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毛泽东的古籍情结

2017-12-26 文史精华 古籍

毛泽东从学生时代就精研古籍,从事革命活动后,一直是史籍陪伴,以至在文章和讲话中,言必引古诗典故。据说,他曾把《资治通鉴》读过17遍,把《二十四史》读了3遍,把《红楼梦》读了3遍,《毛泽东选集》引用古书古句达上千条之多。


借鉴古籍指导革命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也是对中国优秀的军事文化遗产,尤其是《孙子兵法》的运用和发展,继承和创新。1936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多处引用《孙子》的理论来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经验。如《军事篇》的“以逸待劳,以饱待饥”“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始记篇》的“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谋攻篇》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毛泽东深刻地领会这些军事基本原则的含义,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古代兵家的军事理论升华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谈到战略退却时写道:“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扩大土地,还是赚钱生意的。”这里,毛泽东就是运用了老子“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


1939年7月7日,华北联大举行开学典礼,校长成仿吾请毛泽东作报告。毛泽东在演讲中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象和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毛泽东引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神话故事,借题发挥,精炼地将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概括成“三件法宝”,给了即将奔赴前线的师生以启发和力量。


1943年,抗战形势明显好转,针对蒋介石不打日本、消灭边区的企图,毛泽东在《质问国民党》一文中,说:“假如你们也没有什么对付日本人的蒙汗药、定身法,又没有和日本人订立默契,那就让我正式告诉你们吧:你们不应该打边区,不可以打边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两个故事,是有道理的。”这两个典故的引用,把当时抗战的形势和三方面的利害关系分析得再透彻不过了。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中他还用 《愚公移山》的故事,鼓励人们坚定信心,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夺取革命胜利。


运用古籍资政治国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在日理万机之中,仍不忘研读古籍,从历史汲取经验,并运用到治国大业中去。


1952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杀了几个有功之臣也是万般无奈。我建议重读一下《资治通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惩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杀张子善、刘青山时我讲过,杀他们两个,就是救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啊。我说过的,杀人不是割韭菜,要慎之又慎。但是,事出无奈,不得已啊。问题若是成了堆,就是积重难返了啊。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可他面对那样一个烂摊子,只好哭天抹泪走了哟。我们共产党不是明朝的崇祯,我们决不会腐败到那种程度。不过谁要是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搞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


1958年,毛泽东视察河北定县农业合作社,当听到汇报成立大社时,他向乡干部说:“你看过三国没有?《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听取个体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汇报时,毛泽东也引用这句话,来说明他实现社会主义工商业、农业改造的思想。毛泽东还对西南的领导干部说:“看《三国演义》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他还说,刘备得了孔明如鱼得水,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就是刘备,干群关系像鱼水关系一样,我们的事业就好办了。如果不与群众打成一片,迟早要“霸王别姬”。毛泽东巧妙地穿插着历史典故,把道理讲得很透彻。


上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借鉴《明史·朱升传》中“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根据国内外形势,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决策。深挖洞,是为了备战,防止敌人入侵,尤其是空袭;广积粮,是为了备荒,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称霸,是向世界表示中国决不做超级大国的立场。


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


熟读中国古籍,通晓中国历史,一直是毛泽东进行思考、形成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一连两天两夜没有入睡。后来在1972年1月又大病一场,又得了白内障,视力减退,身体从此垮了。嗜书如命的毛泽东不能没有书读,在他患眼病的情况下,他让身边人读给他听。1972年10月白内障手术后,视力有所恢复,但远不比以前,所以他要求组织一些专家校点注释并印刷古代历史文献,正文用四宋,注文用小四宋,后来正文二宋,注文三宋,最后成为特制的36磅长宋字体版本印刷。这就是1972年10月至1976年6月,毛泽东在特殊政治背景和健康不佳的情况下印制的“大字本”。这批大字本当时印刷的数量极少,一般只有5至7份。古籍包括史传、政论、辞赋、诗词、散曲等体裁,共86篇。



