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杜泽逊:文献与文献学

2017-12-02 杜泽逊 古籍


一、“文献”释义


“文献”一词,现存的古书中,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礼,指典章制度,社会规范,大家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社会制度。《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道德引导人民,用礼仪制度约束人民,人民就有廉耻之心,就会自觉前来归顺。《礼记·缁衣》:“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意思与前句相同。格,来归。遁,逃离。对人民,用道德进行教育,用礼制进行约束,人民就有归顺之心。用政治手段教训,用刑罚来统一,人民就会有逃离之心。


杞,国名,夏禹后代,周武王封,在今河南杞县。后屡次被迫迁移,以依附大国,延长国命。宋,国名,商汤后代。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微子启,都商丘,在今河南商丘南。


征,征验、证明之义。《礼记·礼运》:“言偃(子游)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唐孔颖达疏:“征者,征验之义。”孔子说,赴杞,不能征验夏礼,仅得《夏时》而已。赴宋,不能征验殷礼,唯得《坤乾》而已。于是《坤乾》《夏时》可得而观,而夏、殷之礼仍不足以验证,原因是文献不足。


文献,东汉郑玄注云:“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郑玄以“文章”“贤才”解释“文献”,其意义较为明确。


朱熹《论语集注》解释《八佾》这段话说:“杞,夏之后。宋,殷之后。征,证也。文,典籍也。献,贤也。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吾言矣。”


“献”是贤才,什么是贤才呢?《论语·子张》,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朱熹《集注》:“文武之道,谓文王、武王之谟训功烈,与凡周之礼乐文章皆是也。在人,言人有能记之者。识,记也。”杨伯峻译:“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问道:‘孔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道:‘周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散在人间。贤能的人便抓住大处,不贤能的人只抓些末节。没有地方没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专门的教授呢?’”可见,贤才,指那些博学多识的人(当然也要有美德)。


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文献不足征,那孔子为什么还能言夏、殷之礼呢?《论语·八佾》云:“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汉书·礼乐志》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就是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以夏、商两代为根椐,然后制定的。所以清代刘宝楠说:“周监二代,周礼存,则夏、殷之礼,可推而知。”(见《论语正义·八佾》)可见,孔子能言夏、殷之礼, 43 26935 43 11634 0 0 4573 0 0:00:05 0:00:02 0:00:03 4573从周礼推出来的,因为周礼是据夏、殷二代之礼损益而定的。


那么,孔子所谓“周礼”又存于何处呢?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已不是高度统一的西周时期,周礼在孔子时代已不能贯彻,所以孔子要克己复礼,复的是周礼。孔子向往的是周的典章制度,所以一段时间不梦见周公,也不舒服,有“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之叹。但令孔子庆幸的是,周礼是周公制定的,周公封于鲁,所以鲁国基本沿用周礼。《礼记·中庸》:“(鲁)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方,方板。策,简策。方策指书籍。孔子告诉鲁哀公,周文王、武王治国的方略都记在书上。这些书,当然是鲁国能看得到的,否则孔子不会这样对鲁哀公说。《左传·昭公二年》:“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旧说伏羲画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即《周易》的经文上下。孔子又加《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称为“十翼”,即大传。所以《周易》属于周代典册。《鲁春秋》即鲁国史,孔颖达说是“用周公之法,书鲁国之事”(孔疏),所以其中保存了周礼。正因为鲁国沿用了周礼,保存了西周文献,所以与杞、宋不同,鲁国可以征验周礼。韩宣子说“周礼尽在鲁”,当是从这一角度着眼的。所以《礼记·中庸》说:“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所谓“今用之”,即鲁国用之。所以对孔子来说,只有说周礼,才能做到文献足征。


