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所思所感⑥ | 在一次次“吃苦”中领略深入调研的那份特别“甜”

nefu gu 东林本研之声 2023-09-28

25篇采访实录

展开了一幅幅横跨世纪的美丽画卷

30余载光辉岁月

记录着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感人故事


为不断推动我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改革向纵深发展,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殷切寄语,充分理解学生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服务同学的初心宗旨,2021年9月以来,校院两级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悟思想、谈体会、话未来,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浓情嘱托,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思想伟力,从光辉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以优异成绩向母校70华诞献礼,以昂扬姿态阔步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接下来,小东灵将陆续分享大家的读书心得,今天,让我们品味马广涛、张栗伟、吴宇昊、杨成功4位同学的所思所感。


个人简介

马广涛,中共党员,2020级土木工程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研究生。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长期以来,习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青年成长,并亲身指导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通过25篇访谈实录,讲述1983年12月至2019年7月间,总书记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期间,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记录总书记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注、关心、关爱。

研者,磨也

新时代阳光青年,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研究生更应该明确身份所带来的任务与责任。“研者,磨也;究者,穷尽也。”这意味着我们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已有知识,而应向困难前进,向未知探索。要时刻秉承求是创新精神,在学术领域积极探索、刻苦钻研、追求卓越。不再安稳被动的的接受现有知识,要勇于“自找苦吃”,向国家需要、人民欠缺的方向前进。坚持真理、尊重科学、勤奋学习、诚信科研,争做遵守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的先行者;不断开拓眼界,不断探索未来;从我们的苦中,建设中华民族更伟大的甜。

究者,穷尽也

迄今为止,我先后赴广州、大庆、黑河、俄罗斯、深圳、珠海等地开展不同主题的调研,在此过程中,诚如习总书记所言,调研是深入一线探知国情的过程,是开阔眼界锻炼本领的过程,更是夯实信仰坚定理想的过程。在调研期间不断夯实所学并与实践相结合;正如总书记在书中提到的“调研不要只看表面的东西,而要通过表面的东西发现背后的机理,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奋斗与拼搏的青春才能拥有回味的资本,唯有投身去实践中的青春才是值得记忆的。青春与奋斗相伴,我将继续用奋斗的汗水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

风雨不动安如山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深知政治信仰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对于党员来讲,政治信仰始终是第一位的。我们青春激昂,信仰深厚,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从党带领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从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从无数先烈和英雄模范英勇牺牲与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中获得了无限的启迪。现在轮到我们接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我们更应该坚定政治信仰,勇担时代使命,在时代发展的潮头不断奋斗,砥砺前行。

通过研读本书,我更加明确自身使命,明确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待,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更应该心存天下、志存高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塑造良好的德行。为每一个国家需要的时刻做好冲锋到一线的准备。

个人简介

张栗伟,中共党员,奥林学院19级化学2班本科生。

“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选择到社会最需要,到党、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要从小事做起,最后做成大事。”这两句话摘自:2010年习总书记在华中科技大学视察时对同学们的寄语,亲切而真挚。而这,只是习总书记关心青年学生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在品读全本后,我深深地感觉到,总书记对我辈大学生的关心时来久矣。

自找苦吃

谓之吃苦,其实是当代绝大多是青年人所不愿意去面对的,我们出生在蜜罐里,父母将我们捧在手心,我们喜欢拼搏喜欢探索,但是不愿意在很多小事上吃苦。但习总书记早在1985年厦大座谈的时候就提出“年轻人要自找苦吃”。可能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刚看到这句话时并不理解,但回过头去仔细品味,却又感触颇深。以我为例,我出生在河北一个并不发达的县城里,吃苦这件事也从未主动在我的意识中浮现,我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我所经历的都是被动的竞争,我对吃苦这件事情并不感冒,也认为逆来顺受就好。不过当我独自从事某项工作时,我发现我认为信手拈来的工作最终漏洞百出,字体、排版、格式无不成为折磨我的阴影,一次又一次的回炉重造也磨练着我的秉性,这时我发现,多思考,多琢磨,自找小苦吃,才能避免大苦来!我已是如此,那正享受科技福利的新一代青年呢?那这习惯“复制粘贴”的新大学生呢?“自找苦吃”,做人做事要“注重细节”,略尝小苦,以绝大苦,这才是总书记对我们的教诲。

俯身向前

总书记在访谈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要扎根于群众,要服务群众,我将这理解为,我们要俯身向前。所谓俯身,不是说我们要向下走,是指我们要一直向上走,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我们走的再高再远也应该记得我们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学校推广返家乡社会实践服务工作的初心。当我回到家乡,前往那些设施较为落后的小学,看到在这种艰苦环境下孩子们认真学习的脸庞,更让我记忆犹新。当我们真正投身基层、付诸实践的时候,那份收获是课本上没有的。“要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追求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不论面对怎样的艰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始终不变追求、不改初衷,始终勇往直前、勇攀高峰”!

