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孟宪钧 2018-05-30

四     冬心先生画竹

《冬心先生画竹题记》一卷,乾隆刻本。每半叶十行, 行十八字,白,左右双边。大字仿宋,书写刊刻风格,绝似《冬心先生集》。但写手刻工却与《诗集》不同,书末有“金陵汤凤仿宋本字画录写”楷书一行,书口上有刻工“杜尔儒刻”的字样。

如前所说,冬心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书画家,而且他的诗作、题、杂文也颇具特色,深受人们喜爱。他的种种著作,多摹印精工,装帧考究,被后人视为文房珍品,惟传本皆稀少。即以《画竹题记》而论,国家图书馆、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等单位有收藏。私人藏有此书的,仅知有黄裳先生。黄先生在《银鱼集•姑苏访书记》里记录了这本书。黄氏文字隽永,颇有意味,兹抄录如,以飨读者

记得去年,我还在这里(指苏州古旧书店)得到过一 本乾隆原刻的《冬心先生画竹题记)>,总共不过十来叶,可是用的是旧纸,大字仿宋写刻,墨光如漆,前面还有一张高 翔画的金农的小像,用的是雍正中刻《冬心先生诗集》前小像的旧板,不过后面的題赞却换了方辅题、杨谦写的篆 书。关于冬心自刻书的纸墨之精,徐康在《前尘梦影录》里 曾经讲起过。他说,这种自刻书用的是宋纸,印刷用墨取的是捣碎了的晚明清初佳.5碎块.在中国雕版印刷史上可以 算得是非常突出的精制品,这就从一个側面反映了清初经过百十年安定休息,经济上升,文化繁荣的面挽。《画竹題记》的用纸,是一种深黄色极厚实的竹纸,帘纹很细,还夹杂着一些未能溶解的植物纤维,是一种较粗的古纸.我不 敢断定这是否宋纸,但和宋代印刷佛经的用纸是相近的。

幸运的是寒斋也藏有一部《画竹题记》,该书原函旧装一册,全书连同序言小像总共只有二十叶。正文之前有金农的自序和小像。自序写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款署 “乾隆上章敦牂九月九日”,“上章敦牂”即乾隆庚午年。序后为“冬心先生小像”,署款为“广陵高翔写”,初颇似《冬心先生集》的小像。然而细看却非旧板重用,二者有细微差别,应是《诗集》小像的摹本。像后的题赞也非蒲州刘仲益所作,而是换成了新安方辅题、嘉定杨谦用篆书书写的像赞。文为“邢居士,秦山人,头如雪,衣少尘,七十翁,天与亲,日苦吟,生冷症”。像赞写于冬心先生七十岁,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则自序与像赞的写作相差六年之久。 该书的用纸用墨亦如徐康、黄裳先生描写的一样,质地较粗,纸色暗黄,即使不是宋纸,也必是旧纸无疑。至于墨色,用“墨光如漆”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惟墨色奕奕发光,如《前尘梦影录》中江标的按语所说“标亦见冬心翁用宋纸印所著书,神似真宋。所差者墨色稍光亮耳”.



此书也是一部流传有绪的旧本。函套签题“冬心先生画竹题记”一行,书法古朴苍劲,颇类冬心白石路。款署“己卯孟春祖经署签”,下钤“陈”、“伯权”二小印。扉页有“戊子冬月□江官廨借读一过”小字一行,款署“友石书识”。陈祖经、友石事迹皆不详。书末另有题记则:“乙亥春暮,偶过磐园,假得此册,归而展读,觉清风习习,如坐竹林间也。济南王贡忱识 ”下钤朱文“贡忱”印。知此王姓藏家系山东济南人,唯不知其时代行止。后偶读《文禄堂访书记》,卷二载有黄丕烈题跋明本《靖康孤臣泣血录》一书。后有王贡忱手跋,跋文云“自东郡杨氏藏书散失后,其见于济南市者,以敬古斋所得为多。该肆王某价而沾,据余所见闻已不下四五十种矣。庚午冬得此,亦该肆经者, 计叶论值,穷措大竟悍然为之,可见一时好尚足以颇倒人如此辛未夏至,止适斋主人识 ”按庚午为1930 ,辛未为1931年,据此知王贡忱当为民国间一位生活在山济南的藏书家。又《藏书家》第2辑张景栻《济南书肆文,也有关于王贡忱的记载,文称:采廷,字贡忧,山东桓台人, 前淸举人,入民国曾任山东省议会议长。辞官后,在济南设书肆号“逢源阁”,主营旧书,兼营书画云云云。这样一来,王氏的生平简历就大致清楚了。王氏既然能收储海源阁散出之黄跋本,可见其实力不俗,趣味不低,收藏《冬心先生竹题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本文草成之际,又获见上海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合编的《中日古代书法珍品集》,其中有件金农楷《画竹题记》册页十二开,上海博物馆藏。其文字或与刊本相互校正。

