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书|“有情”的历史——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2016-09-23 优优 学而优新媒体


《容膝斋图轴》,倪瓒,元代










1、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 陈世骧 著、张晖 编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4-9 / 45.00元


中国的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是一个抒情传统,有别于西方的史诗和戏剧传统。陈世骧率先提出的“抒情传统”论,成为中国文学最重要的研究范式之一。本书是陈世骧相关论著的翻译、结集,首次完整地呈现了抒情传统论的全貌,将为中国文学和艺术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动力。





2、蒋勋说文学 : 从《诗经》到陶渊明 / 蒋勋 / 中信出版社 / 2014-1 / 39.80元


先秦、汉魏、两晋时期的文学,是中国文学逐渐成熟的阶段,是一幅幅陶冶性灵、崇尚自然,充满激情的生活画卷,它们的美满溢着情窦初开、浪漫忧思、风骨铮铮,为后世的文学树立了不同的典范。


《诗经》开启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早的代表,汉乐府是来自田陌市井的歌声,《古诗十九首》促使文人诗成为后世传世诗歌中的主要部分,陶渊明的诗文从现实的山水回到内心的田园。


“诗比历史更真实。”它蕴藏了生活的本质,连缀起古今一贯的情感。文学中流传千年的美、诗意与哲思,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悲悯着伤痛,抚慰着渴望,释放着天性,开解着生命的困惑,听蒋勋讲述千年的文学之美。




3、好诗共欣赏 : 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讲录 / 叶嘉莹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6-5 / 32.00元


诗与词不同,诗是要言志的。诗既然要表现自己的情志,那么你的内心首先就要真的有一种“摇荡性情”的感动。


所谓“情动于中”,那个“动”字是最重要的。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这种感发生命的特质,确可对一个人的智慧和心性形成启发和陶冶。


本书撷取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位诗人的诗作,从物象、心境、结构等角度切入,带领读者贴近作家的生命历程,体会诗作的美感特质。书中三位诗人的诗作特点不同,带有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丰美的感发作用,但都同样具有感动人心的效果,都是“真正的好诗”。




4、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 洪业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4-3 / 72.00元


洪业本人钟情于杜甫其人其诗,故于杜甫的相关研究用力颇深。出版于1952年的“T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迄今为止仍被公认是英语世界中关于杜甫的最重要著述。


此书可与已故北大教授陈贻焮完成于1988年的三卷本《杜甫评传》并称东、西方杜甫研究的杰构由于洪业平生所著他书在国内均已出版,本书的出版将填补最后一片空白,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5、唐诗三论:诗歌的结构主义批评 / 高友工、梅祖麟 / 三辉图书/商务印书馆 / 2013-10 / 39.00元


本书辑录了海外著名学者高友工、梅祖麟于1968至1978年间共同撰写的三篇研究唐诗的经典论文:《杜甫的<秋兴>:语言学批评的实践.》《唐诗的句法、用字与意象》《唐诗的语义、隐喻和典故》。


两位作者从语言学角度,运用结构主义批评方法研究唐诗,对诗歌的语义变化、节奏转换、繁复意象及错综语汇进行了细致详实的分析。并在论述过程中对中西诗歌作了精湛的比较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条进入中国古典诗歌世界的可能路径。




6、知识与抒情:宋代诗学研究 / 张健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5-6 / 72.00元


自晚宋以来,宋代诗歌史被认为经历了沿续唐人传统、背离唐人而自成一统、再到回归唐人传统的过程。


诗歌史上从唐到宋的转变,在诗学思想史的意义上乃是一种从抒情为本到知识为本的转向。宋代诗学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知识论述,也重建了抒情论述。本书在梳理宋代诗学之历史脉络的同时, 也力图呈现以上论述的理论逻辑与结构。




7、孙康宜自选集:古典文学的现代观 / 孙康宜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3-3 / 45.00元


