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做阿里云眼皮底下的「吸血蚂蟥」, 他的打算只有「云」知道

2016-10-19 B12 B座12楼


文|仇蝶


云栖大会杭州峰会刚落幕,那是关于开发者、技术人员的一次的盛典。


作为东道主的阿里云,赚足了眼球。对此,阿里云可谓是底气十足。据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财务数据显示,2016财年(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平台成交额突破3万亿,达到3.09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其规模已经不亚于一个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全年的GDP。其中阿里云营收达30.19亿元,同比增长138%。在该财年的四个季度,阿里云以175%的增速大幅领先其他服务商。


巨头眼皮子底下,陈吉平希望借助阿里云的基础设施和云市场平台,为企业客户提供深度定制的PaaS/SaaS产品和服务。而阿里云事业部出走的他,居然得到了阿里云总裁孙权的全力支持。


袋鼠云CEO陈吉平开玩笑说:创业不到一年,快被「扒成」网红了。盈动资本的大象更是直言:只要拖雷出来创业,不管做什么都会投。


7月1日,袋鼠云宣布获得来自元璟资本主投、盈动资本跟投的450万美金的Pre-A轮融资。在最冷的资本寒冬,成立六个多月的公司轻松拿到了第一笔融资。团队极速扩张的袋鼠云,刚于近日完成阵地转移。


这是陈吉平第一次创业,但起点甚高,一上来就是技术驱动的云计算、大数据创业项目。不过,先前在阿里十一年的经历让这个创业决定看上去一点儿不像冲动为之。


「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眼前的陈吉平,浅蓝Polo衫,  卡其色运动裤,耐克鞋运动鞋,一身休闲搭配与他气定神闲的状态倒是挺搭。建筑工程毕业,搞过研发、写过代码、做过数据库管理,一直在不同领域角色中切换的陈吉平说,自己很享受变化的过程。


被问及为什么会出来创业时,陈吉平耿直得让人觉得技术员真的是一群可爱的人。



从2004年加入初创期间的淘宝网开始,陈吉平一路晋级,从阿里研究员到数据事业部资深总监到阿里云事业群总助,在云服务领域一路摸爬打滚。 厌烦了11年的阿里生活,陈吉平在2015年4月终于决定换个环境。


「过了一段每天一觉睡到自然醒的日子,不知道要干嘛,时间一久就有点坐不住了。」陈吉平自嘲那段无所事事的时光。有钱有闲的陈吉品做过一段时间的个人天使投资,关注的也都是云计算、企业服务相关的创业项目。


而最终创业决定则是在一次西藏之旅中碰撞出来的。


漫漫进藏路,一眼看不到头的山路,让车里的陈吉平有了更多时间与好友谈天说地。三个人中有做大数据的,有认可企业云服务价值的,而自己在投资和管理上也有些小心得,更重要的是三人一致认为大数据云计算这块想象力巨大。


「那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咯。」就这样,回来后陈吉平开启了创业模式。


为了「科普」大数据,陈吉平在知乎上开了名为「拖雷谈大数据云计算」的专栏,三个多月时间,写了八篇大数据漫谈系列文章,从DT时代到数据来源,从数据技术到数据应用,从数据生态到数据平台,从数据与工业4.0到袋鼠云大数据能干什么。闲话的口吻把大数据那些事儿一点点掰开来说清楚,甚至有人去底下留言求职。


看似「随意」的决定,陈吉平有自己的判断:「在整个中国云市场里,拥有市场份额最大的是阿里云。可即便是占据中国30%~40%的市场份额,阿里云还是没有办法服务所有的企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面向客户提供深度定制的PaaS/SaaS产品和服务。」


阿里眼皮底下建自己的服务「护城河」

云计算的概念最早是由谷歌提出,其核心是将IT基础设施互联网化。用户不用再关注底层硬件,只要关注应用层面的实现便可以快速部署所需要的应用。


虽然云计算的概念最早由谷歌提出,真正的将云计算规模化、产业化的公司是亚马逊。国内最早布局云计算领域的是阿里巴巴。


阿里云主要做最底层的IaaS、中间的PaaS和SaaS只做一部分,并且集中在公共层部分,最上层的解决方案层则希望合作伙伴来完成。如此一来,借助阿里自己的生态圈,就能吸引各类平台开发者一起开发各种应用了,阿里云朝着构建完整企业服务生态环境的大道一路狂奔。



袋鼠云自成立之初,陈吉平就定下了服务+产品的业务模式:通过服务积累企业客户,理解企业客户的需求,再沉淀到产品,最后通过产品实现云和大数据时代的规模化服务。「你可以把我们理解为一个软件+服务的厂商」,陈吉平解释道。


在陈吉平看来,服务是自己的护城河:「首先我做服务,前期可以专心养产品,通过服务能赚到一部分钱补贴产品的研发费用;其次,服务可以接触到客户,在解决企业问题过程中建立起信任关系,从而把产品带进去,我们现在很多产品用户就是靠服务带进去的。」


