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通向胜利的凭证——从一张路条看苏区时期的通行制度

2017-11-22 刘强 古籍

图为苏区时期瑞金县第二区第二乡签发的路条


瑞金市象湖镇金星村胡岭背的胡先生,几年前在维修自家破旧的土胚房时,在墙壁鏠隙中发现一张保存完好的苏区时期路条,该路条毛边纸材质,长19厘米,宽14.5厘米,毛笔书写,字迹清晰,路条内容为:兹有胡道金等二人挑豆子往门岭地方,希沿途步哨同志准予通行,此致(限七天),赤礼。主席:李乐求。时间1月26日。历经近百年风雨,该路条能完好保存,真是奇迹。


非常难得的是该路条印章较多也很清晰,共盖有五枚公章和一枚私章,分别是二枚内容相同而形状不同的“瑞金第二区第二乡苏维埃政府”条型章(1.5*8cm)和圆型篆刻公章(5.1cm),一枚椭圆型的“瑞金第二区苏维埃政府收发章”(3.9*2.7),一枚椭圆型“瑞南踏迳区第四乡苏维埃政府检查章”(4.7*3.5cm),一枚“X乡X村苏维埃政府查验章”(5*3cm)及乡苏主席李乐求私章一枚。上述印鉴均为瑞金市首次发现,以前未见实物报道。其中“瑞金第二区第二乡苏维埃政府”条型章和圆型篆刻章为路条签发章,这二枚内容相同形状不同的图章,为何同时加盖在同一张苏区路条中也是非常少见。从发现路条的金星村胡岭背小组所处的位置分析,瑞金第二区第二乡苏维埃政府估计为现在的瑞金市沙洲坝镇范围内,苏区时又称下宵区,具体待考。其中路条查验章三枚,为通过哨卡时由赤卫队员加盖。其中“瑞金第二区苏维埃政府收发章”,以收发章作查验章使用也十分罕见。此外“瑞南踏迳区第四乡苏维埃政府检查章”该章形状和印章字体极不工整,耐人寻味,该哨卡应该是瑞金和会昌交界之地谢坊镇,苏区时也称踏迳区,具体位置待考。第三枚“X 乡X村苏维埃政府查验章”因印章字迹模糊该哨卡具体位置无从查证,分析可能属会昌境内。该路条只有日期,没有年款,据查1930年6月,中共瑞金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县南门岗谢家祠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瑞金县委,并设立东区、南区、西区、北区、城中区5个区委。“瑞南踏迳区第四乡苏维埃政府检查章”应是1930年6月以后开始使用的。又从史料查证1931年11月红三军团第三师全体指战员,经过英勇奋战,一举攻下会昌县城,取得赤化会昌的胜利,全县成立了县、区、乡苏维埃政府,据此分析李乐求签发该路条的时间应是会昌全县赤化后的1932年1月26日。


路条内容为胡道金等二人挑豆子去门岭,目的地门岭即是现在会昌县的均门岭镇,据查胡道金等二人是小商贩,他们挑豆子到门岭出售,然后购买食盐、布匹、洋油等商品回来。瑞金到均门岭来回一百余公里,路途遥远,所以乡苏主席李乐求签发了相对较长的七天时间,据查证李乐求系瑞金籍革命烈士。筠门岭镇是赣南历史上的“四大名镇”之一,地处闽粤赣三省交通要塞,水陆交通便利。自明清时期起,它一直是闽粤赣客家地区商品运转的重要埠岸和枢纽。



1930年4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来到筠门岭开辟革命根据地。同年5月,毛泽东作寻乌调查时,对筠门岭来往的生意做了详细的记述:“从石城、瑞金来的,米和豆子为大宗,值几十万元。从兴国来的,茶油为大宗,米也有(少)。于都、会昌没有什么货来。”“石城、瑞金的米到门岭,大部分经罗塘、下坝,新铺往梅县,每天约有三百担过。”“脚夫们一担货去,一担货回。”一代伟人毛泽东当年所作的寻乌调查,进一步印证了筠门岭是闽粤赣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也印证了民国时期瑞金确有较多的商贩运送豆子、大米到门岭销售。


据路条拥有者胡先生介绍,路条是几年前发现的,因是其长辈留下的,所以一直珍藏在自已家中,该路条曾有文物商人出价6000元想购买,但胡先生拒绝了,他觉得瑞金的苏区文物能够留在瑞金最好,共和国摇蓝,红色故都就是要靠这些苏区的实物来体现。据党史专家介绍,该路条的发现填补了瑞金第二区第二乡苏维埃政府和瑞南踏迳区第四乡苏维埃政府印章的空白,对研究苏区时期瑞金区域的划分,哨卡分布,人口流动管理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


为何苏区时期的通行要使用路条作为凭证?对此问题党史专业介绍,有关苏区路条、通行证的最早阐述见于1930年6月中国共产党、共青团赣西南特委公布的反改组派AB团宣传大纲,该大纲指出:“过去改组派AB团能够在赤色区域下秘密活动,主要原因是革命群众组织不严密,以后凡赤色区域内政权机关都要管理群众,如发现群众中有动摇表现不好的分子,应捉拿交苏维埃政府究办,凡出来生疏的经过赤色区域必须严格检查,如有嫌疑应立即逮捕交苏维埃政府,赤色区域内的民众流通应持有所属苏维埃通行条子......


据史料载,苏区时期苏维埃区域的赤色戒严、赤色清乡非常严密,各级苏维埃政府在交界路口设置了检查哨卡,没有通行证的,无论任何人不能通过,国民党的侦探无法混入,地主劣绅无法脱逃,赤色区域内的民众走亲访友、商贸交易等必须持有所属苏维埃政府开具的通行条子。当时没有身份证,判断被查者的身份就是靠出门开据的路条,路条具有现在的介绍信和通行证的功能。苏区路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超过时限,则路条作废。中央苏区的路条是苏区红色政权成立后出现的产物,它最早起源及使用于何时何地,史料未见记载,从目前已经发现的实物来看,时间跨度大体从1930年——1935年,前后近6年时间。早期路条一般是手写无统一规格,后期有统一的石印版、木刻版、铅印版、钢板刻印供填写使用。苏区路条款式多种多样,名称叫法也很多,目前已知的有路条、路证、通行证、放行证、介绍证、出入证、本日通行证、区内通行证、会员通行证、赴市特条等。路条签发单位也较多。包括苏区各革命机关、革命团体、革委会、农会、军事部、消费合作社、赤卫队、少先队,各省、县、区、乡、村苏维埃政府、交通处、总务处、国家政治保卫局、部队、医院、残废院等等,通常情况路条使用完之后,即丢弃销毁,胡道金将路条藏在墙鏠里保存的确是个难解之迷,也许是对红色政权人民当家作主的热爱。


作者刘强,中共党员,执业医师,任职江西省瑞金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瑞金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瑞金市作家协会会员,热衷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


图为苏区时期1933年9月,瑞金县九堡区霸溪乡苏维埃政府签发的通行证,由瑞金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统一格式比较正规的通行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