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莞美微课堂,多角度分析邓尔雅篆刻作品的特点


“篆锲入神——邓尔雅篆刻作品展”在莞城美术馆展出期间,为了进一步宣传推广篆刻艺术,莞城美术馆近日已特别推出了“临印邓尔雅‘东官张氏’印章”微课堂,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现在,第二期微课堂也开课啦!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唐伟明老师,将带领众人从多种角度分析邓尔雅篆刻作品的特点。


老师介绍



唐伟明



唐伟明,广东东莞人。

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南方印社社员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兼篆书篆刻委员会副主任)
东莞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
双栖印社社员
东莞印象成员
望牛墩镇文联副主席、东莞市书协望牛墩镇分会会长


重点来了



邓尔雅的篆刻作品有哪些特点,如何体现取法多方?莞美微课堂将从邓尔雅的篆刻入印文字、作品形式和邓尔雅的渊博学问等方面告诉你!


0

1

同题数刻

一个内容两刻三刻甚至数十刻,如数刻“形而上”、“补造化”,以及为其女婿黄般若所刻“万千”印等。





“万千”印




0

2

入印文字分析

邓尔雅精通文字学,其作品中的入印文字涵盖了汉字系统里的甲骨文、金文、玺文、篆书等;又能以少数民族文字、域外文字为主的“非汉字”入印,如卦文、苗文、满文、西夏文、楔形文字等。







左:古西夏文“黄三” 右:满文“华”




0

3

善用古今形式

邓尔雅的作品善用古今形式,既包含战国到秦汉的数十种印章形式,也包括砖、瓦、镜铭、古钱币等篆刻近亲的形式。







左:瓦当  右:纪年印




0

4

篆刻家学

邓尔雅是名儒邓蓉镜四子,少承家学,治印初宗邓石如,继尚黄士陵作汉印一路。他在篆刻艺术的造诣与其篆刻家学是分不开的。



戳视频 听导赏




“篆锲入神——邓尔雅篆刻作品展”将展至5月10日,这是邓尔雅先生在东莞的首次个展,也是莞城美术馆的年度重要展览之一。


看了微课堂,大家想不想到展厅现场一睹为快?记得在美术馆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看展哦。



文丨唐伟明

编辑丨吴文博 陈卓愉


往期回顾




点亮“在看”,分享给更多人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