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也许是珠三角最隐秘的一份书单

2017-01-03 打边炉 学而优新媒体



这是一份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书单,谈书论书的不是书评人,而是艺术家、策展人,他们在读什么书,想必一些读者是好奇的。书单的产生出自艺术自媒体《打边炉》的采访。




1

蔡涛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贺照田主编《颠踬的行走:二十世纪中国的知识与知识分子》(吉林人民出版社),就读其中的一篇文章——沟口雄三教授的《关于历史叙述的意图与客观性问题》,历史方法论我读得很少,但这篇读得津津有味,文章是孙歌老师翻译的,平实而贴切。沟口教授提出的“把握历史风貌的整体”,以及“沿着中国内在动力的线索去追寻历史结构”,都是发人深省的论点,这篇文章我向很多友好推荐过。李伟铭老师近日购得一套《栋方志功全集》,栋方的版画和水墨画可谓是日本民艺运动的硕果之一,读来心旌神摇。早些时候在夏阳先生家看到《湘绣之魂:中国桃园传统刺绣》画册,也是沉沉的一击,印象很深,所以最近也在找湘绣看,相信这和齐白石的图式设计也有一定关联。

 

在《金融时报》中文版读到德累斯顿美术馆最近做了一个名为“冥间超市”(Supermarket Of The Dead)的展览,展品是华南和南洋地区盛行的祭祀用纸扎,独立策展人、学者沃尔夫冈·谢璞(Wolfgang Scheppe)最初是对德累斯顿美术馆收藏的早期纸质的焚烧祭祀用品发生了浓厚兴趣,之后便带领了博物馆的研究团队在香港、广州、新加坡等地展开调研、搜购,做成了一个很别致的展览,还编了三册一套的德文图录。正好有美术馆同事访德,赶紧请她代购回来。正像展览评论所言,展品的特殊性质使人很难定义这次展览——一场文献展?设计展?还是当代艺术展览?一群德累斯顿的美术馆人不远万里静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用我们做双年展、三年展的疯劲,死磕这么一个华人世界纸扎祭品的研究性项目,我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2

皮力

香港M+美术馆高级策划人




Claire Bishop 的《人造的地狱》。这两年社会介入、关系美学一直是个热点。再加上国内所谓朗西埃、德勒兹被好为人师的某些哲学爱好者或蹩脚翻译搞得神乎其神,以至于这些东西除了变成政治表态以外,被搞得跟艺术越来越没关系了。《人造地狱》这本书倒是理性地梳理了从未来派、达达主义一直到今天“参与式艺术”的历史。

 

这本书吸引我的有两点:一是艺术史的写法,另一个则是Claire对社会介入和参与的中立态度。她说:“参与式艺术不是拥有特权的政治媒介,也不是景观社会的现成答案;它和民主一样充满不确定和不安感;它不是现实立法的结果,而是要在不同的上下文里不断检验”。

 


3

黄小鹏

艺术家




我喜欢围绕同一主题交叉阅读,现在同时看的主要是近代史,比如李榭熙的《圣经与枪炮——基督教与潮州社会(1860-1900)何伟亚(James L. Hevia)的《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司徒琳(Lynn A Struve)的《世界时间与东亚时间中的明清变迁》柯文(Paul A. Cohen)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都是海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我不大看国内同类书籍,虽然著者有实地考察的优势,但往往为政治绑架,客观史料的缺乏和学术后滞所限(把我引向这几本书是暑假前刚读完的——史景迁的《太平天国》、裴士锋(Stephen R Platt)的《天国之秋》,罗威廉(William T. Rowe)的《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

 

这几本书都涉及到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超越时代的政治对抗与宗族暴力冲突,如何与传入中国的西方思想一起重构今天的中国。读《太平天国》,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洪秀全如何将《圣经》据为己有,按照自己的意思进行修改,任意发挥翻译,增添原文所无之意,并声称这是传递上帝旨意的“更纯正”方式。 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在中外历史上不胜枚举,从基督教与犹太教,中国与佛教,苏共与中共的关系中,都可以看到对原文翻译的政治属性⋯⋯如果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启于对西方文化的翻译(这一翻译带来的往往是功利性极强的自我殖民,而我们恰是这一进程的产物),那么,今天的意识形态是如何被清末以来的欧化文体所建构?而历史和社会空间又是如何被这一意识形态所重新塑造?


