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所有,只为不能忘却的历史

2017-09-20 张洪灿 等 古籍 古籍


犹记当年“九一八”,风雨飘摇国遭难。抗战的硝烟早已远去,但惨痛的记忆却永远令人警醒:邦境不安,忘战必危。


曾经,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舍生忘死、坚贞不屈,用血肉之躯挺起民族的脊梁;如今,一群满怀家国情怀的民众辗转奔波、倾心倾力收藏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防教育,为民众敲响盛世警钟。


抗战文物蕴含时代烙印,镌刻着历史记忆。民间抗战文物收藏爱好者群体用平凡而伟大的行为,坚守精神家园,诠释红色信仰,激发前行力量。收藏是为了更好牢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激发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自立自强,这本身就是民族层面的国防教育,离不开你、我、他的共同参与,更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响应。


60岁的南京市民陈西民搜藏文物已有20余年,生活并不富裕的他却为收藏文物拿出所有的积蓄;石家庄一名叫姬博元的90后收藏爱好者,11年收藏了2000余件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物证,件件物品都是日本侵华的有力罪证。他们原本可以像大多数人一样活得安宁淡然,但他们肩负着民族的责任与担当,历尽千辛万苦,甚至不惜变卖家产,散尽家财,从事收藏抗战文物,就为了凭己之力在国防教育事业添上一砖一瓦。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宝贵。”这些民间收藏人士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打捞起一段民族记忆,用一个个饱含血泪的事实,告诉人们日本侵略者对我们这个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教育着每个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警醒着每个人只有具备遏制战争的能力才能拥有和平。


习主席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防教育改革”作出部署,五中全会又突出强调“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抗战文物始终是国家和人民重要留存物件,而民间抗战文物收藏也是对国家馆藏的有益补充。


历史是最好的国防教育教科书,尤其是那段承载民族记忆的屈辱史、血泪史更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国防教育教材。这些活跃在民间的收藏人士收藏的抗战文物是我们国防教育的一笔宝贵财富,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当前,民间收藏虽很活跃,但也应当看到他们由于财力、精力局限,还处于单打独斗、游击运动的阶段,而且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收藏家出于利益驱动更多地考虑经济支出;有的收藏家为了迎合部分观众甚至带有娱乐化行为。这些都违背了收藏者让民间收藏助力国防教育的初衷,对国防教育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强教育引导,把这些民间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对官方国防教育渠道的有益补充,让历史的“像素”更加清晰,让民族的“警钟”永远长鸣。


倾尽所有,只为不能忘却的历史

莫荣桂 柯穴


写在前面


既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文物专家,却用30余年时间收藏抗战遗物。后来,他的藏品被收进云南省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成为全民国防教育的“活教材”。30余载岁月的冲刷,让他的一头乌发染上了白霜,谈及当年跨国收集抗战遗物时历经生死的一幕幕、谈及为了收藏放弃高薪职位的无奈、谈及为了收藏一贫如洗、负债累累的窘态,他的表情风轻云淡,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他叫段生馗,今年已经52岁了,他说:“我不后悔我的选择。如果哪一天我走不动了,我会要求我的子女把这些事情继续做下去,收集更多的抗战遗物送到纪念馆,让更多的人铭记那段历史,我便此生无憾了。”

段生馗向笔者介绍他收藏的抗战遗物。


9月12日,蒙蒙细雨笼罩下的滇西抗战纪念馆显得愈发庄严。宣读警钟碑记、参观远征军名录墙……这天,云南省腾冲市党政机关、军警以及各界群众400余人聚集在纪念馆前,共同纪念腾冲光复。


“历史是一部沉甸甸的教科书,我们不能忘记!”从侵华日军的战刀,到活体解剖架,再到生化武器残骸,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故事,纪念馆馆长段生馗都能娓娓道来,对他来说,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会说话。


60多年前的滇缅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与美英盟军对日本军国主义实行歼灭战的主战场之一,而毗邻滇缅公路的腾冲,一度成为中日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


段生馗就出生在腾冲市芒棒乡芒乃村,这个村庄曾被日军清剿了3次,2/3的村民死在日军的刀枪下,每一家都有一本血泪账。段生馗的祖父因为收留过一位中国伤兵,全家人差点被日军杀光,当时惨痛的场面犹如一把尖刀,深深地扎在段生馗祖辈的心中,这也让听这段故事长大的段生馗刻骨铭心。


段生馗告诉记者,在他年幼时,村庄还可以随处可见破钢盔、残刺刀等战争遗物,当时没人重视,这些物件就成了他和小伙伴们玩游戏的道具。玩累了,就把这些物品堆在一起,后来越堆越多。“这种无意识的收集,却为我今后要做什么、怎么做,指明了方向。”段生馗笑着对笔者说。


