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东林⑥ | 东林沃土,育我成才

青年媒体中心 东林团委 2022-07-18


为迎接我校2022年的七十周年华诞,学校特组织开展“我与东林的故事”主题征文活动。“东林团委”微信公众平台现设立“我与东林”专栏,定期宣传、展示征集到的学生优秀作品,欢迎我校学子继续踊跃投稿,共同为东北林业大学70周年校庆书写记忆深刻而美好的一页!具体投稿须知请见“阅读原文”。


《东林沃土,育我成才》

我是浙江人。当我听说被东北林业大学录取时,兴奋的同时又有一丝愁绪:路远迢迢,跋山涉水,迥异的衣食住行,需要适应的生活习惯……然而愁绪毕竟只是愁绪,当我踩着这片土地之时,亲切与温暖便成了我心中的主流。

或许是被学校的浓郁的学术气息打动吧,心中时常有股力量鞭策着我学一点、多学一点、再学一点。我喜欢找个安静的地方学习,但寝室楼的自习室总是人满为患,因而我有时便要走上一刻钟去图书馆。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看着银装素裹、玉树琼枝,我不时会骄傲一下:“这样冷的天气还去图书馆,我真是勤奋啊。”但每当我看见周围的行人——他们同样肩背行囊,步履匆匆,我顿时觉得没什么可骄傲的了。习近平总书记曾嘱咐广大青年:“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在东林,“学参天地,德和自然”便是对其最好的诠释。为了增长才干、报效祖国,东林学子总是踏在求知的路上。

东林的老师们热爱教学、喜欢学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老师们将校风铭记于心。作为学生,我在课堂上对此感受尤为深刻。几乎每堂课,老师都会早早地来到教室,开灯、擦黑板、分发材料。材料内容很新,通常由几个问题开篇,引导学生们思考;往下会结合着基本原理,有时则是相当新颖的前沿理论。单单这些材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但本着对教育、知识的尊重,每一位老师都不辞辛劳。上课过程往往形式多样,因为老师鼓励学生们进行互动,也非常喜欢和学生讨论问题。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标注为“考查”的课程,因为这些课往往不用考试。但我却没听说过哪位要上“考查”课的老师因此降低标准。“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有这样负责的老师,我们何愁不能成才!

在东林的日子大多白雪苍茫,这对来自南方的我来说有些不大习惯,我的家乡很少下雪。意外之喜是即使在最寒冷的天气校游泳馆也开放。这在南方是罕见的,因为那大多是露天泳池,在空暇之时我常常去游泳。我们外语学院的主要教学楼是文博楼。因为地处南校区,相对而言更为僻静。不过,这要求我们更加“自食其力”。许多清扫活动,在阿姨忙不过来时,就需要我们帮忙。一次雪下得很大,足有半米多高,阻碍了通行。大家伙便商量着,借来铲雪工具,齐心协力做好清雪工作,为东林校园的美好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我在东林的时候,父母总是打来电话,问我有没有“心焦”(在我家乡的方言里是“想家”的意思)。我都会说没有以便他们安心。没有“心焦”是不可能的,但东林的亲切与温暖包容了它,也孕育着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东林这片沃土上,我要耕种,要奋斗,结出更多更丰硕的果实,为青春、为梦想不负韶华。

作者:朱家陆,外国语学院2020级英语专业一班团支书。


往期精彩回顾



文字:朱家陆编辑:李佳真校正:白泽卉审核:徐杨 蒙萸伊责编:朱津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