另外也在读世界现代史: 《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回忆》《野蛮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从不同角度来审视历史,通过“他者”来了解“自我”。对我来说,历史的意义在于能从中学到什么, 而不是知道了什么。



4

赵趄

广东时代美术馆馆长



《刀锋》、《沉疴遍地》、《疯狂的麦克斯4》和《寒枝雀静》



5

梁美萍

艺术家




碧山和汉书杂志等,因为在做传统工艺和社区文化的研究。也在重看许多旧电影,归类地重看,例如家庭伦理的心中不到十部,《不一样的天空》(What's eating——Gilbert Grape)真是好,廿多年了,这样细致的电影现在真不多。

 


6

鲁明军

策展人,艺评人




格罗伊斯(Boris Groys)的《艺术力》(Art Power)和王铭铭的《超社会体系:文明与中国》。格罗伊斯的文章我一直很喜欢,和他之前的一些书一样,这本书也是一部文集,里面文章都比较短,但涉及的问题很多。因为前东德的出身背景,加上他对20世纪初前苏联前卫艺术和六十年代东欧艺术的深入研究,所以,格罗伊斯在检视和反思今天当代艺术系统各个环节(比如策展、批评、资本、作者等)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的时候,总是带出这些历史,目的还是意图为均质的全球化境况提供一些思考和行动的能量,而政治也成为贯穿所有文章的一个主题。不过因为他文字带有强烈的黑格尔和科耶夫式的思辨色彩,所以有时也会将问题悬置起来。


 

7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前一段为了理清抽象艺术演变的一些问题,我翻看了迈耶·夏皮罗《现代艺术:19与20世纪》、迈克尔·莱杰《重构抽象表现主义》的一些篇章,这可以和形式主义学派格林伯格的著作形成对照,比如夏皮罗并不将抽象与写实截然对立,而莱杰则分析了抽象表现主义与具象性、超现实主义的诸多联系。这种比照阅读很得益于沈语冰老师及其团队的翻译工作。再就是毛卫东老师送了一本他翻译的《摄影理论: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希尔达·凡·吉尔德、海伦·维斯特杰斯特著)给我,我最近出差都带着,这本书分主题谈了摄影中的“再现”、“时间”、“地点与空间”、“社会功能”、“自我映现”问题,并配有较为详细的案例阐述,能够让我较快并相对系统地了解一下摄影问题。

 


8

徐坦

艺术家




登载在《世界哲学》上的一篇文章,阿多诺所著《胡塞尔与观念论问题》

 


9

郭伟其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




手头在读的书有好几本,但每年在学期中读的书都是以备课为目的的,在假期中读的书又大多是以研究为目的的,功利性都特别强。大概偶尔的消遣也只能靠电影了。恰巧刚刚看了十年前讲述英国故事的《V复仇》,联想到在巴黎发生的悲剧,联想到查理周刊,联想到法国革命,它们当然无法对等,我也不太懂,只是觉得这部片子内含真地很丰富,可能真不仅仅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反独裁”那么简单。这也许也可以用来回答上一个问题吧。

 


10

刘庆元

艺术家




有一部电影我最近又看了一遍“格林GRIMM”; CD就多了去了,首推“Russian New Music in China”,俄罗斯三个前卫爵士老头让你欲罢不能,还有 “宇宙塑料人”和其他捷克地下摇滚,塔石音乐档案也不错;手头上看的书比较杂,我都是交错着看,此时此刻离我最近的几本是《如何做田野笔记》《卡瓦菲斯诗集》《语境提供者—媒体艺术含义之条件》《匠人》

 


11

冯博一

策展人




太忙,没有完整地读什么书,基本上依靠碎片化时代的信息碎片,因为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我以为面对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的时代,不在于如何接受信息,而关键是如何判断和处理这些海量的信息。也天天半夜看一场高清电影,忆往叙事,有经典的、怀旧的、惊悚的、玄幻的,还有“动物世界”和A片。过瘾!