五    冬心先生自度曲

《冬心先生自度曲》卷,传本极稀,仅知国家图藏,《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书目》将之列入 “词类”,其实冬心自度曲不同于传统的诗余或长短句,而他自创一体的诗歌形式。句式长短不一,韵脚转换随意.便于抒发个人情感,每首曲均注明多少句、多少字。试举《秋兰词》一首为例,原注“九句四十四字”,曲云:“楚山叠翠,楚水争流,有幽兰生长芳洲。纤枝骈穗,占住十分秋无人问,国香零落抱香愁。岂肯同葱同蒜,去卖街头。”恰恰是冬心先生孤芳自赏的真实写照。集中类似篇什,时有所见。

其实冬心先生在《自度曲》原序中已经透露了创作原委。他说:“昔贤填词,倚声按谱,谓之长短句,即唐宋以来乐章也。予之所作,自为己律。家有明值数繁,宛转皆善歌喉, 能弹三弦四弦,乂能吹中管,每一曲成,遂付之宫商,哀丝脆竹,未尝乖于五音而不合度也鄱阳姜白石,西秦张玉田,亦工斯制,恨不令异代人见之。……岁月既久,积为一卷,广陵诗弟子项均、罗聘、杨爵各出囊金,请予开雕。因漫述之如此。 ”冬心先生告之世人,《自度曲》不但是自为己律,独创一 体,而且每首都是合乎五音六律,可以按谱歌唱的。恨不能让宋代大词人姜白石、张玉田死而复生,前来比高下。其 恃才自负、傲岸不羁之情,溢于言表。序言还说明,《自度曲》 一卷是由弟子项均、罗聘、杨爵三人聚资刊刻的。序末款署“乾隆二十五年二月朔日七十四翁金农在龙梭山馆书”。据此《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自度曲》为乾隆二十五年 刊本。此本当是《自度曲》最早的一个单刻本。

如前所说,此书传本甚罕。连“旧藏冬心翁著作最备”的清人徐康(子晋)也曾说“所未见者,《自度曲》一卷而已”。寒斋幸藏一部,自诧与冬心翁墨缘不浅。原书为白纸,金镶玉装。成书尺寸为高24.9厘米、宽15厘米。每半叶八行,行十八字,细黑口,左右双边。行款格式与《冬心先生续集》全同。字体刚健细瘦,颇为美观。与康熙本席刻百家唐诗和嘉庆刊本《香叶草堂诗存》同属一类风格。

      六   冬心先生三体诗


众所周知,金冬心著作的早期版本,如《冬心先生集》、《续集》、《自度曲》、《画竹题记》等皆罕遇难求但我十分幸运,皆有藏。惟独乾隆刻本《冬心先生三体诗》却一直未曾寓目。据《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国图藏有两部,为吴昌绶旧藏,一为郑振铎先生旧藏。均为乾隆原刻本。 近曰承蒙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诸位朋友的大力支持,始得识庐山真面目。

《冬心先生三体诗》一册,竹纸,成书尺寸为高25.5厘 米宽14.5厘米。每半叶十行,每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全书大字仿宋书写,刊刻风格,文字行款,与《冬心先生画竹题记》完全一样。全书只有薄薄的十几叶,依次为金氏自序、冬心先生小像(题辞)、三体诗正文。书后有“金陵汤风录写、刘之科刻”款识一行。手写上版者确实与《画竹题记》的写手为同一人,即南京人汤凤,难怪二书风格如出一辙。只是刻字工人由杜尔懦换作刘之科了。可惜在封建社 会刻工地位低下,刘氏生平事迹无从考査了。

《三体诗》的自序写得有情有致,妙趣横生。冬心先生借一盲一聋两位老友的感受,来反衬自己诗作的高古绝俗。序曰:

