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上山遗址的六大猜想,数字展厅让你足不出户了解上山文化
浦江县负责看护遗址的渠南村村民周成远说,来现场“探秘”的游客络绎不绝。
浦江县的上山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迹之一。它的相关考古发现,为考古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早期定居生活方式。 上山文化,为何如此吸引人?透过历史的风尘,我们能否追寻万年前浙江先民的生活轨迹、生产方式和精神风貌?
猜测一:万年前先民是否“吃香喝辣”?
摊开浦江县“出产”的新年贺卡,可以看到一只古朴的“大口盆”,这是上山遗址中最为典型的出土文物。敞口无盖、口子的外延远远大于底部,是上山大口盆的“体态特征”。
◆ ◆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遗址考古队领队蒋乐平说,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由于它的可塑性比石器大,尤其能够代表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那么,这种被学术界称为“敞口盆”的特殊形制,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遐想?
◆ ◆ ◆
大口盆是“石煮法”的工具?用火将石头烧烫后,投入放置水或食物的大口盆,就可以用来烧水或流食。假如这一猜想成立,我们的先民早在万年前就已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 ◆ ◆
大口盆是安放磨盘的盛器?将上山出土的石磨盘放入大口盆中,再拿块茎植物(如番薯等)在上面磨浆,流质淀粉直接收集在盆中,避免了浪费。上山先民早就有了“节约型社会”的设想?大口盆是没有盖子的“储存罐”。当时,地球上的气候刚开始从干冷向湿暖转化,还没有“防潮”的概念。
猜测二:上山遗址是中国稻作的起源地?
“大口盆”传递的另一个重大信息,是在它的残片———夹炭陶的表面,含有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也羼和了大量的稻壳、稻叶。
◆ ◆ ◆
近年来,稻米的“长江中下游起源说”占据了学术界的主流。那么,作为长江下游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明,上山遗址是不是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
◆ ◆ ◆
蒋乐平介绍说,在出土的夹炭陶片表面,考古队发现了大量稻壳印痕,胎土中也夹杂着大量的稻壳。对陶片中谷壳形状的观察结果显示,粒的长度比野生稻短,宽度则比野生稻大,是经过人类选择的早期栽培稻。
◆ ◆ ◆
由于此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稻作遗存出现在长江中游和淮河上游一带,因此传统观点认为这些地带是中国稻作的起源地。上山遗址发现距今上万年的栽培稻遗存,不仅把长江下游的稻作历史上溯了2000年,同时也证明上山遗址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
猜测三:石磨盘上的斑点是“盘、棒组合”还是“盘、球组合”?
上山先民开始人工栽培水稻的一个辅助证据,就是“满目沧桑”的石磨盘。
◆ ◆ ◆
石磨盘的表面,具有明显的规则弧度:盘中心低凹,四周稍凸。仔细端详可以发现,盘面并不光滑,有着许多坑坑洼洼的“斑点”。专家认为,这些“斑点”并非天生,而是人类有意识地凿出来的。
◆ ◆ ◆
将它们与稻壳联想在一起,一个有趣的猜想诞生了:先民将稻谷放在大磨盘上,用石棒或者石球充当磨具,脱粒工具产生了。而高低不平的盘面,更有利于增强脱壳取米的效果。最近,蒋乐平等人模拟的一次“现代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 ◆ ◆
石磨盘和石磨棒(石球)的组合,由此成为上山遗址的又一文化特征。但让人心怀好奇的是,“盘、棒组合”与“盘、球组合”哪个更接近现实?
◆ ◆ ◆
蒋乐平在日本考察时,曾经见到过石磨盘和石球的组合。而在我国北方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中,都曾发现石磨盘和磨棒组合。值得一提的是,与上山文化宽厚的磨棒(其实更像磨块)不同的是,它们的磨棒呈长条状,很像今天的擀面杖。
猜测四:打制石器能否验证文化的原始性?
展台上,一些用石片制作的石器,要仔细看才能发现,其刃部呈现不规则的锯齿状。蒋乐平说,这些具有“二次加工痕迹”的石器,正是上山遗址中发现的打制石器。与陶器和农业一样,磨制石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比磨制石器更为“原始质朴”的打制石器,“出生年代”是在更古老的旧石器时代。
◆ ◆ ◆
2004年,在二期发掘中发现打制石器,曾令蒋乐平异常振奋。因为,在上山遗址中出现了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的并存,让人隐约联想到新旧石器的过渡阶段。也有专家认为,打制石器一直从旧石器时代沿用到新石器时代。在长江上游和北方一些距今五六千年的遗址中,也曾发现过打制石器。
◆ ◆ ◆
蒋乐平指出,浙江以往发掘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打制石器没有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即使在距今9000年的嵊州小黄山遗址,打制石器也十分罕见。此外,在上山遗址早期前段的文化层中,尚没有发现磨制石器,这说明当时很可能尚处于打制石器阶段。而砾石石器,如上述石磨盘、石磨棒的大量存在,也是“打制石器可以印证上山文化原始性”的一大理由。
猜测五:“上山人”是否还在“流离失所”?