 

12

鲍昆

摄影评论人




手头在读的书有好几本。摄影的书有纽霍尔的《摄影的历史——1839年至今》凡·吉尔的《摄影理论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等,其它的是李陀的《雪崩何处》徐冰的《我的真文字》。李陀的是关于当代文学史的一些评论集。徐冰的是关于他的作品以及他对艺术的感悟等随笔集。小说是陈冠中最新的《建丰二年——新中国乌有史》。还有很多其它书,现在书太多了,看都看不过来。CD就没工夫看了。反而我经常看电视剧,最近在看《少帅》。因为这部戏基本属于历史正剧,观看它加深了我对这段中国现代史的认识。


 

13

叶敏

扉艺廊艺术总监




正在读《乌有园》,这本书汇编了建筑界多位学者对于中国园林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一些实践。


 

14

樊林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




西蒙·沙玛《风景与记忆》、Steven Henry Madoff整理出版的《ART SCHOOL》;重读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闲散阅读的是江西人民出的《杨万里诗文集》和《东莞市农业志》

 


15

杨小彦

中山大学设计与传播学院教授




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金宇澄《繁花》


 

16

鲍栋

策展人




床头是钱穆《国史大纲》(香港商务印书竖版,特别适合侧卧读),旅行是kindel 上的《新知》、《环球科学》、《杜甫全集》,很久没有研究性的读书了,前几天突然想到王兴伟绘画中的某个问题,抽出一本《拉斐尔前派的梦》,读完了前言觉得有收获,读到后面发现是故事体的艺术史,形容词和情景描写太多。


 

17

何倩彤

艺术家




锺玲玲的《玫瑰念珠》,为了作画而逐一数算其中的字数,书中句子韵律铿锵,数来真有冥想的效果;Donna Tartt的《金翅雀》,过往未能读完作者前作《校园秘案》,一如既往的慢热,需要规律的缓跑节奏;Charlie English的 "The Snow Tourist",在寒冬读一本有关冰雪的书,像在冬天喫雪糕一样爽;Philippe Ariès的《面对死亡的人》,为了家中的动物离开,而作准备;Andrew Crumey的《陌生语言的乐音》,一本七年前读过但完全忘记的书;Linnie Blake的 "The Wounds of Nations",有关恐怖电影与国家历史关系的研究,为今年的展览作准备而读。


 

18

白小刺

摄影师




纸质书很少看了,不是看电子书,就是用app听有声书,特别是有声书,可以在洗碗的时候听,最近听完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最近看的电子书是《火星救援》,很硬的硬科幻,讲的是美国宇航员执行火星任务时,不小心把一名宇航员遗漏在火星上,该宇航员在火星上奋力自救的故事。之后又看了《上帝在投骰子吗?》,看这些书,里面的很多概念很容易帮助理科背景的无神论者进入宗教哲学层面的思考。

 


19

冯峰

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



前一段时间,看了罗伊·安德森2014年的电影《寒枝雀静》,顺便又重温了他2000年的《二楼传来的歌声》,到现在,还没过去。很多年前,我看了《二楼传来的歌声》就被他打动了,一直想找他的电影看,直到前一段看了他一生所拍的全部长片——总共就5部,他基本上是7年拍一部电影,平时是拍广告的导演,现在80多岁了。直到去年的《寒枝雀静》才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他创造了另一种可能,就是非职业导演。一生就5部电影,越老越精湛。我最喜欢后面的三部,从《二楼传来的歌声》到《寒枝雀静》。可惜《你还活着》在网上找不到有中文字幕的版本。我就在想,为什么中国出不了这样的导演呢?中国的导演往往是开始很精湛、很成熟,越到后来越把握不住,凌乱了。


