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13.8万拍得“郭沫若等致方介堪信札”全是假!

2017-09-27 潘虹 余日迁 古籍

近日,以13.8万元拍得“19帧郭沫若等名家致温州艺术大师方介堪信札”的收藏爱好者李先生,向温州晚报记者表示,他在5月28日四川文物总店和云南典藏拍卖集团公司举办的拍卖会上拍得的19帧信札无一为真,他将起诉维护自己合法权利。方介堪儿子、方介堪艺术馆馆长方广强披露,这批与真品相似度极高的赝品,可能出自外地来温的书画造假者之手,有关真品精细信息可能在出版过程被人利用。


13.8万拍得19帧信札

经求证全是造假之作


方介堪是中国现代书法篆刻大师,长期居住温州,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职,他毕生从事艺术创作,先后治印2万余方,郭沫若评其印章“炉火纯青”。方介堪与黄宾虹、郭沫若、谢稚柳、启功、沙孟海、沈伊默等艺术大家有着深厚的友谊。在长期交往中,他们鱼雁往来,信札是他们友谊的最好见证。


李先生说,出于对四川文物总店国有背景的信赖,看到该店的微信“川文珍藏”推荐后,今年5月,他在该店主办的拍卖会上以13.8万元拍得“名家墨缘·致方介堪信札十九帧”,这些信札出自郭沫若、黄宾虹、启功、沈伊默、谢稚柳、沙孟海、叶浅予、陆维钊、徐无闻、晏济元、何海霞、丁辅之、吴子玉之手。


取得拍品不久,李先生获得一本由方广强编辑的《玉篆楼藏信札集》,查阅发现他获得19帧信札和《玉篆楼藏信札集》收录的19帧信札,仿佛是孪生兄弟,字迹几乎一模一样,但信笺不同,印章处理也有差别。李先生向《玉篆楼藏信札集》责任编辑求证得知,《玉篆楼藏信札集》一书收录方介堪多年来与诸多艺术大家的往来信札,信件全部来自方介堪家属,方介堪儿子方广强为该书作者。这意味着李先生拍得的这19帧信札肯定都是造假之作。


“现代化”手段造假

真品精细信息被人利用


李先生说,拍品信札在书写细节可以说达到细节逼真的程度,笔墨在浓淡,笔顺、笔峰轻重,个性处理上都几乎做到了分毫不差。尤其启功、郭沫若、徐无闻等几通造假信件来看,几乎做得一模一样。


从信札材质观察,李先生称:“拍品信札可谓‘周到细致’,民国或1949年解放后专业书画社、专业机构的信笺‘云霞纸社制、燕京书画社、中华民国’等字样清晰可见,且纸张泛黄,历史感力透纸背,令藏家真假难辨。”


方介堪弟子、著名书法家马亦钊看了李先生拍得19帧信札也感叹造假猖狂。这19帧信札涉及13位艺术大家,他们均有不同的艺术特点、书写风格,并且书写工具不同,有毛笔、钢笔等,这样非单一造假者所能做到。有关专家指出,从此组造假信件来看,这组信札不是凭空臆造的造假,首先他们须有原件作为仿本,也就是说他们得有原件或者原件的出版物。这组造假的仿冒品,要么参照了出版物,要么从方广强手上拿到了信札原件来仿冒。还有,以《玉篆楼藏信札集》2015年11月出版时间来看,这组信札的造假时间应该就在近一两年。而且,从逼真度而言,不排除是团伙造假所为,造假过程也有可能动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也就是所谓高科技造假。


方广强披露,这批与真品相似度极高的赝品,可能出自外地来温的书画造假者之手,他就曾在市区的妙果寺收藏市场发现与方介堪先生有关的信札赝品。这批19帧被仿,可能是真品精细信息在出版过程被人非法利用。


科技提升了印刷质量

高仿书画常鱼目混珠


出版编辑这本书,从收集资料到出版印刷,马广强前后用了多年时间。“除了这本《玉篆楼藏信札集》外,多年来,我先后将与父亲有关的文史材料出版了7套书,就是希望把这些珍贵的文史资料分享给世人。随着书籍印刷质量的提高,在给阅读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外,没想到为造假提供了‘方便’。”马广强说。


马亦钊说,文玩书画造假,历朝历代都有存在,只是不同时期手段不同。马孟容、马云愚的真迹,也曾“被造假”。近年来,随着印刷水平的提升,书画印刷品的清晰度大大提升,一方面,这给学习者提供更加有质量的学习模板,另一方面,也给造假者提供了造假资源。