乾隆壬申初春,春雪盈尺,湿突失炊。予抱孑影,坐昔邪之步,捡理三体诗九十九首。三体乃五、六、七绝句作一题者,唐宋诸贤有之,予摇笔不休,可谓陵轹古人矣。是日,汪隐君巢林着屐扶短童相访,云:“衰龄忽尔丧明,然无所 痛惜,从此不复见碌碌寻常人,觉可喜也.”又云:“先生何所为? ”予答以手录三体诗,将锓木,寄示四方交游.巢林又云:“先生诗奇异独诣,不求同能,弃众之所收,收众人 之所弃,似谣似歌,得古乐府遣意.琛读之,句棘桥舌,再读之,合规中案.吾虽目盲,心颇能赏之,恐世间眼大如车轮者,未必知先生之妙也.” 一笑,别去。诘朝,旧友陆竹氏 从楚州来扬州,叩门造请,自言两耳闭窒,床下蚁斗不闻者经年。问予:“三体诗曾付剞劂氏否?”予以指画纸而告之.竹氏曰:“吾之聋,谣哇之音充塞于耳也,吾之聋,奸吝之声 洋溢于耳也。若先生诗,试为吾诵之,清清然,泠泠然,恍飞空中泉,恍吹松间风,吾倾耳而听,耳则豁焉开通,便如饮治聋之酒矣.他人耳虽听,不过筝笆之悦,乌能爱聆先生高唱入云也.”二老与予,缔交已近三纪,论议特出,迥非凡流,真有道之士邪!因记其言以当诗序云


乾隆壬申,即乾隆十七年(17S2年),与撰写《续集》自 序为同一年。是年冬心先生六十五岁。冬心先生在序中明言《三体诗》共收诗九十九首。三体者实即三十三题。例如 《江君鹤亭在燕市购得古椠本书数万卷,载之槴椟以归,作诗美之》一题,包含五、六、七言绝句各一首:“闻君游天家, 买得书一车。好书如好色,非章台狭邪。”“池北可充列库, 藤阴定贮闲厅。抽卷百回百读,翠娥隔绣帘听。”“三豕渡河事颇诞,古蟑食字仙何灵不为捭阖欺人语,安问赵蕤长经。”三首句式不同的绝句围绕同一主题展开,可以更加细致入微地描情景,可以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怀。据冬心先生自称,此体唐宋诸贤早己有之,只不过自己“摇笔不休”,己经超迈前贤“陵轹古人矣”。

《冬心先生三体诗》前的小像也颇为引人注目。小像画冬心先生左手拈须一幅神态自若的样子。画面右上篆书六字“冬心先生小像”,左下有隶书“广陵高翔写”五字。 画像背面有新安方辅题、嘉定杨谦篆书的题辞,文字内容与《画竹题记》全同。初看小像似乎与《冬心先生集》小像相同,仔细一看,二者有明显不同。《冬心先生集》小像有“四十七岁”字样,《三体诗》无之,《冬心先生集》题辞者为刘仲益,《三体诗》题辞者为方辅,书写者为杨谦,题辞内容也不相同。二者显然不是同…版片。《三体诗》小像、题辞者、题辞内容与《冬心先生画竹题记》几乎完全一样,雕版时间又极为相近。《画竹题记》序刊于乾隆十五年(1750 年),《三体诗》序刊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两书小像用同一版片摹印,并非没有可能

从国图郑藏本《三体诗》的收藏印记,也以约略窥测出该书流传递藏的端绪。书上除了朱文“北京阁书馆藏书” 印记之外,还有“子秋所藏”(朱方)、“小天籁阁主人”(白方)、“积学斋徐乃昌藏”(朱长方)、“徐乃昌马韵芬夫妇印”(朱方)、“长乐郑西谛藏书”(朱方)、“长乐郑氏藏之印”(朱长方)等印记。显然这是一部流传有绪的善本。前二方印时间略早,暂且无考。后面南陵徐乃昌、长乐郑振铎都是近现代著名的大藏书家。如果推测不错的,这部《冬心先生三体诗》就是前面曾经提到的1954年上海来青阁书店为西谛先生南下准备的冬心先生著作之一。只不过并非是传说的皖歙程守中的藏书,而是南陵徐乃的旧藏了。