 

20

李景湖

艺术家




好像从大学三年级起我就没读过书了,电影和CD也是遇到什么看什么,也有很多年没看。我还是想保持自己对身边生活的敏感度,要花大量的时间体会时间的痕迹,不想过多的受到其他的影响。

 


21

赵磊

有方空间创始合伙人




《中国名画研究》(李霖灿著,浙江大学出版社)。李霖灿先生还有两本书顺便推荐下,《中国美术史讲座》《天雨流芳》,很好的了解中国美术史的入门读物。

 


22

马立安

人类学者




基辛格的《On China》。我发现政客看历史就是不一样!你读读就知道了,基辛格评价李鸿章是极成功的外交家。原因是他创造了不可能的历史。

 

22+

杨阡

胖鸟剧团艺术总监


《艺术史的视野》《当代艺术》


 

23

许培武

摄影师




日本学者松浦久友1969年撰写《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像》林东海老师1993年出版的《太白游踪——探胜》张大春最近出版的《大唐李白》。


 

24

徐震

艺术家




《中国石窟》。后面有些作品和石窟有关,所以在了解。


 

25

夏维伦

艺术家




苏珊·桑塔格的《疾病的隐喻》。一位老师给《植物人视听唤醒项目》建议时提到的。他说:“‘疾病’这个人类痛楚最具体又最抽象的领域艺术如何表现,桑塔格曾在《疾病的隐喻》中以写作透彻地揭示我们时代疾病的隐喻如何建立起一种道德的象征秩序,以及我们这个时代通过隐喻给疾病带来的双重痛苦,在她看来要摆脱这些痛楚就应该远离而不是重复和加剧时代赋予这些疾病的意义。她涉及的隐喻的疾病包括肺结核、癌症和艾滋病,她甚至从语汇上痛伐赋予这些的日常意识形态,她没有提及‘植物人’,而在我看来,它恰好更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疾病隐喻的一切特征。”

 

苏珊·桑塔格的书的确是一个好参考,但她谈了大量的与疾病相关的社会、历史,而我们只对生命本身感兴趣,即便涉及社会、历史,也是这些对生命的影响。比如我定义“现代人的意识障碍”:“意识不到当下日常的乐趣,很难全心全意的投入,吃饭、走路、工作,甚至做爱。脑子总在自己跟自己说话,关心自己在网络中的反映,而对眼前的人、物,甚至自己的身体毫无觉知。"常见一家人一桌子喝早茶,各自玩手机,不说一句话。

 


26

朱晔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正在读的书太杂了,而且我读书的习惯是一个类别或主题的书一起读(翻),然后挑其中需要的精读。片子倒是看了不少,最近印象深的是:《卡波特》(2005年)夜行者(2014年)美剧《冰雪暴》的第二季《纸牌屋》第四季。读的书和看过的电影都会很快地忘记,所以如果是好书或者自己觉得好看的片子,时不时我会翻出来再看。

 


27

陈定方

学而优书店创办人、总经理




很多时候几本书同时在读,目前正在读的是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止庵《神拳考》唐诺《阅读的故事》德鲁克《经济人的末日》

 


28

朱荣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手机成为近几年阅读的主要方式,把碎片的时间串联在一起,随机地读杂书,什么都有,反正大脑会自动分类储存的,知识积累量变会有质变的。

 


29

李巨川

艺术家



很久没有读过书了。前几天一个朋友扫描了隐形委员会的那本《致我们的朋友:资本主义反抗宣言》,也传了一份给我,我准备马上来读一下。

 