常有人拿着书画的照片请马亦钊鉴别,马亦钊往往告知,现在的高仿书画逼真到常常可以鱼目混珠,单凭照片无法进行鉴定,不仅如此,装裱之后的作品,仅靠观察外形也很难鉴定真假。


拍卖公司不透露委托方

买者认为免责声明无效


李先生已与四川文物总店和云南典藏拍卖集团公司交涉,李先生说,“拍卖公司拒绝开具发票,并且以保密协议为由隐瞒造假信札的委托方。”


温州晚报记者在云南典藏拍卖集团公司免责条款中看到:“本公司对拍品的任何介绍及评价均为参考意见,不成为对拍卖品的任何担保,对拍卖品的真伪、品质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竞买人或其代理人有责任亲自查看拍卖品原件,对有关拍卖品的实际状况充分了解,并对自己竞投某拍品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对此,李先生认为:“怀疑拍卖公司未尽到鉴别的责任。拍卖企业、委托人明确知道或应当知道拍卖标的有问题时,免责声明无效。”


温州有关律师认为,文化部于2016年3月15日发布了新修订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修订办法明确指出:“禁止经营来源不合法的艺术品,应买受人要求,应当提供相关来源证明文件,并且拍卖行要保存相关原始文件不少于五年”。并明令禁止“伪造、变造或者冒充他人名义的艺术品”。李先生有望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温州晚报


相关报道:四川文物总店被指批量卖假文物 藏家信赖13万拍信札



附录


川文藏珍:第三届“川滇聚珍”艺术品拍卖——方介堪的“朋友圈”


方介堪(1901-1987)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原名文渠,字溥如,后改名岩,字介堪,以字行。工书,能画,尤长于篆刻。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全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日兰亭书会名誉顾问。


方介堪青年时代

篆刻中的方介堪


方介堪生来性近翰墨,少时跟父亲写字刻印,其毕生从事艺术创作,擅长金石,先后治印2万余方,在金石印学中具有精深的学养和功力,其篆刻艺术风格独到,章法稳重,手法娴熟,灵秀生动,尤其是在鸟虫篆刻中造诣极深和富于创造性,通过自己的才情和学养、智慧与胆识、机敏与技巧,构建了突出的个人风格,以其精雅华美的风貌体现了上个世纪的金石学界的包前孕后的艺术风范。包前孕后是一种风范一种气度,一个人具有这样的风范和气度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大师,事实上历史的任何一位艺术大师,都具备包前孕后的风范和气度,先生正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大师。


方介堪与友人


方介堪与友人


中国书画离不开印章,故而方介堪结交了大量书画界的朋友。他与书画界的朋友交往缘于金石,其中不仅有经亨颐、何香凝等人“寒之友”社的中坚,还同金石书画界元老名流褚德彝、曾农髯、黄宾虹、丁辅之、王福厂、高野侯、楼辛壶、郑午昌,及潘天寿、林散之、谢稚柳、唐云等人,都有交往,还有“张画方印”的佳话,其中张就是张大千,方就是方介堪,他与张大千的友谊最深,交情长达半个多世纪。

方介堪于张大千


方介堪与他们的深厚友情也坚如金石一般,这一封封细入生活的书信,就是他们友谊的最好见证。而且在对待友人上也忠信仗义,更值得我们缅怀与学习。 


下面从此组拍品中选两封有前后关系的书信,让我们从这几字几笔中窥探方介堪与叶浅予之间的金石情谊·····


叶浅予来信之一


介堪翁:


三月一日函到,奉命抑印如数寄悉,前之北游之事,已向有关方面联系,文化部国画创作组同意邀请你来北京作一次艺术旅行,希望你带些石章来,备各方索刻,去年福州周哲文来北京举办印章展览,深受京中人士欢迎,吾兄名宿,必受欢迎,西泠纪念会不知何时举行,可在会后由杭州来京,或烦前期后悉听尊便。草复问好。


叶浅予  三月十六日


叶浅予来信之二

介堪老兄:


我于上月七日进医院治疗大肠肿瘤及胆结石症,手术经过良好。今日出院归家暂息,二天后将转西郊三〇九医院作进一步治疗,该院距创作组不远,估计十月间可再度出院。闻创作组同志云,九月间住房较挤,已通知你推迟行期。最近读大扎,知同意改在十月间来京,甚慰,病中得悉数次来函,均已转创作组,未能一一作答,颇以为歉!请谅之。邵家业照片及吴君画皆收到,请代向二君道谢。倾读香港《书谱》二十八期,大作“象轴留珍”已发表并附稚柳题签,此列寄国内不多,海外主要流传,大千必能见之。特此奉闻,并致敬礼!


