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景“三下乡” | 16支团队在鸡西、哈尔滨、长春等地开启生态文明之旅

青年媒体中心 东林团委 2023-09-28



2023年暑期,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东林青年用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东林学子积极响应号召、走进基层,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充分展示青年学生社会实践风采,不断增强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引导青年学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东林团委”微信平台将持续推出我校2023年暑期“三下乡”团队实践特辑,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吧!



作为18个团队社会实践主题之一,“学思想助振兴,实调研助生态”主题实践是由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团委牵头组织负责,共计有16支实践团队,共计99报名参加,他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团十九大精神为指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实践调研,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传播科学思想。



01化生先锋队




































指导教师

孙悦

团队成员

马建廷 化学21-02

高天祺 化学21-01

李中昊 应化21-01

张恒瑞 应化21-01

 尹   茹 应化 21-02

周宇宸 电气类 22-03

黄金潇 工设 22-02(讲解员在为成员们讲解鸡西历史)7月18日至21日,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牵头的化生先锋队开展了以“传承历史文化,助力生态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进一步加深了解鸡西的发展史、党史和红色历史文化,品味红色之旅,感受伟人足迹,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了鸡西市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按照时间线学习鸡西地区自旧石器时代以来的文明发展以及鸡西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光辉历程。

(图为队员及老师在鸡西市博物馆与讲解员合影)

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实践团队在鸡西市博物馆中了解到历史上的鸡西市淡水资源短缺,限制了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同学们前往鸡西市水博物馆了解学习到鸡西母亲河——穆棱河的历史以及鸡西地区靠水而生、为水所困并终将因水而兴的发展历程。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发挥专业优势,在水博物馆进一步了解对水资源的处理与保护以及对污水的加工工序,切身体会水资源的珍贵,受益匪浅。

(图为讲解员在为成员们讲解鸡西市的母亲河)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师生实践团队深入了解鸡西市历史文化与密山市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感受鸡西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在感悟中传承发扬红色基因;还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学习淡水资源的利用与处理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转换,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与自然生态文明保护贡献青春力量。在鸡西市的这几天,团队成员去到了鸡西市以及七台河市的饮用水源源头——兴凯湖。在水资源从前缺乏的鸡西,人们面向未来,努力开创先例,体现了敬畏自然、珍爱地球,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尊崇、顺应、保护自然生态,加强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领域交流合作。那么面对今后的生态环境保护,人们要做到共享经验、共迎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人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

图为实践成员为群众做宣讲调研)

02

小花狸-先锋队






































指导老师

孙悦

团队成员

卢羽彤 化工21-02

焦一丹 化工21-01

唐姗姗 化工21-02

张  贺 计科21-01

潘  旸 化工21-0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基层服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理念。2023年7月22日,东北林业大学“小花狸-先锋队”来到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八井子乡公民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小花狸-先锋队全体成员与指导老师及公民村村委会代表合影)

村委会的代表带领实践团队了解村庄并详细介绍村庄中的乡村振兴发展情况。近年来,公民村已陆续将村中的土路和砖头路修缮为水泥路,乡村卫生方面专人专管,乡村厕所的整改也将提上日程。以小见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团队在下午举办了“关爱老年人,免费测血压”的活动。团队成员去卫生所学习正确使用血压仪并向医生咨询准备的宣传单,确保宣传内容的正确性。在测量血压后,团队成员拿出准备好的血压健康宣传单,结合为老人测得的血压数据,为其讲解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血压健康的注意事项。事后,团队调研老人患高低血压的概率,形成数据。

(卢羽彤正在为村中老人测血压)

(张贺正在为老人讲述

保持血压健康的注意事项)

队员们为老人们一一送上提前准备的印有宣传“生态文明”的扇子,希望老人们在夏日炎炎中能得到清凉,也希望老人们的身体一直健朗。

(唐姗姗正在给老人送文创扇子)

走入乡村,了解乡村,建设乡村。弘扬龙江精神,让更多人了解现代化新农村的新风貌,让更多人愿意留在乡村,建设乡村,共同完成乡村振兴的目标,引领新一代青年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先锋。

在大同区八井山公民村这一天的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了解到新时代农村的发展成就,以小见大,体会到国家对于乡村振兴所付出的努力。情系群众干实事,村校共育栋梁才,对于青年人来说,走进广阔的农村大地,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让蓬勃青春与家国共振,把创新精神发挥到最好,可以实现乡村与青年的“双赢”。

03

至诚化育小队






































指导老师

李敬宇

团队成员

王玉佳 化工22-02

赵桂森 化工22-02

高雪霞 化工22-01

徐梦琪 化学22-01

胡寿康 化工22-01

7月18日,至诚化育小队扎进黑龙江省博物馆,分别从移民定居、建路兴业和国际都市三部分了解20世纪哈尔滨的文化亮点和民风民情,深入学习了龙江地区百年来革命传统、工商业经济、艺术、多元文化、教育、侨民生活以及铁路交通等诸多方面的进展。从每一件镌刻城市记忆的文物,联想旧事二三,倾听城市过往,领略这座城市的时移世变。

(至诚化育小队到达省博物馆)

20世纪,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哈尔滨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传播的窗口。中东铁路修筑和经营后,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哈尔滨云集了一批批外国艺术家,其中不乏久负盛名的演员、音乐家、画家、诗人,学者等。他们以哈尔滨为第二故乡,或表演、或执教,为中西文化的交融作出了积极贡献。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东铁路的出现,使得哈尔滨及周边地区逐渐形成并日渐繁荣起来,同时涌入了大批外籍侨民。其中不乏一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俄侨人士,包括专家、学者和科技人才,这些学者为哈尔滨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哈尔滨的出版物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而不断发展,基本上以俄文为主,形式有报纸、杂志、书籍等多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科技等多个领域。

