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于昆:具象水彩画的“扁平性”

点击蓝色字关注“莞城美术馆”


《当代水彩》丛书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莞城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水彩画系、岭南美术出版社等单位主办,目的是加强中国当代水彩的研究,推动中国当代水彩的发展,发掘与推广水彩新人,构建理论研究交流平台。

《当代水彩》丛书第一、二、三辑已连续出版,第四辑计划于2021年11月份出版,李于昆教授的文章《具象水彩画的“扁平性”》将被收录其中。
 

01

城中村:一个时代的视觉映象


吴琳生《静谧》系列水彩画描绘对象为广州城中村,其中“系列三”获“首届广州国际水彩艺术展”金奖(2021)。碎片式、马赛克式的白色瓷片已经斑驳但紧贴在建筑物表面,发灰的白瓷片与青砖相互交映,显示出岭南的地域性和强烈的时代感。这种景象是上世纪80年代前后告别裸露的红砖、水泥和混凝材料建筑饰面的时髦标签,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瞬间被唤醒到那个改革开放之初年代,犹记南下打工大军滚滚而来,与当地“土著”混居而作而息。它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物像标识,更是一个时代的视觉符号,留给整整一代人的记忆。尽管现在的建筑立面已经被各式玻璃幕墙、大理石以及灯饰等豪华装饰材料和新型材料替代,但马赛克式的白色小长条形瓷片,仍然不断唤醒我们心底下潜伏着的过往年代的视觉映象。难怪作者吴琳生将这个映象连续不断播映,以水彩作之,采用组画的形式,取名《静谧》系列。
年轻的吴琳生,将这一历史感延续在他的画面中。以其经历,他对过去时代的感受并不像吾辈强烈。系列画作取名“静谧”其实不静谧。回看历史,静谧之下涌动着躁动和不安,那里有原住民,有来自天南地北的打工者;纵横交错的电线电缆,楼距逼仄的空间,四处悬挂的各类招牌和贴满各种小广告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在这里少年变成青年,青年变成中年;相识的或不相识的青年男女在这里结婚成家生仔等等。建筑尤其是当代城市建筑,不论是刚刚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还是渐行渐远的城中村,都从不同侧面记录着一座城市的变迁,一个地域的生态,呈现它与人的生命个体的交织状态。我们是否依稀看到了画面中潜藏着的人性的温暖、期盼、无奈和时光的流逝?

02

水彩画:具象中的“扁平性”


《静谧》系列画作采用具象艺术风格。以水彩为媒介来表现这类题材并非“水彩”擅长。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通过水彩画表现的城中村建筑展现出一种“扁平性”。立体的建筑追求一种平面感,体现了当代艺术语境下绘画的设计感。具象,不再是简单地再现客观物象,而是带有一种专业限定和学术思考。在系列画作中,吴琳生强化了建筑物的平面感,砖石、门窗、空调机、天台、脚手架等细节刻画入微,细腻地展示出与城中村建筑匹配的实用物件,但同时虚化建筑物的外轮廓线;而在细节虚实的表现上又让画面上下两部分趋于等同,进而简化三维空间,使得绘画的扁平性隐含于观众的视觉经验之中。除了画作的主体部分,作者还利用水彩语言,对天空云彩进行了扁平化处理,置于一个虚拟的近乎单色的天空景色中,通过笔触来增加云色的变化,加强绘画的平面性表达。
显然,在绘画艺术中,“扁平”一方面回归绘画艺术的物质平面,即通过运用扁平形式进行绘画表现,另一方面指绘画的平面化表现方法,即指绘画创作中扁平性的空间,它消解了画面纵深的扁平性视觉效果。扁平性是西方自19世纪以来绘画自身革命和现代设计兴起的结果,从后印象主义开始,以追求绘画式的视觉空间所感为目标,反思文艺复兴以来的包括学院派的空间感追求,借助绘画的造型元素进行扁平化再创造,对具象和经验进行归纳概括,展示几何化和符号化的特征。具象中的“扁平性”是当代绘画的重要指征之一,在语言层面上,它通常表现为对三度空间的消融与解构。与单纯的“扁平性”不同,“扁平性”仅限于视觉方法的层面,通过扁平性改变观者的视觉方式,常见的形式有观念的扁平、笔触的扁平和色彩的扁平。无疑,扁平化的绘画包含着一种情调和设计,它通过简化的表述,体现了艺术家对绘画艺术的当代认知,由扁平产生的形式美,包涵着丰富的想象空间,面对写实中的扁平感,观者进行的抽象思考超越了对原有物象日常的视觉经验,人们在重新解读绘画时逐渐意识到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的崭新世界。
可预期的是,传统水彩语言在时代潮流的发展下不断发生着变化,水彩画语言也随之变化。当代具象水彩——尽管水彩的具象性并非水彩的长处——摆脱了传统绘画中的叙事性和写实性,更加具有视觉语言力量和观念性,更加符合当下绘画的创作理念,展现了艺术家个体的观念与个人情感。《静谧》系列画作通过城中村建筑的叙述,展示今天的具象水彩画不同于传统水彩画。吴琳生的作品说明了扁平性语言在写实水彩画中的应用有助于画家更好的表达观念和情感,画面更加具有当下时代特征。因此,扁平性语言的探索不仅是形式语言的创新,更是作品对画家内心感受的观念表达,这种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具象水彩的重叠交汇,使得“扁平性”语言为具象水彩提供一种创造的方向,为新时代水彩创作带来新的艺术魅力。
新时代水彩创作开始趋于理性化,多元化和人性化的表现,是水彩画家们在经过现代,后现代艺术洗礼后,再次回到具象,对传统进行重新发现:即在具象绘画中融合抽象元素与现代构成元素,由传统内核深处出发,从而揭示出当代人的生活与精神状态,城中村恰恰契合这一诉求。可贵的是,吴琳生的系列画作成为具象水彩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的一种新尝试,扁平化语言与中国传统艺术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点,通过主动地弱化诸如立体感,明暗,透视等物质表现因素,使画面保持平面的纯粹性,在点,线,色,面的平面构成中,以二度空间的视像揭示事物本体表达语言,从而展现“绘”与“画”,“水”与“彩”的特殊魅力,进而推动中国当代水彩画的多样化探索。