毛泽东读《晋书》中的《谢安传》,当时东晋在北方苻坚百万大军压境,江南处于弱势,如何能以弱胜强,克敌制胜,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在国家危难之际,谢安出山,率侄子谢玄迎战苻坚于淝水,最终使东晋政权稳定,得以偏安于江南。毛泽东让中央政治局成员读《谢安传》,他还在会议上向大家具体讲解,当讲到中苏的关系紧张时,他对着周恩来等人讲:谢玄是能征善战的勇将,在前方起了打败苻坚、取得淝水之战胜利的关键作用。要冷静沉着地应付北方边境陈兵百万的苏联军队,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啊!


毛泽东在号召全党“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强调要读点历史。1972年12月31日,毛泽东要求高级干部好好读点历史书,不要只武不文。布置了《三国志·吕蒙传》注释工作。吕蒙本是武将,却善于读书,“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1973年7月布置了《晋书·刘元海载记》和《史记》的陆贾、灌婴、黥布、周勃等人的传记注释工作。毛泽东在接见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时曾引用了“常鄙随、陆无武,绛、灌无文”这句话,而且说要把“鄙”改成“恨”字。他希望能造就出一批文武兼备的人才来。


鉴于“文化大革命”中左的思想指导下曾打倒一批老干部,毛泽东从历史吸取教训,要求左派正确对待“解放”出来的老干部。这期间毛泽东布置了 《史记·项羽本纪》《三国志·张辽传》《三国志·张郃传》《旧唐书·季愬传》和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毛泽东用这些历史人物告诫人们,要争取和团结曾反对过自己的人,这样才能取得胜利。毛泽东重新任命邓小平为副总理,正确对待“文革”中受到冲击的老干部,希望受到迫害的老同志要振作精神,重新工作。


以古籍慰藉心灵


1974年5月,毛泽东布置注释了庾信的《枯树赋》、谢庄的《月赋》、谢惠连的《雪赋》、江淹的《别赋》《恨赋》。在《枯树赋》里,毛泽东联想饱经风吹雨打,水火摧残,虫蚀鸟啄的老树“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的惨状,深感自己晚年的不幸,从心底发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喟叹。《月赋》寄寓的是“悄焉疚怀,不怡中夜”的凄情,可以想象毛泽东长夜不寐,百感交集的情景。在读《雪赋》时,发出“岁将暮,时既昏,寒云炽,愁云繁”,“梁王不悦”的感伤。《别赋》中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则抒发了他晚年“摹暂别之状,写永诀之情”的哀伤。《恨赋》中的“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则是倾诉人生暮年之无奈。


毛泽东一生喜爱梅花,写的诗词多次以梅花为题旨。晚年由于健康原因,诗兴衰退了,已经写不出“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咏梅诗句了。然而傲雪斗霜、高洁芬芳的梅花,仍寄托了他的理想人格和高尚情操。1975年三四月间,毛泽东读了洪皓的《江梅引》、蒋捷的《梅花引》,以寻求精神寄托。“空凭遐想笑摘蕊,思回肠,思故里。”“更有胡笳,哀愁泪沾衣。”梅花勾起毛泽东的万千思绪:“忆旧游,旧游今在否?”“都道无人愁似我,今依雪,有梅花,似我愁。”往昔的追忆,近况的哀愁,以高洁的梅花自喻,表达了愁苦孤寂中坚贞不屈的意志。


1974年三四月间,毛泽东曾读了汤显祖的 《邯郸记》中“度世”、王安石的《桂枝香》,表达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的心态,张孝祥的《六州歌头》则表达了他“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寒”的情怀。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成为毛泽东壮志未酬悲怆胸怀的知音:“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愠英雄泪!”“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他还借西施在平吴后驾一叶扁舟翩然而去的故事,寄托了“莫道功成,青逐鸱夷去,(算)回头只有烟波路”的心愿。


毛泽东一生斗志昂扬,乐观向上,晚年借古典辞赋诗词自慰心灵,以寄托壮志未酬的遗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