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下乡 | 了解大同黄花产业 聆听云州脱贫故事
又是一年盛夏之际,东林学子走访全国各地,深入基层,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线上线下联动助力社会实践进程,个人与云组队灵活投身“三下乡”,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不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他们将青春与热情,融入在社会实践中发光发热,将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助力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展现东林风采。实践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色,成果卓著,受到中青网等主流媒体报道,此文仅选取了一篇优秀成果进行展示,快来一睹我校学子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用青春热血书写的精彩篇章吧!
团队名称:唐家堡村扶贫调研小分队
队长信息:林学院 彭德才
2019年,山西省大同市推荐的“大同黄花”产业扶贫经验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产业扶贫典型范例,云州区的唐家堡村正是促使黄花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地。到如今2020年恰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为深入了解家乡黄花产业与唐家堡村脱贫之路,东北林业大学唐家堡村扶贫调研小分队,于8月19日奔赴唐家堡村展开调研。
在开始调研之前,调研团便已了解到,大同市云州区曾是国家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其辖下的唐家堡村是闻名全国的“黄花之乡”,已有600多年的黄花种植历史。
19日上午,调研团乘车40多公里抵达唐家堡村,向村委会说明来意后,干部们欣然给予帮助,首先是郭副主任带领调研团走访几位当地的贫困户。调研团采访时基本上已经过了黄花的采摘时节,只有零星黄花散落在田间,王奶奶也刚从忙碌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她向调研团介绍黄花采摘十分艰辛,都是半夜十二点左右去地里采摘,一直劳作到太阳出来,采回来又得马上“蒸”黄花和“晒”黄花,一天都不得闲。随后采访的张大爷对此也笑道:“天阴下雨,就是那营生,每天反正也没个消闲空儿!”,当时家中只张大爷一人,调研团注意到张大爷身有残疾,腿脚并不灵便,不敢想象在地里劳作又是怎样的情景,调研团帮张大爷打满水缸的水后,答谢离开。
图为调研队员采访村民王奶奶,听取百姓心声。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杜宇 供图
返回村委会后,调研团拜访了驻村第一书记师书记,了解扶贫情况,与师书记交流中知悉,自2016年全村大规模种植黄花以来,5234亩的耕地面积仅黄花就种植了4200亩,调研团疑惑家家户户情况不同,如何实现如此大规模的黄花种植?原来有能力种植黄花的村民由个人管理黄花种植,由于特殊原因无力种植的,可以将土地流转出去,交给别人种植管理,或者参加合作社,由合作社帮忙种植经营,最后与老百姓分红,还可以采用其他产业如奶牛养殖来帮扶百姓。
为进一步了解黄花产业,调研团来到黄花种植基地展开实地调研,发现黄花经太阳照射后,花柄就会丧失那股“脆劲儿”,变得柔软,不易采摘,差不多临近正午时,那成熟的大黄花便会开花,不仅丧失了经济价值,还会掩盖其他应该被采摘的黄花,即“金针形态”的黄花才有用。郭副主任向调研团介绍老黄花在6月23、24日左右开始采摘,小黄花差不多到了7月3、4日开始采摘,整个采摘期可长达40多天。我们到基地时,地里的村民正在除杂草,村民说这是为下一年的黄花采摘做准备,调研团向村民借来除草剪也加入了除草队伍,尽管是大学生,但不事稼穑,什么草应该剪掉,如何剪,调研团一时茫然无措,经村民耐心讲解后方勉强会剪,也亲身体会了农活之辛苦。
图为调研团跟随郭副主任在黄花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调研。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杜宇 供图
在种植基地,调研团遇到了唐家堡村原党支部书记——张顺宝,他是云州区规模种植黄花的第一人,他向我们介绍早在2009年政府便已经开始扶持黄花产业,种一亩补贴500元,但当时大多数老百姓也并不看好这个产业,担心费人费力还赚不到钱,黄花产业发展缓慢。2013年,张书记顶住压力,以身作则,靠流转来的300亩土地开始了当时全区最大规模的黄花种植。经历两年的亏损后,2015年,黄花价格涨到最高点,一斤高达29.5元,年收入可达百万,张书记种植黄花的成功范例以及相继出台的一系列补贴政策,令村民打消了疑虑,从2016年开始,全村便开始黄花的大规模种植,政府也帮助安装喷灌、分发化肥、补贴种植费和劳工费、建造冷库和晾晒场地,随着产量与质量齐飞,大同黄花的品牌也越打越响亮。
图为调研队员与张书记交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杜宇 供图
调研结束后,调研团展开交流,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思考。首先是交通安全问题,调研团观察到忘忧大道虽然贯穿村子,直达黄花种植基地,利于黄花产业的宣传,但是交通监管力度有所欠缺,许多旅游车辆或者其他社会车辆进入村子后,并未减速行驶,村民们大都年事已高,对这类问题应避不及,很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调研团认为,应该在忘忧大道过村路段安装摄像头,实施电子监控,另外村子可以安排督导员,对过往车辆进行监督,对超速车辆进行规劝。
还有就是人才问题,调研团从村干部那里了解到,村子里没有返乡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也没有大学生村官,村子里缺少一股新时代的青春气息,村子缺乏人才吸引力。调研团认为,应该制定一些具有唐家堡村特色的人才引进政策,提供广阔的多元施展平台,让各类学有所成的游子愿意返乡和且返乡后能够有所作为,比如有关环境、生态专业的人才,可以助力“生态农业”的发展,有关电商、物流专业的人才,可以帮助拓宽黄花的销路与扩大品牌的宣传,另外,村民大都已年届六旬或者七旬,还要忙碌着异常辛劳的黄花采摘工作,需要精通机械的人才帮助村民们实现机械化采摘,达到“科技惠农”、“科技兴农”的目的。
图为调研团在黄花种植基地合影留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杜科 供图
如今的唐家堡村已全部实现脱贫,幸福正在从黄花流向土地,流向每一户寻常百姓家。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