30

蒋志

艺术家




《阴符经》,但是我只能读懂杨文会注的。


 

31

宋拓

艺术家




2008年FUJI TV出品的日剧《ChaNge》(チェンジ)。这剧只有十集,非常好看。有机会一定要去看。

 


32

沈瑞筠

广东时代美术馆策展人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山水画史》《走进东方的热带雨林》《世界园林史》、《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和《李小龙技击法》,我喜欢同时看几本不同类的书。

 


33

周力

艺术家




王冬龄的书法,跟我目前的研究有关系,中国书法是一种精神性的表达。吉尔·德勒兹写的《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这本书,应该是德勒兹写的离艺术比较近的一本书吧?

 


34

巫鸿

芝加哥大学教授




为了配合OCAT研究中心的年度讲座,我重读了海德格尔、福柯等著作,讨论关于空间性的问题,比如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

 

我那天突然想到一个词:“当代艺术的考古学”,接着就想需要回过头去再把有关考古学的书再读一读。我自己也是考古出身,这就成了一个悖论了:当代艺术怎么考古呢?但是福柯也提到“知识考古学”,所以我也重新找来福柯的书读一读,看看“考古”这里面有什么对我们想问题有意义的基本的机制。

 

电影呢,我最近只看了一部比较流行的电视连续片《权力的游戏》。但看不下去,太凶残了。

 


35

秦晋

艺术家




前段看了一下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有萧红的《呼兰河传》,也打算看鲁迅的书。前几天一个朋友正好推荐了俄罗斯导演塔科夫斯基的电影,看了他的《潜行者》,也是讲关于信仰的,很惊心动魄。在片中潜行者带着一个科学家和一个作家进入了一块特别的禁区--一个象征之地,最后这两个狂妄自负的人面对是否踏入那扇将使自己得救的“幸福之门”前,选择不信,科学家还一度想要炸掉那里。

 


36

区志航

行为作品《俯卧撑》作者




“俯卧撑”既是我的艺术,也早已成为我的生活。这个作品系统关乎社会最基本的问题,不仅涉猎面非常广,而且一直处于延伸和成长中,需要不断地把控和适时作为。因为整个过程基本上只是我一个人在无缝对接,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难再去阅读大部头。幸好有比任何一本书都丰富,几乎无所不包的互联网,我会有针对性地浏览和深读。

 


37

蔡影茜

广东时代美术馆策展人




我喜欢通过小说来了解我所要前往的某地的历史,所以刚看完了罗贝托·波拉尼奥的“By Night in Chile”;同行的另一位策展人竟然还带了他砖头厚的《2666》。我有时觉得虚构写作比历史更忠实,据说波拉尼奥六七十年代时确实对智利的前卫艺术圈子影响尤深,不仅因为他激进的左派理念,还包括他的写作中视觉和语言的关系。

 


38

冯俊华

“副本制作”出品人




《致我们的朋友》和《太极拳谱》。前者是隐形委员会的第二部出版物,以前粗略读过PDF,最近因为工作,想起其中关于“共同/连结”和“国际/本土”的论述,所以买回来重读;后者也是重读,我不主修太极,但遵师嘱常看老拳谱。老拳谱大多精确凝练,关窍处往往平常,但需要通过持续的练习/应用才能印证,比如“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最近对形意的横拳有点体会,再读这两句话会注意到之前忽略的东西。此外手头还有几种编校中的书在读。

 


39

胡震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




我读书不多,但对自己有启发的书会反反复复,一读再读。比如理查德·哈里森和保罗·伍德(Charles Harrison & Paul Wood)合编的《Art in Theory 1900 – 2000: An Anthology of Changing Ideas》,以及在此之前出版的《Art in Theory 1815 -1900》和《Art in Theory 1648 – 1815》。《Art in Theory 1900 – 2000》这本书的选文妙在对西方一百多年来不断发生变化的艺术观念的系统讨论不仅仅限定在艺术史家、艺术哲学家和艺术批评家的话语范畴,而是扩展到整个艺术系统,包括艺术家、收藏家、美术馆馆长乃至编辑和记者文本的呈现,这会让你在阅读中获得对某个问题的更全面也更理性的判断;特别是针对艺术家的采访或对谈,会让你理解一个艺术家之所以伟大的缘由。

