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下乡 | 传红色革命之魂,燃乡村振兴之光
又是一年盛夏之际,东林学子走访全国各地,深入基层,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线上线下联动助力社会实践进程,个人与云组队灵活投身“三下乡”,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不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他们将青春与热情,融入在社会实践中发光发热,将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助力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展现东林风采。实践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色,成果卓著,受到中青网等主流媒体报道,此文仅选取了一篇优秀成果进行展示,快来一睹我校学子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用青春热血书写的精彩篇章吧!
团队名称
东林晋乡行团队
队长信息
文法学院 王宇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作为贫困区的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马家窑村,深度挖掘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凭借固有的红色遗址文化,发展红色旅游,走出了脱贫致富之路。为学习当地红色精神和发展经验,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八月下旬,由忻州地区的东北林业大学学子组成的“东林晋乡行”实践团队,前往马家窑进行实践调研,寻访脱贫致富路上的“筑梦人”,与当地农户、游客进行交流,发挥专业所长,为当地发展红色旅游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注入新活力。
传承红色基因,开创致富之路
马家窑曾经是一个革命的摇篮,抗战时期这里全民皆兵,涌现出了以郭继承为代表的许多民族英雄。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情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马家窑人。但囿于山路崎岖,地势偏远,这里出产的农牧产品难以外销,很长时间内处于自产自销的状态,当地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僵局,成为当地县里典型的贫困村。
实践队队员对马家窑村长进行采访,了解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这里的发展出现新的转机,他们立足于当地红色文化优势,建设影视拍摄基地,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让鲜为人知的马家窑名声大涨,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牧产品的销售,使得马家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不断向前。但是疫情的爆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影视作品的拍摄,游客数量的也大大减少。
图为实践队队员对马家窑村长就当地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进行采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范宇骁 拍摄
对接直播技能,拓宽产品销路
随着客流量的下降,当地的消费潜力受到冲击,许多农户面临着农产品销售受阻的问题。实践队队员通过对当地几家农户的走访,了解到当地海拔较高的地理优势,使得这里产出的农作物尤其是小米的口感极好,营养丰富,往年不仅能够畅销,地处景区更能卖出好价钱。但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游客数量大幅减少,同时游客在食品购买上又是十分谨慎,所以非常担忧当地农产品的销售问题。
当实践队员为其提议“直播售货”这一新技能时,许多农户连连点赞。虽然在疫情期间很多农户也观看了一些平台上直播售货的视频,看到屏幕前的购买量不断上升自己也很羡慕,但是由于自身从未接触过直播技巧,不敢乱点,所以一直没有尝试。为此,实践队队员当即在现场教起了直播技能,分别从抖音、快手两个平台上一步步教会了一位村民如何进行直播售货。不久,一家农户的门前就聚拢了好多村民,都想尝试学会这一技能,实现自己在家或在地头间就可以直播售货的心愿。
图为实践队队员教授当地村民直播售货技能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宇 拍摄
严格疫情防护,确保主客安全
疫情期间,当地村民和游客之间出现了隔阂,村民担心外来游客会带来传染病毒,游客也担心当地村民接待的人多且杂,存有隐患。队员在入户采访中了解到,村民看到很多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佩戴口罩,内心十分担忧,使得自己在村里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同时在对游客采访中,一位游客讲到:“第二次来了,很明显地感受到当地村民的热情有所下降,一些农民在摆摊售货中口罩带的很随意”。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村长的同意下于进村路口处张贴疫情防控警示海报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昕 拍摄
为此,实践队集思广益,通过对马家窑景区照片的搜集,以及疫情防护知识的总结,队伍里广告学专业的学子也通过专业所长,制作了疫情防护的宣传海报图,并在村长的同意下张贴在入村路口处,警示进村游客严格佩戴口罩,积极配合体温检测。同时通过走访当地临近游览区的农户,为其讲授如何通过正规渠道买到质量合格的口罩,以及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助力当地旅游业能够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更加安全、健康、持续地发展。
图为实践队与马家窑村长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宇 拍摄
此次调研,实践队对马家窑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脉络有了一定了解,结合当地在疫情期间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群策群力,发挥专业所长,为当地红色景区制作了宣传视频和疫情防控宣传海报;通过教授当地村民直播技能、口罩购买和佩戴方法、疫情防护知识等内容,并且就当地红色资源保护、红色旅游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发展与当地村干部、村民进行探讨,提出了新的理念和建议,从多个角度共同助力马家窑继续推进乡村振兴。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