执教于美国耶鲁大学的孙康宜教授多年来一直兼顾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在该领域的中英文文本之间游弋已久。她与苏源熙率先主编中国古代女作家诗词及相关评论的大部头英译选集,又与宇文所安领衔主编出版了巨著《剑桥中国文学史》。


本书所收的十多篇学术论文涉及孙教授在编译选集、撰述新史过程中个人的心得洞见、边缘论题和最新探索的生荒领域。其中对文学史的分期问题、明清文学中一向被忽视的作家和作品以及中国古代女性作者的地位问题等,均做了饶有趣味的探讨。


另外,《孙康宜自选集——古典文学的现代观》还收入专题演讲一篇以及访谈录数篇,其耐人咀嚼之处,别开户牖之境。




8、抒情之现代性:“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 / 陈国球、王德威 编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4-9 / 89.00元


“五四”以来,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文学的一个核心精神就是抒情,而抒情传统恰是对中国文学传统的一个很好的概括。有鉴于此,两位海外知名学者王德威和陈国球通力合作,编成此书,意在对抒情传统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深刻的反思。


全书共分抒情中国、内向美典、歌诗言志、大道多歧、宇宙诗心、远方声音、仿佛有光、境界再生、理论演出、颠覆传统、今之视昔凡十一辑,时间上涵盖“五四”到当下,地域上涵盖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美国、欧洲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经由此书,读者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抒情传统这一重要理论的来龙去脉。


然而,本书最重要的价值是理论性的反思了各家学说的长短优劣。陈国球为每篇论文都撰写了详尽的导读,指出每篇论文的写作背景、核心观点,分析每篇论文在整个抒情传统理论建构中作用、价值和地位。




9、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 / [捷克] 亚罗斯拉夫·普实克 编、李欧梵 编 / 郭建玲 / 上海三联书店 / 2010-12 / 30.00元


本书是欧洲最负盛名的汉学家普实克的名著,由哈佛大学著名学者李欧梵教授编选,汇集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的九篇经典之作。


普实克描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两个显著传统,既洞见了中国民间文学所具有的多样性、自发性、艺术创造性和生生不息的活力,又充分注意到了士大夫文化的遗产,看到了其语言的准确、精巧以及表达的微妙。通过勾勒史诗的/客观的与抒情的/主观的这两支传统的相互交融,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重要联系。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欧洲文学中与之对应的现实主义与抒情思潮,在此脉络下,普实克相当深入地讨论了鲁迅、茅盾、郁达夫、叶圣陶等新文学作家的创作,及其与西方文学的关系。最后一篇是普实克与著名学者夏志清之间著名的学术交锋,反映了两者研究方法和文学评价标准的不同。




10、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 / 王德威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0-9 / 39.80元


2006年秋,作者应邀到北京大学短期授课,本书即根据那八堂课整理而成。八堂课,有六次是演讲性质,各从“抒情”与现代中国话语的主题,如启蒙、革命、国族、时间/历史以及创作主体,做出观察;另外两次则为座谈,范围包罗较广。


作者所援引的范例有“五四”到当代的主要作家,也有海外文学的佼佼者。所讨论的文类,除了“抒情”表述的主要形式诗歌之外,也尝试了如小说、散文、戏剧,甚至音乐。


作者另外写出《“有情”的历史:抒情传统宇宙观文学现代性》作为序论,一方面补足课堂上未能顾及的背景和论式,一方面也试对同学们的课堂提问做出比较有体系的回答。作者以为,对“抒情传统”的重新叩问,正是我们对中国文学何所来、何所去的反省,也是对一“有情”的历史的召唤。



以上图书,学而优书店均有售。




也许您还会感兴趣下面的推送:


1、过去半年,学而优卖得最好的20本书

2、过去半年,学而优卖得最好的20本人文书

3、过去半年,广州乐迷最心水的10本书

4、过去半年,这20本书不该被埋没

5、店猫记

6、但得爱书人似“我”——学而优眼中的南国书香节

7、经济低迷时期,大家都在读些什么书?

8、学而优九月书单:折磨读者的秘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