 


40

方璐

艺术家




正在读《宽忍的灰色黎明》,一部关于电影和哲学的书;还有就是断断续续在读《伤寒杂病论》,张仲景的。

 


41

曹斐

艺术家




工作桌面、床头一堆书,项目要研究的书,各种艺术家的出版物,艺术杂志,小说。我真正喜欢的电影和书,其实只有很少,我不是总需要太多新知、理论和看很多电影,很多时候依赖感性和直觉(也可被称女性艺术家的通病)。比如安东尼奥尼的电影小说,还有一些我喜欢的电影画面,会像一种味道盘旋在脑海里多年挥之不去,不可替代。

 

年轻时我在晃荡,不爱看书看电影,就被说不爱学习,但我更相信偶遇,就是我想看就看。大学毕业后曾经找不到北,就每天抱着dv机去外面游荡,像上班一样每天去人民公园东拍西拍(一直没剪辑),和公园的各种大妈大叔聊天,有空写写小说,琢磨我遇到的各种人物背后的故事,更多的是溢出而不是吸收,以前会惭愧如此不好学、不向上,没有知识理论武装自我,现在觉得人其实怎样都可以,有一种知识,在生活里,在现场,在任何时刻,任何状况里。


 

42

冯原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最近我一直在读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一套系列书,斯坦福大学的伊恩·莫里斯写的几本著作,包括《人类的演变:采集者、农夫与大工业时代》、《战争》、《西方能主宰多久》,莫里斯采纳的方法论是演化生物学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生态文化学,这一思想的背后是戴蒙德在《枪炮、细菌、钢铁》一书中所阐述的“地理决定论”。总之,我认为人类的思想总是也必须是在两个维度上的递进,一个是深耕的方法,这带来了学科的划分和深入的研究;另一个是宏观的综合,这带来了人类知识的汇流。总的来说,莫里斯的方法属于后者。综合的方法很有想象力,想象一下人类知识的全景图——涓涓细流最后汇为大河,西方的知识体系的魅力就在于此,还有就是西方知识的全球视野,只有在这种全局视野之中,我们才能发现中国知识其实只是全球知识中的其中一个分支。 当然,过于宏观的思想架构难免会挂一漏万,容易遭到深耕学科者的反对。很有意思的是,莫里斯有意识地邀请了几位在人文或自然学科领域最著名的学者,来对他的论点进行评述或反驳,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中国史学者史景迁。这意思当然包括,让史景迁充当中国知识的代言人(中国人也许未必接受),来对莫里斯所描述的全球文明变迁史进行评判。 我认为,重要的是这种面对全人类知识世界的视野和胸襟,讨论中国当代艺术之时,我常常在想,为何西方人并不在意中国人模仿他们,难道他们不知道吗?只有从知识生产和跨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才能理解文化上的中国,如何是从一个自我内部转向模仿和学习外部(西方),理解自我是如何在他者中进行自我建构,才能相对理解他者的意图,莫里斯的书虽然没有正面触及这些问题,但是他的宽广视野和胸怀给予了我们思考此类问题的方法论。

 


43

奥雷·伯曼

蛇口“设计互联”馆长




迪迪尔·马略厄夫(Didier Maleuvre)编著的《地平线:我们无限渴望的历史》(The Horizon: A History of Our Infinite
Longing)
,非常契合我们目前正在筹建新事物的状态。

 


44

张嘉平

艺术家




以前经常向人推荐觉得很好看的小说,如《我走了》《史前史》《外出偷马》,现在这个习惯改了,可能也是看书少了的原因。

 