脚踏实地

品读全篇后,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犹如春雨般润物无声,愿吾辈读书人能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青年!

个人简介

吴宇昊,中共党员,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将系列采访实录编撰成册,以第三视角讲述总书记在不同岗位工作时与青年大学生交流交心交友的故事。全书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余年,涵盖了总书记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州、浙江、上海以及到中央工作的各个时期。三十年间,无论身处何地、所述何职,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关心一如既往。让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成长成才的高度关心,以自身经历为青年指引道路、树立榜样。在研读此书后,我更加坚定自己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理想信念与时代责任感。

树远大理想,立坚定信念

青春,正是意气风发,热血昂扬之时,切不可将如此美好的光阴浪费。习总书记始终把青年的成长成才放在心上、记在心间,其中,总书记出席中国政法大学的主题团日活动让我记忆犹新,一年后同学们向总书记汇报一年以来的学习成果,大家都没想到总书记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认真回信,在回信中勉励同学们“坚定信仰,砥砺品德,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从生动的故事之中汲取营养,树立起远大理想,始终保持学习心态!毕业后我志愿回到家乡,助力乡村振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前途结合起来,用青春热血投身祖国建设,民族复兴。

做脚踏实地,讲奉献为先

“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该如何发挥、如何为社会做贡献”。只有深入社会,方知实干出真知。去年,我先后两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进行实习,为群众解答社保问题,普及社保政策,在基层工作实践中发现了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意义;下半年,作为“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一名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期间,我深刻感受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理念与专业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将自身所学与实践活动深刻结合,进而认识社会,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增长见识。

以全心之力,履其位之责

在谈到为什么要到基层工作时,习总书记讲,他对农村工作有感情,大机关虽然工作条件好,但要真正做点儿实事,要充实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还是要到第一线,从基层干起。短短的几百字,习总书记以自己的亲身体会,给我们讲述了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如何搞好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习总书记当年本可以选择到条件好的大机关工作,但是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从大机关来到了基层工作,从头做起,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例如,时任福州市委书记兼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时曾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理念,以及他大力鼓励同学们参加“第二课堂”,深入社会实践等等。青年人应立足当下,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增加对国家和社会的了解,在新时代做出属于我们的贡献。习总书记为我们每一位青年树立了榜样力量。无论大事小情,认真负责对待,结合实践思考必将是我今后做任何工作的原则,勇于担当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担子。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在奋斗的青春之中无悔度过,与祖国人民同向同行,勇挑历史担当,肩负新时代使命,我相信奋斗的青春将会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个人简介

杨成功,外国语学院2019级日语1班本科生。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通过25个系列采访实录,以“当事人讲当年事“的形式,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展现习近平主席在政治道路上不同时期以朋友的形式与青年大学生朋友们心贴心交流的故事,拜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

仔细品读习总书记参加华中科技大学“主题党日”的故事后,我深刻体会到:新时代要求我们要有过硬的本领、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思想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成为一个文武兼备之才。时代在变,年轻的面孔也在变,但爱国和追求进步的目标永远不变,红色基因的底色永远不变,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精神永远不变。正如习总书记关于“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的论述:“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同学们要把真正所学转化为行动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奉献,成为一个真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深入实践,做“六有”大学生

习总书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寄言青年学子,勉励青年学生要肩负时代责任,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新时代“六有”大学生。2021年暑假,我前往乡村小学支教,与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获得友情,于追逐嬉戏中获得成长,于共同陪伴中获得幸福。我们用不同的引导和教育方式,让他们学会更多地专注自身,寻觅生活的乐趣,自信自强,健康,快乐地长大。支教期间,“六有”标准时刻萦绕于内心,激励着我更好的为孩子们带去知识温暖和关爱。正如总书记深情寄语: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为社会做贡献。

青年锐气,于广阔天地大展身手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步伐。如习总书记所言:“人生一年之春,一日之晨就是我们的大学时代,这是一个黄金的时期。”结合实际而言,作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我所学的语言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真正学懂弄通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挤出书本上的水分,就需要我们积极投身于实践当中,增强自身能力,完善自己的认知,深刻实践“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在什么时间就要做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

今天的中国,是李大钊奋力呼吁的“青春中国”,是方志敏心神所向的“可爱中国”,是赵一曼满怀憧憬的“旌旗红似花的中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时刻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岁月因青春慨然以附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敢于筑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青年,这是我们不变的初心,也是不懈的追求。

编辑 | 石雨忻
责编 | 徐梁 张梦媛
审核 | 宋天宇邮箱 | dlyjsh@126.com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