2016年1月成立以来,袋鼠云陆续已为多家企业客户提供过专业服务。其中就有浙报传媒、GQY、比亚迪、轻松筹、百联集团等大中小企业。 也正是这些企业用户,让早期的袋鼠云更加确信云的价值。


对还处于业务摸索期的袋鼠云,陈吉平有自己的打算:我现在不会设置任何的业务门槛,「今年不会挑行业的,业务从混沌到清晰是需要时间的。」据陈吉平介绍,目前大数据业务主要是针对政府(公安、海关)和工业相关的行业,也服务了大量电商和金融行业客户。


云服务主要针对IT架构的升级改造,目前,袋鼠云自主研发有三个产品:EasyCloud、EasyDB、云日志。


至于未来,袋鼠云会继续在三个方向上推进业务:一是服务业务线,也是袋鼠云接触客户的渠道,直接产生现金流;二是大数据业务线;三是产品线,主要探索两个企业级产品EasyDB、云日志的专业化、生态化以及SaaS化方向。


SaaS在美国发展了10年,中国SaaS领域的融资从2011年开始飞速增长,2014年开始全面爆发。在那一年,国内协作软件的Top玩家都完成了A轮融资。在SaaS领域,中国和美国的企业数量都接近3000万,理论上这两个市场容量相当。


但根据《创业与互联网研究白皮书》的数据,2015年,美国的SaaS企业市值1700亿美元,而中国SaaS企业估值仅有35亿美元。陈吉平认为,Saas服务在美国已经比较成熟了,但在中国还处于探索阶段  ,「很多企业对SaaS的理解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他们希望买到的是实打实的东西,接受SaaS还需要时间。」


为此,陈吉平的策略是:只对顶级客户做个性化的SaaS服务,其他小型公司的基础SaaS服务先不收费,「SaaS不是为了赚钱,主要是测试需求。」


不做阿里云的「吸血蚂蟥」

如果说2015年是云计算商业萌芽年,2016年则是云计算市场元年。


云是规模化的生意,没有规模就无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成本,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几乎所有的云服务商,都在打造自己的生态圈。


如今,云服务市场的基础研发阶段基本完成,底层已经跑通,地面的交锋开始了。就目前来看,国内IaaS市场里有几股力量:


1.以阿里云、腾讯云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

2.传统IT企业

3.以Ucloud、青云、七牛为代表的创业公司


在BAT中,腾讯云是防御打法,一直比较憋屈,而百度云始终没有找到感觉,短期内公有云领域没有能与阿里抗衡的玩家。 


对于大型公有云提供商,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是趋势,而对于创业公司,根据特定的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工具也是趋势。

 

在野狗CEO刘之看来,巨头的优势在于底层,他们能够在资源和价格上比拼,但是往上走无法聚焦。「初创公司的特点在于聚焦于某项垂直细分领域,这种方式大公司吃不消。」这也是陈吉平看到的阿里「软肋」。

 

 在这个万亿级别的市场,企业对云服务的需求一定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初创型云服务公司要在残酷的竞争中躲避巨头的挤压,需要在上层寻找突破口。


「我想做的是独立公司,如果完全依附阿里,袋鼠云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不想做吸阿里云血的蚂蟥,云上对阿里是互补的,云下各有侧重,我们希望通过互惠合作的方式把云服务这个大盘激活。」也许,这也是阿里云总裁孙权愿意承诺让他放手去折腾的原因吧。


 在陈吉平的设想中,先让自己服务的企业成为袋鼠云的客户,然后成为阿里的客户,最后是阿里云的客户。如果是作为一个能为阿里云输送客户的渠道,大树底下,自然好乘凉。


上云-云上架构-运维-托管,从中间件到大数据到数据库,陈吉平一直在聚焦需求,甚至从趋势里他判断,大数据会成为未来最大的突破。


陈吉平这样形容创业后的状态:「在阿里是限速前进的状态, 在袋鼠云是极速前进的状态。 」


许是聊嗨了,技术的标签一点点淡去,陈吉平主动爆料,自己是个科幻迷,招人会问星座,喜欢记录琐碎生活,甚至花篇幅去写自己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坐火车经历。陈吉平直言很享受这种割裂的思考方式,「我一直很喜欢同时进行多重事情的感觉。」


被问及袋鼠云的结局时,陈吉平搓着手掌,转动着座椅,看着天花板,陷入了沉思,好一会,他才慢慢吐出一句话:先把企业服务好吧,其他的暂时先不想。


「手机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时候,我就要到处找地方充电了,现在还是蛮着急的。」


这是B12万物互联系列策划第一弹,接下来的30天内,你将会看到来自大咖、专家、创业者、投资人等智能世界的助力者,他们从自己的视角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全方位解读。所以,如果你对这个智能未来也有话要说,那就戳进后台聊聊呗~


- 20161019  No.1341 -

| 回复"目录"查看B12往期 |

人和人工智能有没有决战?

物互联创新大会

带你赶赴一场科技与人文思辨的超前狂欢

抢购门票,猛戳「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