叶浅予  八月廿六日

叶浅予(1907-1995)浙江桐庐人,从事国画教育,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院教授。擅人物、花鸟、插图、速写等。曾为茅盾小说《子夜》、老舍剧本《茶馆》等书插图,出版个人画集多种。

方介堪为叶浅予制印
朱颜辞镜花辞树,岁月无声,旁人更无需多言,下面我们就一起慢慢品读方介堪与民国大师们“朋友圈”中的往事········
黄宾虹来信黄宾虹(1865-1955)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近现代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何海霞来信之一


何海霞来信之二


何海霞(1908-1998)北京人。名瀛,字海霞,以字行。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早年从师张大千学画,1946年随张氏入川写生。为“长安画派”代表画家之一。1983年任陕西省国画院副院长,不久调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工作。擅长山水,亦能花卉。其创作往往将青绿工笔与水墨笔意融为一体,立意新奇,笔力雄健,风格浑厚而不失秀丽。

谢稚柳来信之一


谢稚柳来信之二

谢稚柳之来信三

谢稚柳来信之四



谢稚柳(1910-1997)江苏常州人。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擅长书法及古书画的鉴定。初与张珩(张葱玉)齐名,世有“北张南谢”之说。


郭沫若来信

郭沫若(1892-1978)生于四川省乐山。原名郭开贞,字鼎堂,笔名沫若。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


启功来信

启功(1912-2005)


北京市满人。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九三学社顾问、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等职务。


丁辅之来信


丁辅之(1879-1949)浙江杭州人。原名仁友,後改名仁,字辅之,号鹤庐,又号守寒巢主,後以字行。系晚清著名藏书家丁松生从孙。近代篆刻家、书画家。嗜甲骨文,尝以甲骨文撰书楹联编成册,又喜篆刻,名印金石,代有收罗,尤以西泠八家印作为多。


沈伊默来信


沈尹默(1883-1971)浙江吴兴人。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别号鬼谷子。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以书法闻名,,以正、行、草书名世。深受众多文人墨客赏识。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


沙孟海来信


沙孟海(1900-1992)生于浙江鄞县。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等。曾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康有为、吴昌硕等大师,对以後沙孟海的书法和篆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兼擅篆、隶、行、草、楷诸书。学问渊博,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陆维钊来信

陆维钊(1899-1980)浙江平湖人。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自署劭翁。南京高等师范文史地部毕业。曾在圣约翰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院、杭州大学任教。曾任政协浙江省三、四届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理事。精书法,擅山水、花卉、治印。晚年以书法卓绝,驰名于世,溶篆、隶、草于一炉,圆熟而精湛,凝练而流动,晚年独创非篆非隶亦篆亦隶之新体--现代“螺扁”,人称陆维钊体,独步古今书坛。是我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


晏济元来信


济元(1901-2011)四川内江人氏,曾居重庆。名平,别号素贞老人、老济、济公、江洲散人、世纪老人。他曾与于右任、谢无量、何香凝、郭沫若、张大千、张善子等交情深厚,并在当时画坛享有很高的声誉。朱德观其画後称“海外有个张大千,国内有个晏济元”。


吴子玉来信之一


吴子玉来信之二


吴子玉(b.1930)生于广东省佛山市。名灏,字玉、又字子玉,号迟园、迟居士、退园词客。1948年考入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为校长丁衍庸所器重,师从赵少昂、谢稚柳先生为师。


徐永年(无闻)来信

徐无闻(1931-1993)四川成都人。本名徐永年,字嘉龄。三十岁後因耳疾更字“无闻”, 室号守墨居、烛名室、歌商颂室等。194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在文字学、金石学、碑帖考证、书法、篆刻、诗词、绘画、教育、收藏等领域都是行家里手,是当代一位全能型的人物,对艺术界、学术届、教育界皆有巨大影响。生前任西南师范大学教授。


LOT509
名家墨缘方介堪信札十九帧
纸本 信札尺寸不一

RMB:120,000-220,0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