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芜湖核酸小屋正在转型!

芜湖发布 2024-04-1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江城街头的核酸小屋

是市民们再熟悉不过的场所

这些蓝白底色的小房子

完成了阶段性的“历史使命”

正在积极转型升级

拓宽服务范围

创新服务内容

在健康、公益、商业等领域

继续惠民利民

创造更多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



核酸小屋“转型”驿站

湖畔驿站啥都有
可热饭借物找工作


4月27日上午,记者在南瑞湖北面的党建广场上看到,曾经的核酸小屋已经“变身”完成,屋顶上“湖畔先锋驿站”几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格外显眼。小屋外墙用黄绿两色贴出了便民服务和咨询服务的项目,包括雨具提供、医药箱提供、针线包提供、天气查询、紧急救援、热饭服务、手机充电、向导服务等等。小屋内摆着微波炉、便携梯子、轮椅等工具,还有医保、就业等惠民政策的宣传折页。


南瑞街道社会事务办副主任李喜芝介绍说,街道所辖的10个核酸小屋均已完成改造,全部用作健康和公益服务。“这不仅是多了些便民点,同时也将社区服务、暖民心服务的阵地进行了前移,健康口腔的知识、就业促进行动的政策等,市民都可以从驿站获得,省心方便。”


记者从弋江区卫健委了解到,全区的98个小屋都在积极转型中。


粉红母婴屋

综合体外的人文关怀


弋江区之外,全市其他各县市区也结合属地特点,紧锣密鼓地对小屋改建升级。镜湖区的90个核酸小屋正积极改建,并创新性地将新百、八佰伴、万达这三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外的小屋改为爱心母婴室,目前内部建设基本完成,外立面工程接近收尾。


     繁昌区的56个核酸小屋,不少改建为城管服务岗亭、暖心驿站等,继续向户外作业人员、居民,如环卫工人、志愿者、交通警察、公交车司机、快递员、建筑工人等提供服务。


三种转型方向
属地统筹管理


记者从市健康医疗发展集团获悉,目前全市的健康小屋已交由各县市区及开发区属地统筹管理,并对其转型提供了三种方向,侧重点各有不同。二代小屋优先,不少于50%转型健康服务类,其余立足“便民、利民、惠民”功能调整。


健康服务类的小屋,可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延伸点,放置在属地村居(社区)相对集中处,提供集中上门签约、特殊人群健康体检等服务;可作为健康咨询和宣教服务点,配备电子血压计、指脉氧仪、测温仪等设备,提供健康随访、挂号指导、慢病管理等“一站式”服务;可作为医保服务咨询点,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可作为紧急救援服务点,规划设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配备急救药品等。


公益服务类的小屋,可作为先锋驿站阵地,配备空调、冰箱、微波炉、电磁炉、饮水机、充电器等,服务于城市户外劳动者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也可作为开展党建活动和党建文化的宣传阵地;还可作为微型消防站,配备消防设施及器材,满足3分钟到场的救火要求;作为街头书吧,提供丰富的阅读书籍和安静的阅读环境。


商业服务类的小屋,可作为旅游便民零售点,方便游客购买饮料、食品和纪念品,提供旅游引导、手机充电等服务;可作为预制菜售卖点,开放代加热、餐食预定等服务;可作为便民点,提供修理擦洗皮鞋、修补衣包、修理小家电等相对冷门服务等等。

芜湖



来源 | 大江晚报

主办单位 | 芜湖市委网信办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