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海扬波⑥|吕秉臣:“我一个人是渺小的,但是在这个集体里,我做了一件大事,东林人做了一件大事!”
编者按
今年是东北林业大学建校70周年。为庆祝我校70周年华诞,持续推进天涯寻“绿”社会实践,创新构建以林育人新模式,“东林团委”特推出绿海扬波——东北林业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优秀校友事迹集专栏展播,传播优秀校友动人事迹,展现东林人拼搏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35位校友,他们或耕耘绿水青山,或扎根脱贫攻坚,或潜心科研创新,或投身基建前沿……
吕秉臣,男,出生于1940年,吉林长春人,林学家。1958年考入东北林学院。1962年响应国家号召, 他作为东北林业大学毕业的47名大学生之一,奔赴塞罕坝,坚定地选择了艰苦和挑战,将青春和心血倾注塞罕坝,且一干就是24年。
1965年在机械林场的先进苗圃评选中,其负责的响水苗圃获得殊荣,当时的荣誉证书上的题词“身在深山怀革命,艰苦创业引为荣”也让吕秉臣铭记一生。1979年,吕秉臣离开了响水苗圃到总厂当副厂长,主要负责护林防火等工作。
主要事迹
初入大学时,吕秉臣满怀期盼,学校的磨炼培养了其顽强的意志。在学校里,跟着老师一起体验秋收、伐木、挖地窖、夜里在田垄放哨驱赶野猪的生活。初次干农活,一方面使他感觉又新鲜又有趣,另一方面也使他得到了锻炼。
奔赴塞罕坝,吕秉臣不畏艰难,只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塞罕坝的生活环境十分艰苦,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最难挨的便是那漫长的冬季,满山冰雪会切断它与外界的交通联系,最低气温甚至能达到-42℃。正是由于塞罕坝有如此恶劣的环境,所以育苗成了吕秉臣他们所必须克服的一大难关。为了育苗成功,要把握好开春播种的时机,并不间断地观测气象,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可能前功尽弃,没有一个人能在播种前夕睡一晚整觉,经过反复实践,他们最终发明了可以让树苗抵御恶劣气候的方法——全光育苗法。
吕秉臣在塞罕坝上坚守了24年,从技术员到副厂长,从英气勃发的青年到为人夫为人父,并多次被评为先进。他真正地做到了“不负青春, 不负所学”。如今,青丝渐成白发,脸庞满是岁月留痕,他用自己的一生见证了塞罕坝从荒漠变绿洲。老一辈东林人的执着坚守、顽强奋斗,一直在感染着东林的青年学子。
造林是恒久的忍耐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新中国的林业人就是新中国的艺人,“替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这也是新中国的林业人多年为之奋斗的生态目标。塞罕坝气候恶劣,环境艰苦,工作强度大,几乎没有假期,林学学子发扬东林精神,形成了一支以林学学子为特色的技术团队,坚守在林业事业的最前线。1958年高考后,吕秉臣怀揣一纸录取通知书和为祖国林业建设做贡献的美好愿望,带着简单的行囊,迈进了东北林业大学前身——东北林学院的校门。入校之初的四十多天的帽儿山实验林场劳动课让吕秉臣和他的同学们很是难忘,一起跟着老师的步伐,秋收、伐木、挖地窖、夜里在田垄放哨驱赶野猪……他曾回忆起:“我们大部分人没干过农活,四十天的体验又新鲜又欢乐,很累,但又很充实。”这一系列的在校磨炼为他日后选择前往塞罕坝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吕秉臣提供的塞罕坝旧照,拍摄时间约为上世纪六十年代,一排左三刘文仕,一排右二为吕秉臣)
吕秉臣说:“那时毕业都是服从分配,他的同学们都只有一个想法——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理想,就是祖国需要的地方,祖国需要的地方,就是理想。”当时刘成栋校长对他们说:“工作要做出成果,才不负所学,不负青春。”塞罕坝,将吕秉臣这群青涩的大学生锤炼成了敢打敢拼不畏压力的林业工作者;东林青年,将塞罕坝改造成了森林茂密、水草丰沛的绿色明珠。那年,不满23岁的吕秉臣,从哈尔滨出发先坐火车,后转乘汽车,再换大卡车,三天两夜终于到达目的地。加上沙地,路颠簸,吕秉臣和同伴们备受折磨。艰苦的生活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漫长的冬季,满山冰雪会切断它与外界的交通联系,最低气温能达到-42℃,有时候晚间睡下,第二天早上身上甚至会结霜。当地居民认为,这群大学生最多在这里待几个月就得打道回府,可没想到,正是这群大学生,三年、五年、十年……没有一个人离开。
