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程斯宇 2018-05-30


从学习到审干




194233日,北方局通知各分局、区党委:今年的“五五学习节”,应“使党内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精神,首先从干部教育中生动的具体的实现起来”。华北的整风运动由此拉开序幕。43日,中宣部发出第一个“四三决定”,这一决定使整风演变为一场“学习运动”。北方局宣传部对整风学习作了较详细的安排。但是,运动在华北未能按部就班地展开。


中央对华北的整风密切关注。194325日,北方局、八路军野战政治部要求重新动员整风。随后,各地纷纷制定更加详细的整风计划。此际,延安的整风运动已由“学习”进入了“审干”阶段。新一轮的审干,要与整风学习紧密结合。


43日,中央做出第二个“四三决定”,对审干、反奸工作进行了安排。直到88日,北方局再次指示整风审干问题,此后相关工作逐步展开。审干给运动带来的影响是明显的。一是强调审干使学习重心发生了转移。运动的第一年,各级党组织都强调以学风学习为基础和重点。审干与整风结合后,开始偏重同现实联系更紧密的党风学习。二是地方党的领导机关在抽调干部集中整风时,人员的选择也因审干而带有针对性。讨论华北整风从“学习”转向“审干”时,还须注意两点:一是在运动进程上,华北与延安间存在约半年的时间差。战乱是导致该现象产生的客观因素、各地党组织领会并正确践行中央指示也需要一个过程;二是关于整风和审干关联的分析。审干乃整风之任务毋庸置疑,且运动从“学习”转向“审干”,是中共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整风前的审干,效果不够理想,整风中产生了大量反省材料,为党了解干部提供了机会。仅从弥补组织工作不足的角度上考虑,整风学习也容易朝审干方向发展。而且,战时审干还包括锄奸反特、清洗“托派”等内容。




探索方法





第二个“四三决定”将与审干结合后的整风运动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号召所有人“大胆说话,互相批评”;第二阶段开始“发扬正确意见”,克服“错误观点”;最后一阶段审查干部的思想与历史,弄清其面目,并纠正其缺点。19439月,彭德怀传达了第二个“四三决定”精神,实践结果出现了“自由主义”“极端民主化”等问题;冀鲁豫军区团以上干部整风会议期间,新老干部一度出现对立。不过,各地对中央指示的反应也有不同。罗荣桓主持山东分局做出了新的审干指示,没有依照“决定”规定的具体方法部署审干工作,而是继续强调干部的思想改造,突出了领导干部自我批评及反省的重要性,把整风拉回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轨道上来。在整风审干时,中共十分注重领导方法,整风期间反复强调“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思想领导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即整风动员、反省启发和干部思想动态的把握。整风伊始,必先对干部进行“动员、启发、教育,使大家真正知道整风的意义,鼓动起大家的热情来”。启发干部反省是思想领导的第二个方面。领导者在思想启发中,须注意分析本区干部队伍的问题。当然,最能推动干部反省的,还是领导者的率先垂范。反省中干部会表现出各种状况,领导上就需要了解干部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向”。针对一些干部在整风反省中“对自己思想上存在的毛病,仍不敢公开”等问题,通过罗荣桓对“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之正确性和地位的论证,参加整风的干部才放下顾虑。与思想领导同时进行的是组织领导,主要体现在干部集中后的编组和整风骨干的使用两方面。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


整风审干开始后,各地集中的干部数量很大。有的地方将干部按部门或地域划片分组,确保人员相互了解,以期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深入展开。整风骨干的准备也十分重要。一般说来,两类人容易成为整风骨干,一是历史清楚、本人无大问题的;二是工作于党政军系统的组织、人事或锄奸保卫部门者。这种安排也容易导致“左”倾“经验”的传播延续。




“反省”与“坦白”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共的三大作风之一,通过整风期间以“反省”“坦白”为主的广泛实践,中共将其树立为自身的党建传统。然而,整风伊始,反省这个核心环节就出了问题。一方面,由于这是一种新方法,很多人不知如何进行。另一方面,即使在学了整风文件、对自身错误已充分认识之后,不少干部亦存在担心甚至抵触。为推动反省,初北方局从干部笔记中挑选了四篇典型,汇成《思想反省选集》分发各地。这种示范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审干的日益强调,“反省”开始向“坦白”发展。“反省”层次的“自我批评”,偏重于揭露思想意识问题;“坦白”层次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则强调向党毫无保留地反映问题。组织上发出“向党坦白”的号召后,平原分局六地委总结,干部分成了三种:第一种是“前进的积极分子”,“占极其少数”;第二种是动摇者“占绝大多数”;第三种是落后的,“也占极少数”。后两种人对坦白是顾虑甚至抵抗的。


面对以上情况,“两种领导”就发挥了作用。“典型示范”被经常使用,效果明显。


经过领导推动及深入自我批评,干部坦白出大量问题。领导上本应予以调查研究,冷静分析,但在战争状态下,高度紧绷的对敌斗争神经易使领导者对问题产生过分估计。大量问题的暴露,也说明中共整风审干之必要。而统一思想则显得更加紧迫。在中日战争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党员属于“抗日党员”,只有民族观念,在国共关系问题上认识模糊甚至摇摆,很不利于中共与国民党展开政治角逐。因此,中共决心改造干部思想,加强其阶级意识,力求提升组织的战斗力。



“抢救”干部







第二个“四三决定”发布后,延安各机关开始公开广泛地审干和反特。“抢救运动”在华北基本上是自西向东渐次展开。时间上的差异反映了中央政策指示的传达与推广,因地理及战乱阻隔而需要时日。不仅如此,地方党的自主性也随着同延安距离的拉大而增强。不过这并非意味着中央权威的削弱。此前干部坦白的情形表明,大多数人身上都存在“突破口”。不过,首当其冲的还是知识分子干部,有的地方出现不信任知识分子的情况。另一类“抢救”重点是从国统区、敌占区进入根据地且历史复杂的干部,红军干部和一直在根据地内工作的地方干部一般容易过关。至于兼有以上两重身份的干部,在运动中更要面对重压。


“抢救运动”加剧了党内的紧张气氛。过度警惕易导致怀疑范围扩大,产生冤假错案。面对巨大压力,一些干部萌发轻生之念,而自杀被视作“威胁党”的手段。党内“左”倾情绪的弥漫可见一斑。



纠正“左”倾








1943年春延安大规模审干时,中共就察觉运动中存在“左”倾问题,并陆续有纠偏指示出台。中央自11月起接连下达了更有针对性的纠“左”指示。其要点如下:一是强调“一个不杀、大部不捉”原则;二是叫停群众性“抢救”大会;三是提出甄别“特务”,平反冤假错案。华北各地党内基本实现了“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目标,被集中起来的大批干部获得安置,其中也包括“坦白分子”甚至“特务分子”。很多干部虽获得工作,但组织上未做出明确结论。究其原因,从主观上看,一些负责干部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从客观方面讲,战时条件限制令调查取证难以有效开展,相关人员牺牲或失联更可能使个别问题变成悬案。因此,即使党组织付出巨大努力,恐怕仍难保证甄别平反的彻底性及结论的精准性。


华北各根据地的整风审干影响十分深远。一方面,运动展现了中共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华北地处敌后,运动展开的速度及程度受到战争制约,各地安排工作的具体情形也有区别。整风审干在华北的展开,不仅反映了运动的艰难繁复,还展现了当时党的中央与地方、高层与基层较顺利的互动与协调。这一过程锻炼了中共各级干部从实际出发查找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党领导革命战争、夺取全国政权做好了干部准备。

(长按二维码关注、查看实时古籍行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古籍图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