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而优书院X马丁堂学社| 12/20朱崇科:“崇”读鲁迅

2015-12-16 学而优新媒体

时间:2015年12月20日(周日)19:30-21:30

地点:学而优书院(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93号学而优书店四楼多功能厅)


【活动内容】

鲁迅先生应该是一位文学家,在1927年初,他还来到了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在短暂的任职中,他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革命工作中。


所以,他似乎又是一名革命家。在高中课本《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写的那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依然震撼我心,常常提醒着我们去思考,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有怎样的责任,应发挥怎样的力量。


在鲁迅先生任教中大70年后,朱崇科也来到了中山大学,并在此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和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朱崇科以中山大学百人计划第三类人才引进,并为中文系副教授。朱老师对于鲁迅作品的热情、对于鲁迅文字的爱好、对于鲁迅本人的故事,都在中山大学这个空间得以交汇。


本期堂口议事——“‘崇’读鲁迅”,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朱崇科教授,带我们解构近现代以来被政治、意识形态所建构的鲁迅形象,让我们走近一个更真实的鲁迅,并由此解读鲁迅精神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实意义。

【讨论主题】

鲁迅,这位中国文坛巨匠,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自觉意识的一位中国作家。他始终在“自我与中国”的话语场内思考及创作,这也构成了对鲁迅的意义及价值研究的基本前提。近一个世纪以来,学术性判断尺度和不同意识形态判断尺度的消长起伏构成了鲁迅研究的历史脉络。一方面中国革命的现实需要强化了鲁迅研究的意识形态性,将它建构为参与现实的批判性力量;另一方面,中国文化重建的内在欲求则呼唤着鲁迅研究的科学性。从1949年到1976年的一段时期,鲁迅的形象在政治革命家的标准下被建构起来,而这种架空的政治形象又恰恰引发了文革之后对鲁迅形象的消解及否定。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越来越多的思想学说成为鲁迅研究的思想基础,既带来了多元化的研究背景,也带来了中国当代鲁迅研究的自身分裂。


那么,抛开那个作为图腾及精神象征的“革命家”身份,真实的鲁迅究竟是什么样? 他对于现代中国究竟又有怎样的意义?

【嘉宾介绍】

朱崇科,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有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区域华文文学、文化与历史以及文学理论。尤其擅长鲁迅等经典研究、东南亚和香港文学研究以及小说理论研究。独著了12本相关著作,并有单篇论文150余篇。


合办方:学而优书店 马丁堂学社

马丁堂学社前身是中大人类学系资助低年级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和社区服务学习的项目。现在我们每学期会面向广州各高校招募有志于公益服务的学生,为他们组织各种公共议题的线下活动,以获得思维和行动上的成长。

【如何报名】

1、马丁堂学社学员和学而优书店会员免费参加,请您回复“马丁堂学社学员/学而优书店会员卡号+真实姓名+手机号码”,以便我们核对资料。

2、如非马丁堂学社学员或学而优书店会员,象征性收取20元活动费用,此部分人员仅开放20个名额,请通过扫码支付。

3、讲座前1天公布参与人员名单。




学而优分店:新港店|星海店|省博店|金融店

微信公众号:xooyo2012|xooyo2014

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xooyo/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xooyo

网上书店:http://www.xooyo.com/


学而优为您拓展活动平台


文化沙龙|图书签售|新品发布|培训课程|企业宣讲……


场地合作请致电020-8902095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