大家被分派到各个工作岗位,吕秉臣的任务是到响水苗圃做育苗工作。响水苗圃是山腰上的一块小盆地,因山泉水叮咚作响而得名。吕秉臣等人的驻地距离盆地20多千米路,他们靠养羊种菜解决基本生活需求, 要出门就得坐牛车。响水苗圃是没有开垦过的生地,加之气候格外高寒, 比之其他同学,吕秉臣的育苗工作遇到了更多困难。在种子破芽期间和幼苗栽种前后,甚至没法睡个整觉。吕秉臣回忆道:“掌握时间比较难,因为栽得早了,低温会冻死幼苗;栽得晚了,生长时间就要被压缩。为了配合下种时间,种子破芽的时机也得控制好。”若天气还没回暖,而种子已经有破芽的迹象,他们就得赶紧把暖炕温度降低,推迟破芽,或者天气已经转暖,而种子的状态还不适合下种,就赶紧把炕烧热一些,催促破芽。即使下种之后也有格外的担忧,若是前一天低于2℃,第二天就要准备预防霜冻,点火升起烟雾驱散水汽,防止霜冻造成幼苗死亡。比起恶劣的自然条件,更难熬的是久居深山,与家人沟通不便。1964年,吕秉臣结婚租住了老乡的房子,一个箱子、一个木头架子、一个水盆,几乎就是小两口的全部家当。响水苗圃人少,妻子在医院的财会工作也十分繁忙,孩子四五岁后,没有幼儿园,也没有同龄的玩伴,就显得尤为孤单,经常自己跑到当地老乡家里去找其他孩子玩。女儿五岁那年,吕秉臣把她送回了吉林老家。结果一次女儿得了肺炎,由于没有长途电话,经过6个交换台他才得知信息,差点延误救治时机。“很多时候家里有急事,往往都是拖了几天才能联系上”吕秉臣说。有时为了解乏,他们常常“苦中作乐”。就地取材敲洗脸盆、玩划拳、打一瓶散装白酒,一人半碗分着喝……在老乡眼里,这群“学生娃”技术过硬,脏活累活也都抢着干,着实可爱。老乡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时常给他们送点山货和自制的粉条等。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塞罕坝已从一棵树到如今的百万亩林海, 从当年“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变成如今的“出门俱是看花人”,而这一切的背后,是老一辈塞罕坝人用激情和生命浇筑出来的绿色屏障。沙地变林海,荒原变绿洲,吕秉臣等老一辈塞罕坝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创造出“绿色奇迹”。如今的塞罕坝,已有112万亩林地、近4.8亿棵树。不仅阻断了逼近京津冀地区的沙源,每年还为京津冀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我一个人是渺小的,但是在这个集体里,我做了一件大事,东林人做了一件大事。”吕秉辰从那张泛黄的老照片上回过神来,他说,我的青春都在那里,老照片上那些青春挺拔的身影,现在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我们在塞罕坝上奋斗的青春故事永远不会褪色。他们用自己鲜活的例子传承着塞罕坝精神,引领一代又一代东林人实践着“替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铮铮誓言。6月26日,在这个属于和兴路 26 号、东北林业大学的特殊日子里, 2019 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学校体育馆隆重举行。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毕业典礼拉开帷幕。
(在塞罕坝建功立业的4位校友重回母线毕业典礼现场,右一为吕秉臣)
1962届林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当年在塞罕坝建功立业的校友——吕秉臣也来到了典礼现场。他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他在戈壁上,战天斗地、植树造林,用青春、汗水书写塞罕坝绿色传奇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新时代的东林人。他发言中鼓励青年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根,深植黑土;枝,向上参天;种,可为食材哺育生灵;干,可为建材美化生活;独棵屹立成顶风斗雪精神坐标,群生则为世界最大人工林——塞罕坝。正如他所钟爱一生的松一般,向上、向善、求真、求实, 滋养着东林的生态,展示着东林人的情怀。
“塞罕坝的精神永远照耀着我们!”是的,吕秉臣等老一辈塞罕坝人的精神也将永远照耀着东林学子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贡献林业人的智慧和力量。
师者寄语
唯有一丝不苟才能抽芽出苗,唯有摸索创新才能抗逆建林。为了让塞罕坝生态得到恢复,吕秉辰校友及其团队敬业、坚毅、奋斗、创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替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铮铮誓言。吕秉辰校友的高尚品格值得我辈青年教师代代传承、代代学习,鼓舞着东林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东林力量、弘扬东林精神。
团队感悟
从技术员到副厂长,吕秉辰校友将24载青春献给了塞罕坝,克服困难,扎实育苗,创新方法,带领塞罕坝人将沙地变林海、荒漠变绿洲。无山不绿,有水皆清,这是新中国林业人的最高理想,更是东林人的执着追求。愿我们都能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永不言败,以吕秉辰校友为榜样,将东林精神传承下去!2019年8月,“东林人之情,塞罕坝之行”团队通过线下对校友进行了采访。
寻访团队:李雨曈 刘嘉琪
指导教师:刘洪良
修订教师:刘洪良
诵读者
年浩
2021级
广告学二班
东北林业大学
校园广播台
播音部部员
漫影时光节目
主播
大学生艺术团
话剧团成员
曾获“校园十佳主持人”荣誉称号
▼更多精彩请关注“东林团委”其他平台!
(左右滑动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
编辑:李晓欣 白穆冉
责编:魏静仪 马营营
审核:付书朋 栗雅琳 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