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过年看热闹,现在过年……”
今天是大年初六,春节仍在进行中,“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的景象随处可见,丰富的年俗文化活动,为春节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增添了无限的光彩,承载着中华民族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体现着举国同庆的欢乐景象。同学们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体会,不断总结凝练出我们身边的年俗、年味和家风,表达了东林学子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心。
《扫房子》
扫房子这天是百姓约定俗成的掸去灰尘,除旧迎新的日子。除了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之外,农村俗语:“腊月不扫尘,来年招瘟神”。按照民间的说法,过年之后诸神下界,其中也包括大家非常讨厌的瘟神,而瘟神最爱去的地方,莫过于一些蜘蛛网和比较脏乱的地方,所以家里腊月的时候,如果不进行大扫除到处都是蜘蛛网,来年会招惹到瘟神,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那些瘟神无处藏身自然也就不敢前来。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是每家每户为过年做的充足准备,用干净和整洁一起迎接新年!
02
《贴春联》
撑天柱地两行字,评古涵今一副联。过年贴春联,是中国重要的年节民俗,人们把美好的祝福和向往,一笔一画,付诸红纸上。在山东青岛地区,腊月二十八日,家家户户都会撕掉旧年的对联,贴上新年的期盼,让喜气一点点蔓延开来。将上一年的旧对联撕掉,用小扫帚清理干净,再用大锅熬制的粘稠浆糊将新春联涂匀贴上。一副副红红的春联,不仅散发着浓浓的年味,还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美好愿望。记住这些老一代人留下的传统习俗,让年轻的一代了解并且记住年味。
《挂红灯》
年之序幕,福之瑞临。看红灯笼挂上门户,街头巷尾有了年味。红灯笼就像红红的大柿子,红灯笼下面围了一圈金黄色的东西,像金黄色的波浪,风一吹就像宝宝一样东张西望手舞足蹈。街巷犹如星光璀璨的星河。一盏盏鲜艳明亮的纸灯笼在街巷里闪烁流动,一年一灯笼,十年添祥缘,过年挂灯笼除了图个喜庆,还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景愿,营造出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通过实践,对家乡的传统习俗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第一次以文化的角度去了解这个习俗。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有味道、有温度、有亲情,寓意着团圆美满和万事如意。每到年关,在外工作的人都会在回老家和家人一同吃年夜饭,一道道美食经过一双双巧手在餐桌上缤纷呈现,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品尝幸福的滋味,享受团聚的温暖。在准备、烹制年夜饭的过程中,感知每道菜的来历、寓意,再一次领悟中国传统年俗的博大精深。家家户户的桌上都少不了的是饺子,包裹着营养与亲情,展现了美好的祝福。
《撒芝麻杆》
撒芝麻杆是山东菏泽过春节必做的一件事情。大年初一早早起床就可以看到从大门口一直延伸到庭院的芝麻杆,踩在上面啪啪作响。这种风俗历史悠久,有许多的重要的意义。一是防盗贼。大年初一早晨,家家户户为迎接财神都要将大门都要敞开,在庭院里撒上芝麻杆,踩到会发出声响,以防盗贼的进入;二是踏岁。过节时会有亲戚朋友前来串门拜年,他们在芝麻杆上踩过就叫做“踏岁”,象征着日子越过越好;三是芝麻杆本身蕴含美好的寓意。它意味着来年会“节节高”以及“岁岁平安”。
《赏雪雕》
也许家乡算不上繁华,没有北上广深的灯红酒绿,但是在这座城市中,也蕴藏着属于东北人、龙江人的独特浪漫。新年伊始,对农历虎年的殷切期盼之情,一个地方的风俗不仅仅是人文社会的演变,更为重要的是有自然条件的原始动力,东北的特色气候,造就了东北人的豪爽与东北年俗的特色风格。看到这些冰雪作品,让人不由感叹,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所有在外的游子,看到雪雕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也为家乡的文化感到自豪与骄傲!
《赏冰灯》
在我国的北方吉林长春也有属于他们的特色年俗。梦幻灵动、魅力冬日,长春人过年少不了的活动是赏冰灯,阳光下晶莹剔透、月光里姹紫嫣红,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美好寓意的冰灯为参观的人们带来新一年希冀与好运。在南湖公园,道路两旁挂满了大灯笼,红红火火、鸿运当头。无论何时,这抹中国红都是街边最亮眼的风景线,洋溢着幸福温暖的浓浓年味。共同庆祝冬奥会和新年的到来,在打卡美景、体验冰雪的乐趣中感受独特的风土人情,络绎不绝的人们让平凡的生活幸福了起来。
无论是年味十足的“冻货集市”与灯笼高悬;还是冰雕雪雕的灵动可爱;亦或是吉祥楹联的平仄相对。想来,这年俗便是一切感情的归宿,哲学的基础,回家有了理由,团聚有了主题。“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最后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所得皆所期,所失皆无碍。”
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征稿持续进行中,期待你的参与!
(左右滑动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
编辑:魏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