03

拓展边界:水彩艺术的当代性


水彩画是一个极具开放性、包容性、可塑性的画种,不但可以在中西之间、不同画种之间融会贯通,甚至较之国画、油画等其他画种更具拓展边界的空间与可能,这是水彩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独特魅力和独特价值所在,也是我们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水彩艺术的一个出发点。事实上,水彩画的历史就是其本体和边界不断被演绎和拓展的动态过程,水彩画的概念也因此而处在不断的发展与重新定义之中。
从当代指向看,吴琳生这组系列水彩作品,给与我们三个启示:
一是关注当代思维观念的转变。吴琳生的水彩创作属于当代观念水彩创作,而非简单的具象绘画。它与传统水彩画创作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创作中引入了观念”。当代观念水彩创作是在创作中追求观念的表达,尤其在当下数字影像时代,即使通过写实的手法来表现,画家创作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写实,而是在艺术创作中提炼相关素材,形成个人风格,表达一定的观念和意图,成为新的图式。写实只是一种媒介,作品本身是作为观念表达的外化,在保留物象形态的同时又力求不断超越对象。 
二是关注当代水彩表现的研究。绘画中的扁平性是现代绘画的主要特征之一,现代具象绘画的平面化开始于新具象主义绘画对平面性的探索。具象水彩扁平化的表现无疑是对传统水彩表现的革新与拓展,它丰富了具象绘画的表现类型,为新时代画家去关心画面本身,表达抽象和精神追求提供了可能,并体现了水彩创作自身的独立价值当今,具象写实水彩成为了当代中国水彩的主流,探讨写实水彩的扁平化,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进一步地了解具象水彩平面性的语言形式,推动写实水彩的新发展。
三是关注当代社会现状的思考。如何用水彩艺术传达对当代现状、人文历史和社会变迁的关注,是时代的命题。通过当代观念的介入使具象水彩在对当代现状的表达上更直接更自由。我们由“扁平性”想到当今热门的“躺平”一词,对年轻人来说,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当下,可以躺平有选择地放慢脚步,以相对舒适的工作方式换取足够的生活条件,这不正是无数生活在城中村奋斗者追求的目标吗?当代观念的介入,既是对传统水彩画表现形式的不断突破和反思,又是对个体生命的生存状态的不断改变的追问。
当代水彩画家应该着眼于当下艺术前沿,关注当下的生存和感受,不断去实验当代水彩画创作的可能性,不断拓展当代水彩画在当代观念下的方式和途径,更好地推动新时代水彩艺术的新发展。
 20216月28日 清远笔架山下









艺术家简介及作品欣赏




吴琳生


广东省饶平县人,现工作居住于广州,作品《凝》系列组画参与第十三届国际文博会,《故乡》入选广州第四届速写展(2018),《征途》入选广东省第九届水彩展(2020)。《静谧》系列一、二入选第十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2020),《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入选第三届全国小幅水彩作品展(2020),《静谧》系列三,获“首届广州国际水彩艺术展”金奖(2021)。





《静谧》系列三 75*50cm 2021年

(获首届广州国际水彩艺术展金奖)



《静谧》系列四  50*35cm  2021年



《静谧》系列五  50*35cm 2021年



《静谧》系列六  50*35cm 2021年



《静谧》系列七  75*52cm 2021年





编辑 / 陈卓愉

往期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