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莞城美术馆启动“版画季”,“花语”版画作品展将亮相|展览预告

 点蓝色字关注“莞城美术馆



主办单位
莞城美术馆
上海苏俄造型艺术馆

展览时间
2020年6月11日至7月22日

展览地点

莞城美术馆一楼展厅


前言

     伊琳娜·玛斯列妮柯娃1925出生于列宁格勒,10岁就进入彼得格勒艺术小学开始学画,1939年考入了列宾美术学院附中,卫国战争爆发后在列宁格勒军工厂工作,1942-1945年在后方阿拉木图艺术中等专业学校学习,1949 年考入列宾美术学院版画系,1955年毕业于巴霍莫夫工作室,毕业成绩优秀,同年开始参加国内外的各类展览。1987年获“劳动老兵”勋章,2003年获“保卫列宁格勒”勋章,2006年因病去世。     从画家1951年留下的黑白老照片上可以看到,她曾是一位典型的俄罗斯美人,在学期间正是她的豆蔻年华。据她的儿子尼古拉• 萨文卡(1957年出生,1982 年毕业于乌加诺夫工作室)介绍说,“当年追求我母亲的人不少,其中就有担任领导的,但我母亲还是选择了在二战中失去右臂的父亲,他那时在盖拉辛莫夫•A•M工作室读博士研究生,这正应了那句‘美女爱英雄’的老话。”她的丈夫И•Г•萨文卡1975年获功勋艺术家称号,是当时著名的独臂风景画家。在莞城美术馆同一展厅,丈夫的油画写生作品展刚刚谢幕,妻子的版画展随即亮相,满厅缤纷的“鲜花”似乎随风摇曳,好像静静在诉说往日。     从伊琳娜作品的色彩上我们不难看出,作者不仅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后天修养也是炉火纯青。画面上找不到夺人眼球的亮丽和与客观现实不相符的现实主义个性语言,洋溢着对生活、对劳动的赞美,对阳光、对大地的热爱之情,虽然那时的政治环境和物质生活并不尽如人意,但观众在其作品上感觉不到一丝戾气,能够感觉到的是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她的作品在构图上有诗的意境,不论如何变化都有大气外流之感,不落俗套。在用笔方法上侧留有明显的笔痕,不加修饰,不描、不磨,一气呵成,表现出了良好的心态和自信。     时间的河水在流趟,曾经的美女画家已经作古,她生活的那个曾经辉煌的苏联也已经走入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但那个时期的那些人给俄罗斯人民不仅留下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留下了丰富的艺术财富。     六月初夏,伊琳娜.玛斯列妮柯娃的作品展带着似锦繁花而来,启动了莞城美术馆2020年“版画季”。莞城美术馆多年来打造“版画”品牌所取得的成绩,在业内倍受肯定与推崇。希望这些保存下来的珍贵版画系列作品,能让观众体会到前苏联时期社会生活的积极向上,同时感受到版画的独特艺术特色。在此,由衷感谢莞城美术馆对本次展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祝愿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策展人:范建祥上海市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博士



艺术家介绍



伊琳娜·玛斯列妮柯娃

1925年出生于列宁格勒,10岁开始学画,1939年考入列宾美术学院附中,1942-1945年在后方阿拉木图艺术中等专业学校学习,1949 年考入列宾美术学院版画系,1955年毕业于巴霍莫夫工作室,同年开始参加国内外的各类展览,1987年获“劳动老兵”勋章,2003 年获“保卫列宁格勒”勋章,2006 年因病去世。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静物·菊花》 56X45cm  石版画  1967年



《静物·柿子》 36X47cm  石版画  1968年



《景物·花》 52X38cm  石版画  1968年



《野菊花》 48X37cm  石版画  1968年



《静物·矢车菊》 45X52cm  石版画   1975年



《个人画展海报》 71X46cm  石版画  1978年



《春天》 44X56cm  石版画  1978年



《黄菊花》 66X44cm  石版画  1986年



《春天来了》 55X69cm  石版画  1983年



《风铃草》 58X38cm  石版画  1988年







“花语 ——

伊琳娜·玛斯列妮柯娃版画作品展”

将于6月11日展出,

这标志着莞城美术馆

2020年“版画季”正式启动。


展览期间,
形式丰富的公教活动
将会陆续开展,
敬请关注和参与!


编辑|何 香

海报|林嘉恩


往期回顾




点亮“在看”,越来越美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