这里孔子还说“吾学殷礼,有宋存焉”,与上面所说的“宋不足征也”似有出人。对这句话,唐孔颖达这样解释:“宋行殷礼,故云有宋存焉。但宋君暗弱,欲其赞明殷礼,亦不足可成,故《论语》云宋不足征也。此云杞不足征,即宋亦不足征。此云有宋存焉,则杞亦存焉。互文见义。”就是说,宋国行用殷礼,杞国行用夏礼,分别从一定程度上保存殷礼、夏礼,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存”,但是二国文章、贤才不足,不能作为验证殷礼、夏礼的“标本”或“实物”,所以虽存,但却不足征。孔颖达的解释,当可信从。


从以上考察分析看,孔子不仅注重旧有的记载,即方策,而且注重现实的考察,因为现行社会制度中包含着古代典制的遗存,而通晓典制的人(献)则是参验古今的主要依赖,这也正是孔子亲自到杞、到宋的原因。明白了这一点“文”和“献”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也就不难理解了。对于孔子的学生们来说,《易》《书》《诗》这些典籍如果说是文,那么他们的老师孔子就是典型的“献”了。


荀子说:“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大略篇》)大抵可以说明文、献和学习研究者之间的三角关系。


历史是发展的,孔子就是他的门生的“献”,而其言行被记录下来,成为《论语》,对后代的学者来说,又成了“文”。因此,“文”和“献”又不是对立的,今天的文,未尝不是昔日的献,而今天的献又未尝不是将来的文。因此“文献”可认为是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而作为孔子,最初对于文献的要求,是出于要了解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典章制度,远的是古代,近的是现代、当代,总之可认为是历史。因此“文献”是我们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验证历史的依据,它可以是书,也可以是人,统称则为“文献”。今天提“文献”这个词,一般偏重于“文”,尤其偏重于古代的文。我们可以认为是这个词向偏义词方向演化,但我们却不能不知道它本来的含义。


关于献,再举两例:(1)明代大学者焦竑有一部大书《国朝献征录》120卷,这个书名译成现代汉语,则是《当代人物传》。这个“献”指当代重要人物,与历史关系重大的人物。(2)清代有位学者李桓编了一部《国朝耆献类征》720卷。耆,老也。献,人物。本书辑录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元年至清宣宗道光三十年230年间一万多人的传记资料,分19类。如不明白“献”的含义,就不懂这些书名是什么含义。元马端临《文献通考》首先用“文献”一词为书命名,也取义于《论语》。


二、文献学研究的范围


如上所说,文献包含着所有历史资料。那么文献学研究的范围也就涉及到各式各样包罗古今的文献。从时代上说有古代文献、近代文献、现代文献、当代文献。从学科上则又有语言文献、文学文献、历史文献、哲学文献、医学文献、法律文献、经济文献、宗教文献、科技文献等等。从文献组群看,则又可分出土文献、敦煌文献、地方文献等等。


但是,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各个学科都有独立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我们文献学不可能代替他们研究,文献学有自己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文献学的范围是什么呢?文献学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目的在于:全面认识文献,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用较少的时间,找到尽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同时还要有能力对这些资料的不同版本进行鉴别,确定较早的、较全的、较可靠的版本。而且有能力对原始文献作整理加工,自己使用以外,还可以供更多的人使用。一句话,文献学是通向文献宝库的门径,是打开文献宝库的钥匙。清人张之洞曾告诫青年学子:“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人,事半功倍。”(《輶轩语·语学·论读书宜有门径》)古今中外文献之富,无法形容,到了图书馆,你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别说一生,就是三辈子、五辈子也读不完,真正是“书海”。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用较短的时间、有限的精力读自己最需要读的书,网罗最必要的文献资料,来从事自己的专业研究,作出超越前人的成绩,是每位学者必须解决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那么“门”在何处呢?要找到门,就应当学习文献学。


文献学又有普通文献学和专业文献学之分,先学习普通文献学,然后还要学习专业文献学。我这里讲的文献学介乎二者之间,属于社会科学文献学,而且偏重于文史文献。这主要是因为听课的是文、史两系研究生。专业文献学应由各自的导师指导学习,其区别在于专业文献学更细、更专门,范围更小,方法更特殊。


摘自杜泽逊撰:《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6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