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始于1986年参加工作以后。段生馗学的是金融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腾冲县农行。那时他经常下乡,看到老百姓院子里随意丢弃的抗战遗物,便出钱向老百姓收购这些物品。


“当时收集这些物品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把实证找到,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年轻人嘛,都有当英雄的梦。”段生馗说,后来,自己的觉悟不断提升,意识到这些物品是“物化的历史”,因而决心要还原历史,要让更多的人触摸到那段历史,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有国才有家。


在村子里,段生馗收到的大多是一些小的物品:日军的饭锅、饭盒、皮鞋、刺刀等等,大一点的东西要到国外去收。于是,段生馗收藏的范围越来越广,他无数次跨过国境线,寻访远征军老兵,寻找战场旧址。


跨国收藏,可谓是九死一生。1996年,段生馗首次去往缅甸寻觅抗战遗物。一次他收购了日军的一辆废弃坦克,花了几千元人民币,请人用大象把坦克从森林里拉出来,没想到刚出林子就被抓了,被关了17天。“那晚险些被他们打死,幸亏年轻身体好,硬撑着回到了国内。”此外,段生馗还7次穿越原始森林,搜寻远征军遗物,每次进山都要背上当地人最需要的物品,如清凉油、风油精,换回远征军的纽扣、徽章、刺刀等。


“整个滇缅抗战持续3年多,而我打扫战场已经打扫30多年了。”段生馗告诉笔者,在缅甸找到数量最多的抗战遗物是中国远征军帽徽。在缅甸,中国远征军曾经和日军发生过“同古大战”“仁安羌大战”“密支那反攻”等血战。战争结束后,密支那、腊戌等地都曾修建烈士公墓,但后来几乎全被夷为平地,忠骨终随风销蚀,铁质的帽徽却留了下来。


一次,他深入中缅交界的“野人山”,在土著部落的“鬼房”里找到了两个被制作成水瓢的头盖骨。通过翻译他得知,这两个头盖骨是“汉人女兵”的,她们被当地土著人杀掉之后,头盖骨被供奉在“鬼房”里,当地女人难产之时,才会被请出来,当作有神力的药碗。段生馗当场泪如泉涌,“汉人女兵”就是中国远征军女兵。段生馗经过多次交涉,花了一大笔钱,将这两名女兵的遗骸带回了中国、带回了家。


1999年,段生馗面临抉择:交流到外地工作,可以升职,但遗物收藏工作可能就得中断了。他思索良久,在亲人与朋友的不解和异样的目光中,决定继续留在腾冲,继续收集抗战遗物。


随着收集东西的不断增多,段生馗萌生了建博物馆的想法,经过多番努力,终于达成心愿:2005年7月7日,他与某民营企业合作,在腾冲和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民间抗战博物馆——滇缅抗战博物馆。


“每一件东西都得用现钱去买,为此,我曾经负债累累。”段生馗说,当年曾有一个老板要出300万元买断他的藏品。“为了收集遗物,我一贫如洗,还背负了债务。可如果卖了这些,就违背了我的初心。”段生馗断然拒绝了对方。段生馗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有时候心里觉得苦,他就坐在他的藏品前,一边擦拭一边说说心里话,他说他不怕过穷日子,就怕以后没钱收集抗战遗物了。直到2013年,段生馗的生活和收藏生涯迎来了转机。


2013年8月15日,是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的纪念日,也是让段生馗铭记一生的日子。那天,滇缅抗战博物馆从和顺整体搬迁到远征军国殇墓园旁,并更名为滇西抗战纪念馆,段生馗的藏品也跟随迁入。这是中国首座由中央财政建设、纪念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和抗日英雄的纪念馆,也是记载滇西抗战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腾冲的文化坐标。“看到我的这些藏品终于有了个名副其实的家,而且可供更多的人参观,我觉得我付出的一切都值了。”段生馗笑着对记者说。


就在上个月,为了能将精力都放在纪念馆,放在那些抗战遗物上,段生馗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从银行辞职,到纪念馆工作。已是银行副行长的他,一个月工资有1万多元,但当了纪念馆馆长,每个月却仅有1千多元。段生馗不以为然,他开玩笑说:“我可是由副转正喽!”


倾尽所有,不为名利,只为不能忘却的历史。段生馗说:“我不后悔我的选择。如果哪一天我走不动了,我会要求我的子女把这些事情继续做下去,收集更多的抗战遗物送到纪念馆,让更多的人铭记那段历史,我便此生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