最近重读《与实验艺术家的谈话》,里面关于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三篇访谈,令我对新小说创作有新的体会和理解。里面有句话给我留下印象,他说的是:生活体验滋养了想象——这一句话看起来似是轻巧,并非每个人的生活都能滋润其想象,并转化成为作品。

 

电影方面是努里·比格·锡兰的《失眠》、《小亚细亚往事》,《失眠》电影对真实感的追求提升到新的境地,人性的内在在锡兰式叙述手法和结构被毫不留情地揭示,接近于一部纪录片的真实和直迫,但又有明显经过提炼的痕迹。《小亚细亚往事》我看了又看,一再回味电影的基调和流动之中的暗涌。

 

洪尚秀的电影里每一帧都浸透着韩国真露酒的味道,他的电影是关于“电影”,好像又与电影无关,是关于人的,关于作为导演的人,作为演员的人,作为编剧的人等等,角色几乎全是演员、编剧、导演以及相关人员,他们最共同的爱好是喝酒,都成为酒精所驱使的演员,(也不知道他们拍电影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在喝酒)他们被各自的问题所困扰,借着酒劲喋喋不休,酒气从他们的嘴里喷出,洋溢在影片的空气中——他的电影每一帧都有真露酒的味道——使我想起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里描述的那些精神苦闷整天在酒馆喝酒扯谈的闲杂人,酒精的味道能溢出屏幕(纸面)……

 

杨德昌的《恐怖分子》重新又看了一次,我发现它的剪辑非常厉害,有实验精神,影像表达的提炼能力很强。剪辑师名叫廖庆松,《风柜来的人》、《海滩的一天》和《悲情城市》等电影也是出自他的手。他剪辑的手法和影片的观念对接得非常好,能在不同内容题材的电影里找到一种剪辑上的方法和创作空间。可以看到,台湾和香港的某些电影人的作品里还留存“新浪潮电影”的风骨。

 


45

刘珩

建筑师




我现在重新阅读建筑历史或理论一类的书,例如Kenneth Frampton的《Modern Architecture – A Critical History》,越喧闹的现实世界,我越希望能回归经典。在那里,我可以找到一份宁静和寄托。


 

46

王磊

影展放映员




书:《草原帝国》《心灵史》《清洁的精神》;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封锁》、《马钱》

 


47

孙晓枫

艺术家



《新华字典》《古代汉语词典》。中国的文字和词语的外部空间很大,充满着歧义和夹层,文字管理其实很难。图像消费极为流行的当下,自觉个人的阅读能力以及理解力的退化,所以必须重新认识文字内在的空间与关联性。

 


48

李燎

艺术家




我总是看电视剧,电视剧比较符合我的生活节奏,之前看的是王志文版的电视剧《手机》,这两天看的美剧《西部世界》,其实都没什么特意选择,划到哪看哪,之前是想回看一下冯小刚早期那种讽刺中产向往的片子,看到《手机》截止了,就跳出这么个电视剧,挺中年危机的,后来微博上看到《西部世界》,这股幻想现实的劲也挺正。

 


49

朱建林

艺术家



因为在给五条人设计最新专辑的缘故,最近一直都在听他们的新歌。很好听,很酷,我们的设计也很棒,谢谢大家。

 


50

王绍强

广东美术馆馆长




现在工作比较忙乱,每天的工作时间很长,看书的时间比较有限。但自从来到广东美术馆,我一直很注意自我知识结构的更新。除了关注与馆藏极为密切的现当代美术史相关书籍之外,我也涉猎了许多关于美术馆管理的书籍,比如黄光男所撰写的“美术馆管理”系列书籍。黄光男有二十多余年的博物馆工作经历,并将国际美术馆、博物馆的运营方式引入华人地区,我认为他的一些管理理念对于完善我馆的制度工作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