(图为至诚化育小队了解代表性画家)

(小队成员了解俄文报纸、书籍等出版物)

哈尔滨离不开这段灰色与绚烂并存的记忆,独特的城市文化大气优雅、豪气万千,滋养了哈尔滨独特的风土人情。这座年轻、富有包容和活力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吸引着人们走进这座城、建设这座城、恋上这座城,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至诚化育小队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将依托专业优势,发挥自身学科特色,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大美龙江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至诚化育小队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了解了百年来龙江发展情况,感受到龙江人民百年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厚植文化自信之根,展现优秀传统之美。接下来至诚化育小队将延续先辈的精神和传统,依托专业优势,发挥自身学科特色,把自身专业所学运用于具体实践之中,让青春在为黑龙江地区社会进步及城市发展奉献的过程中抛洒热血。

04

Z.W.P队






































指导老师

孙悦

团队成员

张永锋  化学21-02王向楠  化学21-02庞龙飞  化学21-02马建廷  化学21-02杨  睿   化学21-02滕南方  化工22-02刘博宇  化学21-022023年7月21日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牵头的Z.W.P开展了以“学思想助振兴,实调研助生态”为主题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长影旧址博物馆大门)

Z.W.P队来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这里曾经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闪耀过无数经典的电影作品。小队成员们一踏入这个历史悠久的厂区,仿佛穿越到了过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砖红色的建筑,上面写着“长春电影制片厂”几个大字,看上去有些年代感。

队员们发现一些旧式的电影设备陈列在展览室里,包括放映机、摄影机和录音设备等,这些设备见证了中国电影工业的起步阶段。另外,还有一些珍贵的电影海报和剧照展示在墙上,让人们回忆起曾经观看过的那些经典电影。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还了解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如今也是一个艺术园区,有许多电影工作者和艺术家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这里仍然充满着创作的氛围。

(团队成员在长影旧址合影)离开时,队员们不由自主地对中国电影业致以崇高的敬意。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不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个见证电影发展历程的纪念地。它告诉我们,中国电影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我们要铭记并传承这一宝贵的艺术遗产。长春电影制片厂让人们认识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超越语言、文化和地域的限制,传递人类共同的情感和思考。同时,长春电影制片厂也强调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精神追求,长春电影制片厂关注社会问题,通过电影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传递正能量。这种精神的传承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和坚持,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力量。05

竞冀队







































指导老师

孙悦

团队成员

李亚哲 化学21-02

李  阳  化学21-02

李帅儒 化学21-02

詹玉鹏 化学21-02

王瑞泽 化学21-02

2023年7月23日-7月24日,竞冀队来到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段村镇政府,在当地居民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开展了以“学思想助振兴,实调研助生态”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让当地居民更好地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团队邀请了当地居民和政府工作人员参与本次宣讲活动。成员们通过对党史和对从百年以来五四精神一直到塞罕坝精神的解读向观众们生地讲述了党的发展历程,宣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现场的听众们感受良多,对党史党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两位主讲人完成了宣讲内容)

为了营造“全民学党史,人人心向党”的氛围。小队成员在村民以及公职人员的帮助下走访了周围,以街头采访、问卷调查和录制视频等方式向人们讲解了党的历史和一批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同时也从当地居民那里了解、收集到了一些有关段村镇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全民脱贫致富,大力发展养殖业与大棚经济的故事,使人们对于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团队成员将党史学习与东林精神融会贯通,并付诸于实践,团队成员将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大力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立志做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实践结束后小队成员在门口合影留念)

在沧州市段村乡这一天的实践当中,成员们热情高涨且收获满满,不仅感觉到了国家对于每个地方的帮助与扶持,对每一位公民的负责与关怀,更看到了大家在党的带领下安居乐业,辛勤耕耘的状态。对于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来说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实践经验,也希望成员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保持像今天的状态,积极地响应号召、传递正能量,在社会实践等各项工作里发光发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06

从容应队七台河调研队






































指导老师

朱洪革

团队成员

彭浩洋 农林21-02

闫正文 农林21-02

杜欣雨 农林21-01

傅  蕊  农林21-01

刘欣宇 农林21-01

(桃山湖生态区)

7月3日至5日,从容应队七台河调研队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开展以“学思想助振兴,实调研助生态”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初次遇见七台河,团队成员调研了桃山湖生态环保综合水利治理项目。首先来到了桃山湖生态环保水利综合治理项目桥梁工区桩基础施工现场,旋挖钻机正在钻孔。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冠军桥施工作业。施工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

桃山湖生态环保水利综合治理项目是省百大项目之一,冠军湾冠军桥的复工建设,标志着此项目全面复工成功迈出第一步。桃山湖生态环保水利综合治理项目桥梁工区项目经理张思远介绍:“市双百项目推进服务专班服务专员随时跟进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在了解到企业复工需求后,市双百项目推进服务专班与企业进行了对接,协调市交通运输局派出“直通车”接返岗复工人员,还开辟绿色通道,为进场作业人员体检,保证项目早日复工。我们有信心完成既定计划。”(团队成员在七台河合照)

在七台河的这几天了解了这些综合水利治理措施,桃山湖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状况有望得到改善。这将对当地的生态系统、水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此外,该还有望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充分证明了习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正确性。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越来越好离不开所有基层人民对自己岗位的认真负责,也感受到了今天国家所呈现的一切是如此的来之不易。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更多精彩请关注“东林团委”其他平台

         (左右滑动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


文稿: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团委校对:王家骏编辑:郑文文 孙悦 刘博宇责编:白穆冉 李晓欣审核:付书朋 张杰 卿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