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老广州古玩市场淘宝记

2017-09-05 王祖远 古籍

1957年我曾出差到广州。那时广州的“天光墟”又名“横墟”。粤语的“墟”就是市集,“赶集”叫“趁墟”。


听人说,半夜就开始摆市,天一亮马上收市,里面卖各种各样的破烂,觉得很神秘,于是我约好两个同事一起去见识。


半夜三点钟,我们三个人带了两支手电筒,这是逛“天光墟”必需的装备:照明、防身之外,还可以把电池拆出来,连上耳机检查无线电零件的通路或断路。


那时,广州的“天光墟”,开设于“烂马路”(中山七路)一带。实际上,主要集中在龙津西路至中山七路之间。这里横街小巷纵横交错,密集而杂乱。即便白天进去,都好像入了迷魂阵,是广州最复杂的横街小巷群落之一。“天光墟”开设在这样的地方,更增加了几分错综曲折。


我们从带河路对面一条小巷摸索进入。也许来早了些,摊头还稀稀落落。有人刚刚挑着两个大箩筐进市,也有人开始在地上铺设摆布。有些摊头摆个小油灯;也有些干脆什么灯也不点,只见摊主蹲在地上,你得自己用手电筒去照看;也有比较大的摊子,会摆上个汽灯,银白色的光照耀得有点刺眼,算是“豪华型”了。


我们穿街走巷,一直逛到中山七路,再回头逛第二次的时候,只见完全换了一番场景:窄窄的小巷里人头攒动,黑魆魆的人影幢幢。走着的、站着的、蹲着的、俯下身来看着的,不一而足。夹杂着此起彼伏的讨还价声,“天光墟”已经整个儿热闹了起来。


地摊上的货光怪陆离,种类繁杂,有旧钱币、旧衣物、旧唱片、旧家具、旧电器、旧书报杂志、旧连环画、旧碗盘、各种旧日用品……看看摊主的打扮和装备,我们忽然明白,他们一定都是平日穿梭在大街小巷吆喝着收买旧货的“收买佬”。


“收买佬”一般头戴圆锥形的竹帽,挑着两个大箩筐,嘴里唱着:“收买——烂铜——烂铁”,尽管实际上是什么都“收买”。此刻看来,他们定是在平日收买到的东西中,挑出一些自认为稍许“值钱”的,清早到这里来求个“善价”。


有相当一部分买主是背着大布袋来的。他们是所谓的行家,专门到这里来收购自己熟悉和需要的某一类物品,再转手高价卖到别的地方去。在我们眼里,他们显得很“专业”。有时看到买卖双方都使用我们听不懂的“行话”报价还价,也见到用“手指语言”的。总之,交易过程让人感到高度的默契和效率。


买主朝坐在小板凳上的摊主扔出一句:“大碟!”(那只大盘子多少钱?)


“个半。”摊主头也没抬,冷冷地。(个半,粤语:一元五角)


“一文。”(粤语:一元)


“我屌屙你个肚啦!”(我×得你拉肚子!意思是:做梦!)


这个对话就像听人家喝酒“猜枚”(猜拳)。两个回合下来,“询盘——递盘——还盘”的程序就告完成。买主挨骂后若无其事地离开,只剩下我们三个小青年还愣在那里。一个同伴把我和另一个同伴狠命一拉,奔跑几步离开那摊位,半路上不约而同爆出一阵大笑。


“我实在忍不住了!”那个拉我的同伴后来这样说。其实,我和另一同伴也忍不住。心里还在估摸着,怎么那对话会野蛮到如此异想天开的叫人发笑。多年以后,我们相对回忆“天光墟”之游,还学着这套台词,笑个不住。


不过,我们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一边“考察”,一边还是不忘蹲下来搜寻自己钟意的宝贝。我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两部禁书:一是傅东华翻译的《虎魄》,尽管成色不好,但听说这是和《飘》齐名的;还有一套12册崭新但已撕去封面的《洪熙官大闹峨眉山》。


一个同伴淘到不少“大达”(上海大达图书公司)、“广益”(上海广益书局)版绣像演义小说;另一个同伴淘到几本历史书,后来他读大学竟进了历史系。不知不觉,天从蒙蒙亮倏忽转至大亮,我们睁大酸涩的眼睛,拖着疲惫的步伐凯旋。


两年后,我再到广州,待了一个月,每天都会路过中山七路的祥珍茶楼。听人说,以前这里每天早上都聚集着“天光墟”散市以后的“收买佬”,他们把一条扁担两个箩筐往路边一放,便进去喝早茶。有人说,“如果用机关枪在椅子底下扫射,保证不会伤人,因为他们全部是蹲在椅子上喝茶的”。


据说,广州“天光墟”的黄金时代是清末民初。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军阀混战,古文物由宫廷、大户流散到社会。商人将其辗转私运到广州出口,“天光墟”便成了当时广州古董玩物的集散地。原墟址在广州长寿路西来初地一带,是旧社会关帝厅人马(丐帮)和国民党警局庇护下的夜间集市。交易时间从晚上12点开始,天光前“散墟”,以摆旧家具、器皿、故衣什架等二手廉价货物及古董、字画、古籍、盆栽等为主。


改革开放后,“天光墟”曾经在中山七路“中兴”。20世纪80年代中迁到清平路和中山八路,90年代再迁到带河路,2000年前后迁移到文昌北路。曾经是每天早上6时至8时左右开市,日日成墟,2003年改为仅每周二清晨开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