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扯男默女泪,青春社交就得永远18岁

2015-02-14 B座12楼

那个号称只做18岁的青春社交应用拍信获得了 IDG 300 万美金 A 轮投资,QQ空间的模式和味道,就该由年轻人来为之正名。为此,我们特地与拍信创始人小鲜肉,以及天使湾合伙人子皮聊了聊,社交还能怎么"青春向"。


在拍信内部,据说团队有个口号,喊出来吓死人,叫什么?拍信,拍信,拍死微信!敢于喊出这种口号的团队,要么是有种,要么一定是鸡血喝多了。


不过说实话,说到移动社交产品,真的不见得是一件什么好玩的事情,因为这里充斥了太多各种类型的App应用了。过去几年,垂直领域社交出现了专注情侣的小恩爱,专注同性社交的Blued应用以及一大波冲向大学生的社交应用如11点11分,陌生交友除了陌陌、遇见又出来了摩擦,探探,Same之类,匿名熟人社交高潮了一番后以友秘为代表的这类应用后,全部后继乏力,还有一些号称融了千万美金的什么新型社交应用,不少连个鬼影都见不着了。看看,社交产品不好玩啊!


那为什么这个不怕死的团队还进入这个红海领域?是的,我也是这样问这个带着一副黑框眼镜,方脸蛋,表情傻萌傻萌的拍信创shi人。这个92年出生,已经连续拿了天使湾、IDG等知名投资机构共数百万美金的年轻CEO,大名叫徐铭骏。


“你知道吗?我非常懂社交,懂得不得了,懂得我有时都害羞脸红说我自己最懂年轻人社交。”


“你信吗?我能做到中国第四的社交应用!”


“我们只服务20岁以下的互联网用户,这个用户群体占到全中国网民的四分之一。“


“我们的口号是:永远18岁。嘻嘻。”(口号不是拍死微信吗)


“嗯,其实我们的口号是:中国第四。”


“……”


有个问题,19岁以下的互联网用户都在上学吧,他们有时间社交吗,如何社交呢?


“我们了解数据啊,中学生或刚上大学的新生,至少五六成以上都是有智能手机的,学校要管根本也管不住,而且为什么要管呢?他们在学校上课时不需要手机,但是这些小鲜肉们真的不需要自己的社交应用吗?”


好吧。但是,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面向大学生的人人是火过,因为大学生有的时间,但是中学生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产品吧?


“因为以前没有手机。成年人社交通过微信连接,但微信真的适合这些小鲜肉们吗?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早熟,他们远远比我们上小学中学成熟的多也知道的多,他们就不需要社交吗?成长的烦恼不需要倾诉吗?难道真的让成年人来解决他们的青春烦恼?就说早恋吧,一代又一代,能杜绝得了吗?以前写情书,现在就不能靠手机早恋吗?哈哈。”


会不会是助纣为虐,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啊……


“不会的。当所有人都玩手机,总有一定比例的孩子会沉沦,即使没有手机,过去的孩子不沉迷网吧,或者街机吗,天也没塌下来呀……”


我竟然无言以对。


其实,拍信青春社交思路就是这样的。首先,拍信连接的是20岁以下的中学生群体为主,这就是他们号称永远18岁的青春骚动的群体,其次,拍信用无数这个年龄层本来在讨论的主题社群来让他们相互取暖,比如情感社区,tfboys的少年偶像话题,最后,用什么吸引他们来玩呢,换照,每个用户传递此时此刻的心境都引到用图片来表达,而你要看到我现在的状态必须要跟我换照,也就是你此刻的状态。


拍信的玩法就是充分顺承这个逻辑的,通过LBS和图片定下了年轻人互相连接和自我表达的本质。就沟通层面而言,“拍信”通过换照片发起聊天,对方须回复一张当前场景或相册图方能看到我发过去的照片,这是“say hi”破冰,很符合移动时代的特性。


另一个亮点在于拍信如何连接人,包括了附近的人、自拍报道区和社群板块,都洋溢着浓浓的QQ空间气息。让QQ空间越来越庞杂,男默女泪遭受成年人结队吐槽的时候,拍信代表20岁以下的互联网人群,大声宣布,我们永远18岁,叔叔阿姨求别进来!


在后续与徐铭骏的对话中,了解到了徐铭骏对社交应用的整体看法,他对社交群体的理解里,只看3点:


1、社交就是连接一群共同Tag人,这个Tag可以是情侣,是怪咖,是ACG文化,是同性,是工作,当然也可以是青春;

2、同一群Tag的人他们更愿意玩什么,Show什么,爱什么,痛苦什么,迷恋什么;

3、满足他们,让他们爽。


这似乎从逻辑上讲的通,但是,你们真的认同这个家伙能成吗?

------------

::B12出品::

------------


扫码关注我们

【总670期】

- 20150213-


| 回复“目录”查看B12往期 |


------------- 推见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