为更好地保护遗址,上山部分区域已实行回埋。在深埋地下的遗址中,有3排“万年柱洞”。每排11个柱洞,直径分别在40至50厘米,深度约为70至90厘米。3排柱洞,形成了长11米、宽6米的矩阵。这3排在2001年第一期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洞”,之所以被专家命名为“柱洞”,是因为它们很可能是木结构建筑的遗迹。
◆ ◆ ◆
蒋乐平指出,在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建筑中,也有类似的柱洞,很可能与上山的“万年柱洞”是一脉相承。这就意味着,上山人可能已经拥有木结构的地面建筑,告别了穴居生活。也有专家提出,上山的“万年柱洞”,也许仅仅是季节性居住的痕迹。一年四季,上山人可能天寒地冻时住洞穴,春暖花开后回到平旷地带的木构房屋中,进行季节性的迁移。上山先民到底有没有告别“流离失所”的原始状态?陶器的存在,能说明一些问题。陶器易碎,必须定居下来,才能方便使用。而且上山的陶器体积较大,并不方便携带。
猜测六:能否接近真实的“上山人”?
万年之遥,引发人的遐想无限。
◆ ◆ ◆
“有没有可能像周口店的山顶洞人那样,发现‘上山人’头盖骨之类的遗骸?”面对这样一个“外行”的问题,蒋乐平表示,专家也在希望通过扩大发掘范围,寻找更多有关“上山人”的“信息碎片”。
◆ ◆ ◆
在上山遗址的早期地层中,有一片区域泥土湿润,色泽深,偏“肥”。于是,考古队在这片区域布了一个“探方”。惊喜的是在筛选中,不仅获得几颗“上山人”乳白色的牙齿,还发现了6至7厘米长的尖状器骨椎。
◆ ◆ ◆
蒋乐平说,通过下一步实验室分析,就可以确定“上山人”的年龄、寿命,甚至能推断出他(她)生过什么病,吃什么食物。骨器的发现,也有利于研究上山人使用何种生产工具,以及当时有哪些动物与上山人相伴。看来,我们离真实的“上山人”越来越近了。
相关资料河姆渡文化震惊世界之后,近年来,跨湖桥文化、上山文化的相继发现和命名,让浙江一次次成为考古学界的关注热点。
◆ ◆ ◆
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遗址结构完整,文化面貌独特,器物群组合、制陶技术等,又自成一个整体。然而,它的来龙去脉,却一直是个谜。在跨湖桥文化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带镂空圈足器是在新石器的偏晚期开始流行起来的。因此,萧山跨湖桥遗址中发现的类似高脚杯的圈足陶器,曾让大家对跨湖桥遗址的年代产生质疑。现在,考古研究表明,上山遗址,以及早期属于上山文化的小黄山遗址———迄今为止发现的浙江最早的两处遗址中,都发现了上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的叠压关系,这对于梳理浙江整个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源流,是个重要的探索方向。
◆ ◆ ◆
而如今,比跨湖桥文化早2000年左右的上山文化,也出现了圈足器,上部与大口盆相似,底部装上圈足,有的还有镂空装饰。这不禁让人们追问:跨湖桥文化是否从上山文化延续而来?
按照原比例将展厅里一切取景拍摄,360度全景展示,观众只要坐在家里,凭借着电脑、手机,就可以行万里路,了解万年文化,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浏览体验。
没关系,下面就来教大家使用数字展厅。
点击文章左下方“阅读原文”或复制本链接打开:http://www.museum24h.com/360/pujiang/sy/
就来到浦江博物馆的封面,点击进入全景,我们就看能到浦江博物馆的真容了。
全景,我们就看能到浦江博物馆的真容了。
数字展厅首页
② 热点标识。这只小手就是类似于讲解员的存在,他会为你在展厅中看到感兴趣的东西做出简单的介绍与解释,完全不用担心没有带队的讲解员会看不懂展厅所呈现的历史内涵。
③小地图/点位。想回看之前看过的热点,可是又不想一步一步按原路返回?或者迫不及待想看后面有什么更吸引人的文物?点击这些小黄点点,就可以瞬移到任一热点位置。如果不想要这个小地图影响参观的视线,只要点击左上角那个地图形状的小图标,就可以收起了。
④视线范围。在数字展厅中,我们只需要按住鼠标右键轻轻移动,就可以自由变换视角,上下左右全方位浏览,这片视角范围就是只是我们所看到的方向,让我们不会轻易晕头转向。
⑤操作台。这一排按钮是最基础的操作控制,从左到右依次是放大、缩小、上移、下移、左移、右移、拖动、声音、漫游、旋转、全屏、帮助、隐藏控件。通过这些按钮,就可以轻松完成我们“上山文化”陈列馆的数字之旅了。
(部分内容来源:浦江文化)
温馨提示:文明旅游,安全第一!
编辑:Juvien
审核:美人鱼
赞一个再走吧↓↓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上山遗址数字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