      七   巾箱小品

《巾箱小品》一函四册,乾隆刊本。

首题“巾箱小品”隶书四字,并有“初集”、“花韵轩藏版”字样。

第一册扉页题“冬心先生画记五种”隶书二行。第一册包括四种:一、冬心先生画竹题记(有序)。二、冬心先生画 梅题记。三、冬心画马题记。四、冬心画佛题记(有序)。

第二册包括:五、冬心自写真题记。六、冬心斋研铭 (有序)。

冬心先生著作就是以上六种。其余为《板桥题画》、 《唐诗酒筹》、《西厢记酒令》等一类文玩小品。说是《巾箱小品》,确是名符其实。全书高仅14.2厘米、宽85厘米。每半叶八行,行十六字,细黑口,左右双边,白纸刷印。书品小巧玲珑,内容丰富隽永,惜刊刻未臻上驷,稍觉遗憾耳。

       前人提及《巾箱小品》的还不多见,仅知周作人《书房一角》卷二《桑下丛谈)冲有“金冬心题记”一则,文日“金冬心题 记小文,别具风致,久为世间所重。原刻近已不可见,寒斋所 有者只乾隆间花韵轩刊《巾箱小品》本,嘉庆间种榆仙馆本, 同治壬申桐西书屋本,光绪戊寅当归草堂本,皆翻刻也。”据周文说《巾箱小品》尚有日本翻刻本,刻工颇佳,只是字的左 边增加了和训句读。冬心先生题画记,此前所见乾隆单刻本仅《冬心先生画竹题记》一种,其余并未见过„将五种画记合刻在一起,恐怕当属《巾箱小品》为最早的版本了。《巾箱小品》传本不多,据《中国丛书综录》著录,此书全国公藏仅有二三部。寒斋所藏一部,还是流传有绪的旧本。书中钤印累累,计有“铭印”、“其石之钵”、“铭藏”、“朱其石之钵”、“朱仲子其石”等。朱其石(1899〜1958年),名碁,字其石,以字行, 号桂葊,室名抱冰庐,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民国间海上知名书画家、篆刻家,以画梅花、山水著称。其兄朱大可亦海上知名画家。余别藏西泠印社聚珍本《画林新咏》,亦朱其石旧藏。此外,《巾箱小品》中还有“钱簳”、“千墨楼汪岚坡收藏印”、“梧桐乡汪泰基之章”等印。余所藏咸丰同治间刊《二百兰亭斋金石记》、《虢季子白盘铭考》等书,其中虢季子白盘等金石图像均署为“嵐坡缩摹“岚坡”与本书中的千墨楼主 汪岚坡是否为同一人,尚待考证„ 

除冬心题画五种外,《巾箱小品》还收入《冬心斋研铭》一卷。《研铭》是有雍正原刊本的,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影印的《清人别集从刊》本的底本就是国家图书馆的藏品。 书上钤有“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之印,或即黄裳先生所记1954年上海来青阁为郑先生所留诸书中的一种。


《研铭》首有冬心先生自序一篇,书中收录各种研铭九十七则。《研铭》一书版式行款与《冬心先生集》完全一样,亦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字体古朴大气,颇类宋版。冬心自序于“雍正十一年岁在癸丑嘉平望日”,即1733年12月15日。书后有“吴郡邓弘文仿宋本字画录写”一行,与《冬心先生集》乃同一人手写上版,唯未注明刻工姓氏与刊刻时间。估计刊刻时间当与《冬心先生集》是一致的。2007年秋,北京某拍卖公司推出《冬心先生砚铭》一书,白纸精印,戋戋小册,总共不过十多叶,竟拍出50万人民币的高价,真是令人匪夷所思。这样的价格,当然不是 我辈读书人所敢梦想的。

古人作研铭是有传统的,但将研铭汇集起来、辑印成书,似乎当自冬心先生始。冬心研铭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对后世影响很大。偶读《启功韵语》,其中的砚铭、摺扇铭、竹如意铭、书箱铭、羊毫笔铭、镇纸铭、竹根印铭、木拄杖铭、布书袋铭等等,不一而足。真是信笔由之,几乎无物不可以铭。这不正是冬心斋砚铭的延续与扩大吗?(未完待续)


来源:文章来自《紫禁城》2009年10

注:经作者同意选载,文章未经作者审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