,将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助力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展现东林风采。实践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色,成果卓著,受到中青网等主流媒体报道,此文仅选取了一篇优秀成果进行展示,快来一睹我校学子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用青春热血书写的精彩篇章吧!
团队名称
辽阳沈阳赣州大理柳州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行动
队长信息
园林学院 胡婧怡
2020年的暑假不同于往常,有疫情走过留下的湿哒哒的脚印,有洪水褪去又吹来的阴云,有彗星拖着笨重的慧尾划过的痕迹。幸运的我在国家及时有效的应对政策下,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没有被新冠肺炎击中,仅仅是在它的影子里度过了2020的上半年。媒体新闻中的天灾人祸并没有阻止喜怒哀乐的穿梭,时间在赶时间,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如约搭载着我驶过一段人生公路。
去社会实践吧
我总是乐忠于写计划而疲于执行,眼看暑期过半,本该如清单上丰富多彩的我的生活并没有完整地跳入现实,沮丧和懊恼时不时跳入我的大脑。紧接着,学校下发的文件给了我一个脑瓜崩。“去社会实践吧!”脑瓜崩如是说。在被动中主动是我的常态,很快我便加入了暑期“三下乡”助力疫情防控与社会发展行动的队伍中,并成为了一个五人小组的负责人。
大朋友与小朋友
几天后,我联系到了由赣州市义工协会作为执行机构,由壹基金资助建设运营的儿童服务站(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西域华城站点)。站长告诉我:“随时都可以来。” 由于疫情原因,本次社会实践是云组队,我无法在网络的世界获得现实意义上的陪伴,于是找来了最好的朋友一起开展志愿活动。就这样,两个大朋友与一群小朋友的奇妙时空诞生了。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上舞蹈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子玥 摄
他们都是附近小镇居住的孩子,很多是留守儿童。孩子们很喜欢去服务站,也很喜欢站长姐姐和教课的老师,有些大一点的孩子拎包似的拎着自己的弟弟妹妹就来了。虽然每天安排的课程只有两个小时,但很多孩子会在那里玩一个上午甚至一整天,站长也愿意守着孩子们一整天。在与他们接触之前,我以为“留守儿童”这个词的重点在“留守”,相处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留守”只能是修饰,中心是“儿童”。
胡老师会魔法
在志愿活动中,我和他们一起上过了舞蹈课、手工课、数独课、美术课,还有幸成为了“胡老师”,手忙脚乱地给孩子们上了一节折纸课。有的孩子学什么都特别快,眼里闪着惊人的潜力,有的孩子年龄小跟不上,迈着三年前才学会走路的小腿来找老师帮忙的样子可爱到让人想翻个跟头;有的孩子爱哭也爱笑,有的孩子板着小脸,把情绪和想法都藏在心里;有的孩子善于交往善解人意,有的孩子从早到晚天马行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孩子们各有各的不同,不同的善良,不同的自由,不同的纯粹,不同的好奇。
图为儿童服务站手工课课堂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子玥 摄
我们还给来到服务站的孩子们签到签退。为了不让孩子们忘记签退登记,站长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一个心愿本,每次签退都会得到一个印章,集齐了十个就能换一个小礼物。从此以后,很多孩子能记起要签退,却也有很多孩子忘了带心愿本。当一个事物格外美好的时候,人们很难不认为它会一直存在下去,孩子们的天真就是这样的事物。有人说,七岁看老,明明一个人的人生总会有迹可循,我却无法想象他们长大后的模样。到这里的每个大人都会变成孩子,好像从未长大。
图为志愿者给孩子签退登记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子玥 摄
在一次课后,我们帮孩子们挂起了一面用尼龙绳编成的作品网,上面夹满了孩子们手工课的作品,每幅作品的色彩与节奏都是明亮的欢快的,就如同他们本身。
图为孩子们的手工作品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子玥 摄
让留守儿童形象饱满起来
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从整体上看,留守儿童是社会问题;而当我走进整体,蹲下来凝视这个群体中的个体,我发现他们不仅需要被关爱、被照顾,也和其他的所有儿童一样爱玩、充满好奇、会调皮也会任性。我希望留守儿童群体在大众眼里是饱满的、略有特殊的儿童形象,而不是提到这个词语便只有悲伤和叹息。一个完整的形象可以激发更多的共鸣和善意,愿社会的发展能让他们不再“留守”,永远“儿童”。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