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千万年营业额:麦开CEO李晓亮的智能硬件产品经

2014-09-12 B座12楼

这一次MiniShow, 李晓亮与我们分享了他创办的麦开网和他眼里的智能硬件。

李晓亮是12楼的老朋友了,Cuptime135万的众筹记录,与bong的联合,从一个学法律的外行变身智能硬件的CEO……李晓亮,一朵标准产品奇葩。

==============


大家好,我是麦开的李晓亮。我们目前主要是两款产品。一款智能水杯Cuptime,一款智能体重称Lemon 。马上,我们10月份就又会发布一款新产品,使用了至少4项全球没人用过的技术——这里先卖个关子,其他不多说啦。


我是学法律的,我们公司另外一个合伙人,是我大学同学。我是2003-2007在美的空调,2007-2012在做电商和一些电商品牌策划。


#外包,也可以很性感

我们很多产品是外包开发的。比如智能体重称,就是外包开发的。我们只做产品定义,找合适的工厂控制,通过商务条款控制。工厂愿意帮你做,他们经验比咱们丰富很多。你能让他赚钱,他就会帮你控制好质量,因为利益是绑定的。


12楼君

既然是外包的,那会不会一做之后就迅速被人模仿?


李晓亮

产品模仿,其实没关系的。因为他不一定有渠道啊,他的价格不一定敢卖和我们一样的价格啊。比如我们Lemon249元,含税、包邮,而且发货重量是3KG。现在这个价格,工厂是做不出来的。


从另一方面,模仿也是是对强者的一种尊敬,对社会资源的一种充分利用,对被模仿者的一种敬仰。换句话说,没人抄袭的产品是可悲的。


12楼君

外包会不会对品控有影响?


李晓亮

品控上没影响,这是生产层面的事情。现在的模式,主要还是工厂为主,我们全程监督。外包开发和质量其实没必然关系的,自己开发的质量不一定比别人开发的好。


12楼君

代工厂一般不是有一定量才会积极性比较高吗?一开始怎么调动代工厂积极性?


李晓亮

代工厂积极性,其实通过商务可以做到的。只要让代工厂赚钱,他就有积极性。量小,就给别人更多利润,或者把一部分利润作为额外利润,作为对产品质量、交期的奖励。你一个产品少赚510块,其实不重要,既然量小,,让别人一台多赚10块,1000台也就1万块。但这种情况下,工厂积极性完全不一样。


当时,我们做运动追踪器,公司总投入是50万,半年各种花销,外包费用有几家给我们报的5-10万,我们接受不了。然后找个团队,首付1万,后面若干台销售,每台给他10元利润,搞定。


而我们工厂,现在主动帮我们开模,只要我们的东西,他们都免费帮我们开,开发费用全部他们承担,也不提具体的订单要求。


12楼君

但好像Cuptime不是外包的?


李晓亮

是的,我们的思路是:自己研发,应该是别人没有的东西,我们自己研发,别人都有了,就可以合作。别人都研发好的东西,其实没必要做重复劳动,浪费社会资源。


Cuptime这款产品上,我们用了4项以上别人没用过的技术。而且是双层,内外都是 tritan,工艺也复杂,所以我们自己研发。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把价格定在399元,也对我们的产品提出更高要求。


当然,我们的外包也并不是所有都外包。外观什么的,都是我们自己做的。产品定义也是自己做的,不管是自己开发还是合作开发,还是完全外包,这些都是自己做。


#与bong好基友终成眷属


12楼君

怎么考虑跟bong合作呢?


李晓亮

bong和我们互补,产品线不冲突,商业模式不冲突,而且相互认同对方的产品。这是合作基础。另外,合作可以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简单说是这样的:人,存在于一个物理世界中。你每天喝了多少水、运动了多少量、体重多少,等等这些,都是物理世界的东西。而现实世界的智能硬件的本质是把这些物理世界的东西,变成数字世界的东西。


这些数据是有价值的,就像矿物一样。这些矿物,当它们分散的时候,能够产出的价值很小;只有当这些矿物聚合了、连接了,才能产出最有价值的东西。


但是,尴尬的是,这些矿物,现在分散、孤立地存在,智能硬件就是挖矿机。换句话说,用户才能坚持用、粘性才能提高,因为体验才好。所以,和 bong 的合作,本质上就是把这些矿物汇聚起来。


具体应用上,和bong的合作,就是双方 APP数据打通,各自去利用这些数据。未来的一切,都是智能的。


12楼君

那从数据的角度看,智能硬件未来是有可能形成入口的?


李晓亮

入口其实不重要,我觉得这不是我们创业公司干的事情。现在,通过智能硬件做入口的机会,已经没有了。现在巨头都在做入口,只能硬件领域他们也研究很多。之所以不看好创业团队打造入口,不是认为他们一定不成功,是顺势逆势的问题。


创业,顺势而为最重要。既然巨头都在做入口,为什么我们要去做入口呢?和他们竞争没太大必要,资源、人才、资金,都不如人家。如果一定要去做,必然是逆势的。很难想象一个点子,只有创业团队想到了而别人没想到。


我想的挺简单的,做几个大家喜欢的牛B产品出来,就可以了。


#选产品,其实是这么玩的


很多公司选产品的思路,是从技术到产品的,然后围绕产品的技术、或者也包括用户的体验,会做很多分析和策划。但是,我觉得还不够,这里还要做很多营销方面的考虑。


我个人认为,一个产品在策划的时候,就已经包括了

1 这个产品对公司商业模式的作用在哪里,和公司其他产品线是什么关系等等 2、这个产品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问题,他们为什么要用这个产品,或者说,这个产品创造了什么价值;

3、这个产品通过什么渠道提供给用户,销售通路、通路上每个环节的毛利率,这个产品能为合作商带去多少利益;

4、成本以及对应的定价,是否合理,同类其他产品在价格上有什么差异化、功能有什么区别;

5、产品做什么功能,哪些功能可以要哪些可以不要,开发怎么实现,需要哪些合作伙伴的参与,说白点怎么落地;

6、产品的使用体验是什么,用户爽不爽


1-6是自下而上的关系。使用体验是第一位的,但是,反之23456都是为1服务的。然后具体的,这里123456,要做很多调研。比如,你要去看淘宝指数,去看数据魔方,了解这里的数据变化,看消费者需求;调研供应链、了解这些工厂的配合度,给他们多少利益他们愿意干,积极性好不好;调研渠道,他们需要多少利润率,怎样可以上架等等。


本文由@小熊饼干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